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參加過不少創業大賽,見過很多充滿激情的創業者,一上來就講自己的商業模式,一講商業模式就是未來三年能賺多少錢。其實,這些創業者對什么是商業模式都沒有搞懂,以為商業模式就是賺錢方法。
什么是商業模式?其實,商業模式不是賺錢模式,它至少包含了四方面內容:產品模式、用戶模式、推廣模式,最后才是收入模式,是怎么去賺錢。一句話,商業模式是你能提供一個什么樣的產品,給什么樣的用戶創造什么樣的價值,在創造用戶價值的過程中,用什么樣的方法獲得商業價值。
首先是產品模式,也就是你提供了一個什么樣的產品。你提供的產品能為用戶創造什么樣的價值?你的產品解決了哪一類用戶的什么問題?你的產品能不能把貴的變成便宜的,甚至是免費的?能不能把復雜的變成簡單的?我認為,這是任何一個創業者在回答商業模式的時候,首先要去考慮的問題。
第二,在產品模式之上,還要講用戶模式,這就是說,作為創業公司,你一定要找到對你的產品需求最強烈的目標用戶。如果你說自己的產品是普世的產品,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產品,這說明你沒有經過認真的思考。
舉個例子,最近到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的YY是一款語音聊天工具,剛起步的時候瞄準的是游戲工會。這些人要玩游戲,要對戰,要手忙腳亂地操作鍵盤和鼠標,就沒有時間打字。而且,游戲對戰中的溝通不是一對一聊天,是多對多的團隊協作。因此,YY就開發出這種語音聊天工具幫助這些游戲工會的人,這些人是產品感受最強、需求最強的一批用戶。
另外一個例子是UC手機瀏覽器,最初它是一個WAP瀏覽器。那個時候手機流量很貴,網速慢,資費高,對于使用WAP方式上網的用戶,UC瀏覽器不僅解決上網瀏覽問題,而且解決上網的節省流量問題。這是UC瀏覽器長期主打的訴求,由此建立了口碑。這就是用戶模式。
第三是推廣模式,這就是說你找到怎樣的方式能夠到達你的目標用戶群。
在中國,永遠不要相信“酒香不怕巷子深”。如果只靠自然的口碑,即使產品做得再好,還沒接觸到大多數目標用戶,就可能先被互聯網巨頭盯上了。人家一模仿一捆綁,你多年的心血就算白費了。
然而,很多人一提到推廣就想到要花錢,但花很多錢的推廣未必是好的模式。你的產品好,但沒有錢去推廣,你可能就逼著自己想出很多方法,很多公司在推廣模式上的創新都是被逼出來的。
一旦有了融資,錢多了,公司往往會直接砸錢做推廣。但我認為這不叫推廣模式,真正的推廣模式是要根據你的用戶群和產品去設計相應的推廣方法。另外一個問題是,砸錢式推廣往往會給人帶來錯誤的判斷,以為“一推就靈”,從而不再研究用戶需求,不再重視產品的體驗,其實這是最危險的。
判斷是不是真正的推廣,最簡單的標準是把推廣資源一撤,不再砸錢,看產品的用戶量是不是往下掉。如果用戶量一下子掉下來了,這說明推廣無效,產品肯定存在問題。
這個時候如果不對產品進行調整,你和團隊將面臨非常大的挑戰。真正的推廣是對產品的不斷完善和提升。在推廣的過程中,你要研究市場,跟目標用戶打交道,了解用戶真正的需求,了解用戶使用產品時遇到的困惑和問題,再反饋到產品上進行改進,由此不斷調整和完善。
這樣,即使推廣沒有達到理想的結果,但是通過推廣發現了產品的問題,了解到真正的用戶需求,發現了新的用戶群,這些收獲遠比單純的產品安裝量有價值得多。
最后一步才是收入模式,就是在通過產品獲得巨大用戶基數,在此前提下考慮怎么樣來獲取收入。
Google創始人做搜索引擎,好幾年找不到賺錢的方法。這個時候,天上掉下來overture這個大餡餅,它是搜索引擎付費點擊模式的鼻祖,專門為廣告客戶提供付費點擊服務,后來被雅虎收購,整合入雅虎搜索中。Google借鑒了overture的付費點擊模式,形成了搜索引擎的商業模式。所以,對創業者來說,談論收入模式,談論如何賺錢,是最不靠譜、最沒有意義的事情。
全世界的搜索引擎都使用overture創造的付費點擊廣告模式,但overture為何無法成長為規模性的公司,最后落入被收購的命運?原因在于,overture創造的付費點擊模式確實為廣告客戶創造了商業價值,但是作為寄生于搜索引擎的企業,overture卻并沒有為用戶創造價值。反而是Google將搜索引擎的用戶價值和overture的付費點擊模式完美地結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