近年來,隨著國家金融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城市商業銀行體系初步確立。由于起步較晚,城市商業銀行風險管理能力與國際先進銀行存在差距。尤其是在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下,城市商業銀行需要正視風險問題,盡快提高風險識別和控制能力。在此背景下,國家審計部門也應在防范地方商業銀行風險、保證地方商業銀行的健康發展中發揮應有的作用。
一、國家審計在防范城市商業銀行風險中的作用
國家審計具有監督層次高、法律支持強、非正常因素干擾小、工作超脫的特點,能在體制、制度、機制上發現和揭露商業銀行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和不足,促進商業銀行管理,防范風險。
(一)加強城市商業銀行審計是當前法治社會的內在要求
城市商業銀行是依法經營的金融機構,隨著我國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的不斷完善,金融業的運營已步入法制化、規范化的軌道,城市商業銀行也必須在國家法律范圍內依法、守法經營。地方城市商業銀行的經營管理者往往以自我維護為傾向,不可能將自身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徹底地加以揭示,因而必須強化外部監督和約束。現行國家審計的本質特征,決定了其在防范城市商業銀行經營風險方面,必然會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加強城市商業銀行審計也是國家審計的法定要求
城市商業銀行在資產規模迅速擴大的同時,經營風險也逐漸產生和積聚。化解和防范經營風險,必然要加強和改善國家宏觀調控能力,保障相關政策措施得以正確地貫徹實施。加強城市商業銀行經營審計監督,是維護國家財政經濟秩序和貫徹審計法的法定要求,也是審計監督的立足點和出發點。
(三)國家審計的基本工作方式和程序為城市商業銀行防范經營風險提供了基礎
審計的基本工作方式是檢查內部控制制度健全情況和會計賬簿、原始憑證和記賬憑證以及其他相關資料的真實性、合法性和合規性。金融機構的具體經濟活動應該通過各自單位的會計賬目予以反映和揭示。在審計過程中,通過檢查這些會計賬目,了解被審計單位的基本情況。對特定單位實施審計時,通過程序上的符合性測試,對特定單位的內部控制系統進行初步的評估,評估哪些環節比較完善、哪些環節不夠完善、哪些環節明顯存在漏洞,從而確定重點檢查的環節和內容,并著手進行詳盡的審查,對城市商業銀行揭示經營風險具有重要作用。
二、國家審計防范地方商業銀行風險的對策
(一)拓寬審計工作思路,做到四個方面轉變
一是實現從合規性審計監督向合規和風險審計監督并重轉變。目前,國家審計所進行的工作主要是合規性監督,即城市商業銀行的經營范圍、資本結構狀況、資金營運、財務收支和資產負債等是否符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而不能有效地揭示城市商業銀行的經營風險。因此必須改變以往單純的合規性監督的審計模式,向合規性審計和風險審計并重的模式轉變。二是實現從事后監督向事前、事中、事后全過程監督轉變。現在的審計監督還更多地停留在對已經發生和完成事項的事后審計,側重于對已經形成的漏洞和問題進行審查,并提出處理處罰意見。這種監督方式明顯滯后、被動,不符合風險控制與管理的要求。因此,金融審計應該變被動為主動,充分發揮國家審計“免疫系統”的功能,進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過程監督,防患于未然,提高監督效能。三是實現從個案審計監督到長效審計監督轉變。金融審計的項目多數是針對單位某一時期的經營管理情況,這樣的審計項目不僅需要耗費大量的審計資源,而且受到時間限制,審計的覆蓋面有限,審計成本較高,審計效益較差。如果以信息網絡的方法實施全方位監督,一方面可以實施經常性監督,另一方面則大大降低審計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四是實現從傳統審計監督到計算機審計監督轉變。隨著審計領域的拓寬,審計需求和審計力量的矛盾將更加突出,這就要求摒棄傳統的審計方式和方法,采取一些有利于提高審計效率的科學方式和手段。試行非現場審計方式,加快電子化建設步伐,逐步研究建立一套科學的預警、監測、控制系統,對資產風險和經營管理等情況進行監測,以適應現代化經營管理的需要。
(二)突出城市商業銀行審計重點
一是關注城市商業銀行總體風險情況。二是關注銀行信貸資產和非信貸資產的真實性、合規性,重點對金額較大、程序存在明顯瑕疵、預計損失較高以及近年來新增的不良資產進行排查分析,核實不良資產處置核銷的合規性,揭示風險隱患。三是關注信貸業務的審批、發放、投向和使用情況。重點審查信貸投放是否符合國家宏觀調控政策,有無投向“兩高一剩”行業和低水平重復建設項目情況,有無違規占用土地、囤積土地以及將建設經濟適用房和廉租房貸款用于建設高檔住房等問題。審查信貸資金是否違規流入資本市場和民間借貸市場。四是關注存款儲蓄及中間業務的合規性和安全性,重點分析可疑支付交易,關注違規收費問題。五是關注財務核算和銀行信息系統設計情況。
(三)關注城市商業銀行法人治理結構的健全有效性
一是關注各城市商業銀行是否建立健全股東大會、董事會和監事會,三者以及高管之間的職責權利是否明確,是否形成有效的制衡機制,是否妥善處理決策機構和執行機構的關系。二是關注是否存在地方政府外部干預、產權制度改革是否規范、是否有明確的法人治理結構目標。三是關注是否建立人才選拔制度、是否改變了城市商業銀行高管由政府官員產生的人事制度、是否對高管定期進行專題培訓。
(四)強化內部控制制度審計
從目前已披露的商業銀行審計資料來看,有些單位因為內部控制制度和風險防范機制不健全、不完善,內部監督管理不嚴密、不嚴格,出現了許多問題,給商業銀行及國家帶來了重大損失。目前,對銀行內控制度的檢查和測試只是審計機關在開展全面審計之前的一項調查內容,尚不能有效監督和督促內控制度的正常執行。今后應將內控制度審計作為一項重要內容,對其進行全面審計和客觀評價,并對存在的漏洞提出改進建議。對商業銀行內部控制制度的審計重點包括:一是健全性審計,重點檢查內控制度的制定是否符合業務流程的要求,是否存在漏洞。二是符合性審計,通過符合性測試檢查制度的操作及執行情況,著重檢查貸款發放、銀行承兌匯票、信用證、保函等業務。三是評價內部控制制度的作用。通過對內部控制制度的檢查和評價,查找內部控制的薄弱環節,提出完善制度、加強管理的意見。
(五)揭露重大違法違規問題
目前地方商業銀行違規經營的現象仍然存在,變相高息攬存、違規放貸、隱瞞不良資產、私設賬外賬等問題時有發生。一些社會不法分子利用票據詐騙、套取銀行資金的案件已嚴重影響了票據市場的正常秩序。因此國家審計要強化執法力度,依法揭露和查處重大違紀違規與違法犯罪問題。首先,要高度認識揭露重大違紀違規問題與違法犯罪線索的重要性,查錯糾弊,打擊金融犯罪。其次,要建立發現大案要案的意識,以真實性為基礎,針對可能產生風險的環節和已經發現的不真實、不合法、不合規的問題進行延伸檢查,從中揭露可能存在的違法犯罪問題。再次,要加大執法力度,對發現的違規、違紀、違法問題,決不姑息遷就,要按規定進行處理。
注:
①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責任編輯 耿 欣;校對 XY,S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