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幾年來,中鐵五局六公司把加強勞務工的教育培訓、努力提升員工素質,當作事關企業發展的戰略性任務長抓不懈,精心構建員工培訓體系,為企業改革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人力資源。
關鍵:加強組織領導
公司設立了公司、項目部、架子隊三級培訓領導小組和辦事機構。公司成立了以總經理、黨委書記為組長、分管領導為常務副組長、相關部門負責人為組員的領導小組,公司勞務管理中心作為日常辦事機構;各項目部和所屬架子隊分別成立了相應的培訓領導小組,并指定專人負責日常工作。三級組織作為長效機構,負責勞務人員培訓工作的組織實施。三級機構明確了培訓職責和任務。公司負責整體領導,制訂中短期培訓規劃和實施方案,進行跟蹤督辦;項目部、架子隊負責具體實施,并制訂符合本項目(隊)實際的實施細則,安排工作進度,實施培訓和考試考核工作。
公司在安排員工培訓的同時,每年都要專文下達勞務工的年度培訓計劃,明確各項目部的重點培訓內容和培訓時間,并將勞務工培訓納入對各項目部、架子隊年度(季度)考核范圍,與主要管理人員收入掛鉤。公司還通過辦公網、內部報刊等途徑廣泛宣傳加強勞務工培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提高各級管理部門和管理人員的認識,并讓“五堅持,五強化”的工作思路一以貫之,努力取得實效。
公司還加強協作隊伍的穩定工作,進一步深化對勞務工“五同”管理的內涵,針對勞務人員技能需求,提供更多的服務和幫助,如:開展勞務人員與單位職工“手牽手”“導師帶徒”等活動,通過大學生或技能工人給勞務人員傳授技能,提高他們的素質,使他們真正成為產業工人的一分子,從而留住人心、穩定骨干。
途徑:完善管理機制
經過近幾年的實踐和探索,公司初步形成了一套較完整的培訓考核與使用一體化的管理工作機制。
一是整合資源,健全網絡,在培訓方式上突出多樣性。公司充分發揮培訓基地、培訓骨干和培訓教材等方面的優勢,整合培訓資源,健全教育培訓網絡,開展多種形式、多個層面的培訓。公司勞務管理中心負責勞務工培訓的計劃、組織、指揮、協調、督促、檢查等工作。項目部主要承擔勞務人員的崗前培訓,分別組建了“農民工夜校”“職工書屋”等,為培訓工作創造了必要的條件。架子隊側重組織勞務人員的崗位技能和應知應會培訓、“一對一”培訓。
二是因人施教,按崗實施,在培訓對象上突出針對性。在抓好新進勞務人員的崗前培訓上,重點要求掌握標準化作業知識和操作技能,達到上崗條件;在抓好在崗勞務人員崗位技能適應性培訓上,重點要求掌握本工種的基本規章制度、標準、作業程序;在抓好新技術、新設備、新標準的針對性培訓上,重點要求掌握作業標準,以提高全體勞務人員的實作技能。
三是面向工序,注重實效,在培訓內容上突出實用性。公司既抓好新技術、新工藝培訓,又抓好關鍵環節培訓,還抓好日常培訓,以提高勞務人員標準化作業水平和道德修養。據統計,2012年公司共培訓勞務人員3 519人次,2013年僅上半年就培訓人員達2 100余人次。
手段:加強考核評比
——嚴格“三種考核”。一是日常考核。由架子隊負責實施,考核內容包括工作質量、安全情況及日常表現等,通過交班會點評、月度評比形成日常考核結果。二是定期考核。由項目部負責實施,主要是對協作隊伍進行月季考核,評定等級作為考核結果。三是剛性考核。由公司統一制訂考核標準,對項目部、架子隊的培訓工作進行半年和年度考核,抽查部分勞務人員的技能,對合作意識不強的協作隊伍和技能較差的勞務人員清退出場。
——培訓與取證相結合。各項目在培訓結束后,公司勞務管理中心根據項目部和勞務人員的訴求,在地方職業技能鑒定中心、技術監督局和安監局統一給他們辦理職業技能等級證(或特殊工種操作證)。近兩年來為勞務人員辦理特殊工種操作證和職業技能等級證書1 377人次,基本滿足了持證上崗的要求。
——擇優錄用優秀勞務人員。為激發勞務人員學習和掌握各種技能知識的熱情,針對公司現場部分技術工人(如機車司機、鋼軌焊接工等)緊缺的實際,今年初,公司在近140名報名人員中,經組織面試、考試考核后擇優錄用了64名優秀勞務人員(簽訂一年期的固定勞動合同),以壯大公司技能工人隊伍。
通過加強各類勞務人員培訓,大大提升了他們的素質,推進了企業的施工生產。公司完成產值從2010年的22億元,到2011年完成22.26億元,再到2012年完成30.03億元,這之中,協作隊伍和廣大勞務工功不可沒。各項目部安全質量平穩可控,公司眉山制梁場榮獲“2012年度中國建筑業AAA級安全文明標準化誠信工地”榮譽稱號,上海分公司、蘭新項目部被局表彰為“群眾安全生產監督工作示范項目”。
(責任編輯:李萬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