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瑞敏曾指出:“名牌代表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名牌是名牌創造者素質的外化,或者說名牌是一個國家或者民族素質的外化。如果你的文化能影響別人、融合別人,就是強勢文化?!保◤埲鹈?靠持續創新保持共產黨員的先進性.求是,2005(20))海爾之所以能夠在歐洲、美國、日本、泰國、新西蘭等世界各地成功實施全球化戰略,或并購、或設廠、或直接銷售、或整合全球資源,靠的就是這個“強勢文化”。正如張瑞敏所言,你只有具備這個強勢文化,才能夠影響別人、融合別人。見圖1。否則,對方不會尊敬你,甚至看不起你,則何談文化融合?今天中國富了、發展了,外國人不再因貧窮而看不起我們,只會因文化和文明問題而小看我們。我們的企業和國民,既要“富”還要“貴”?!案弧笔怯绣X,“貴”是個人或企業層面的文化境界和文明程度。至于文化融合或跨文化管理的技術層面,無論是業已發表的對海爾有關經驗的總結,還是教科書上的理論陳述,都已相當充分。因此,本文將側重探討海爾境外企業文化建設中,進行跨文化融合所賴以憑借的強勢文化的內在構造,以提醒準備走出去的中國企業,在考慮文化融合問題之前,先打造自己的強勢文化。否則,缺乏文化能量去融合對方,甚至會被對方的文化所同化,導致“無效型文化整合”。
海爾強勢文化的構造
青島,背靠齊魯,面向大海。大道行遠。自張瑞敏執掌海爾起,他便以老子博大的水哲學,塑造著強勢的海爾。老子之水,即是海爾之海,體現在張瑞敏著名的散文,《海爾是?!?。以下是其內容片段:
“……海爾應像海,唯有海能以博大的胸懷納百川而不嫌其細流;容污濁且能凈化為碧水。正因為如此,才有滾滾長江、濁濁黃河、涓涓細流,不惜百折千回,爭先恐后,投奔而來。匯成碧波浩淼、萬世不竭、無與倫比的壯觀……”依據老子的思想,海爾要像水一樣,以處下的低調求強勢。海爾董事局大樓外立面,就是水哲學的象征。見圖2。
圖2 海爾董事局大樓外立面,象征著老子的水哲學
張瑞敏曾講過:“‘不敢為天下先’(《老子·六十七章》),就是謙虛謹慎向別人學習,最后成為天下第一。”所以,在它還是個虧損小廠的時候,就提出創國際名牌,并指出:“只要找準了路,就不怕路遠?!痹诮?9年的發展歷程中,海爾高瞻遠矚,逐漸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強勢文化。其主要構成是:(1)國際一流的基礎管理文化;(2)國際領先的經營管理文化;(3)強勢的跨文化合金。詳見圖3。
國際一流的基礎管理文化
海爾創業伊始,即瞄準國際一流的基礎管理,尤其是質量管理,引進并扎實貫徹從5S、TQC、到ISO 9000的現場管理、質量管理體系,最終形成了獨具特色、國際一流的OEC基礎管理體系。其日清管理法,在海爾的世界各地分支普遍實施著。必須說明,海爾的境外文化建設從來就不是孤立進行的,它是配合經營管理推進而同步進行的。海爾基礎管理模式,屬于其制度文化的范疇,是海爾企業文化的重要要素。推廣日清管理法,就是推廣海爾文化。無論是在日本、美國,還是孟加拉國的職工,從心理上仰視和尊重海爾這不輸于發達國家企業的管理模式。而且,海爾的基礎管理是切實有效的。海爾意大利經營體負責人艾里克·盧西亞諾通過日清管理法使自己的管理工作井然有序,也提高了下屬積極性和業績,于是更加認可海爾的管理模式。他自豪地說:“我們的日清做得很不錯?!保ò锟恕けR西亞諾.艾里克:我們的日清做得很不錯.海爾人.2012—06—13(2).)在推行基礎管理過程中,必要時,從技術層面上再考慮所在國的文化特色,并有所調整,就完成了一項企業文化的境外建設。
國際領先的經營管理文化
在OEC基礎上,海爾不斷創新和升級經營管理模式,并于1998年開始持續進行流程再造。目前形成的“人單合一雙贏模式”從理論到實踐,都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并得到世界一流商學院及著名學者的普遍關注和高度評價。著名管理大師加里·哈默認為:“即使在全球范圍來看,海爾也已經成為互聯網時代企業組織變革的先鋒?!弊盍钏信d趣的是,“別的公司都致力于產品的研發,而海爾則在進行管理創新的研發”(價值觀經營體.加里·哈默:張瑞敏是互聯網時代CEO的代表.海爾人.2013—02—20(1).)。這使得海爾在管理領域保持世界領先地位。他還邀請張瑞敏為其新書《終極競爭》作序。張瑞敏還因海爾的管理模式創新和杰出的領導力而獲得瑞士IMD商學院的“IMD管理思想領袖獎”“卡耐基卓越領導人獎”等。此類國際殊榮之多,不勝枚舉。哈佛、沃頓等一流商學院紛紛研究海爾案例。這種國際領先的經營管理模式,在境外員工面前,自然會成為一種超越“發展中國家”的強勢經營管理文化。“人單合一雙贏”管理模式,就是海爾文化的代表。該模式的落地過程,也就是海爾文化建設的過程。既然是國際領先的經營管理模式,必然有其超越國界的適用性和魅力。據《中外管理》記者報道,在談及員工們感興趣和認同的海爾企業文化時,包括海爾亞科雅(AQUA)銷售株式會社社長中川喜之在內的很多日籍員工,都提到了“人單合一”。雖然目前大家的理解程度還不盡一致,但基本意思和做法都十分清楚。“能將目標、評價、報酬和員工斗志緊密結合,真的很厲害”(孫春燕.杜鏡國的文化融“心”術.中外管理,2013(4).)!在該模式的具體推進中,在跨文化管理的技術層面,海爾當然要根據日本文化采取特別的溝通方式及與在中國不同的經營管理模式變體,但其核心實質不會改變。而這種令人信服的、國際領先的強勢經營管理模式是整個文化融合工作的前提。正如同我們信服“奧迪”車、才會接受“奧迪”車的中國版本車型。因為“奧迪”是個強勢品牌。
強勢跨文化合金
海爾是我國最早實施走出去戰略的企業之一。海爾從1984年誕生起,就在國際化坐標內打造著自己的文化性格。1984年年底,青島電冰箱總廠和德國利勃海爾公司簽約引進當時亞洲第一條四星級電冰箱生產線,生產利勃海爾電冰箱;而后與日本公司合作,成立三菱重工海爾空調機(青島)有限公司;后來又有了與美系企業合作的青島海爾開利冷凍設備有限公司。海爾多次與美國管理顧問公司(如IBM管理咨詢公司)合作,引進具有美國文化特色的管理模式。海爾曾經平均每1.5個工作日派出一名干部或職工到日本學習。海爾內部相當長的時間內學習日式管理,尤其是松下幸之助的經營管理和稻盛和夫的阿米巴經營。張瑞敏是管理學之父(美)德魯克理論的忠實學習者和實踐者。他在學習和踐行德魯克理論的同時,也吸收了美國管理文化。
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在張瑞敏本人深厚的國學功底基礎上,海爾自然形成了一個“中日德美”文化合金。見圖4。日本是新興制造業強國,德國則是老牌制造業強國,美國是當今最具創新能力的超級大國,中國是文化深厚并正在崛起的偉大國家。這個文化合金,當然是強勢的。以這個文化底蘊面對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海爾都會底氣十足。該文化合金,是海爾整個強勢文化的核心和靈魂。
海爾文化的國學與傳統文化因素
商務部、中央外宣辦、外交部、發展改革委、國資委、國家預防腐敗局、全國工商聯關于印發《中國境外企業文化建設若干意見》的通知中,特別提出了“以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為基礎”建設境外企業文化的要求。在這方面,海爾早已經先行一步。海爾文化中包含《老子》《易經》《論語》《孟子》《荀子》《管子》《孫子兵法》《資治通鑒》《六祖壇經》等國學經典的思想。其中《老子》和《易經》是海爾文化的主要思想底蘊。如前所述,《老子》的“上善若水”,就是“海爾是海”的文化底蘊。海爾以海的胸懷包容、融合境外文化。而海爾的創新則來自《易經》的“三易”:“變易、不易、簡易?!焙栐谩兑捉洝贰案F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指出:“要把為庫存生產的舊模式、部門與部門割裂的舊流程、不以客戶為導向的舊機制等,統統逼到窮途末路,變出一片新天地?!焙柕膭撔拢梢詺w納為一個公式:創新=變化+速度。與此同時,海爾還針對傳統文化及近現代國民性的負面成分,如關系、面子、保守、不認真、不守規等進行了堅決和有效的文化改造(葛樹榮,陳駿飛.以文化企.《企業文明》2012(3).)。在此,海爾經驗的普遍意義在于“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唯有接地氣,方成參天樹”。走出去,不要忘記傳承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同時,近現代國民素質的落后,是制約中國企業發展的瓶頸。為此,魯迅曾提出改造國民性的命題。在開展境外企業文化建設之前,在打造自身強勢文化之時,必須有針對性地改造國民性中的不良習慣和傾向,以使得企業文化具備國際化水準。
日本產業文化與職業精神
戴季陶及王石先生都曾提醒國人:我們有必要研究和學習日本。在此,我們跳出海爾,來看日本產業文化中我們可以吸取的核心內容。“豐田生產方式”(TPS)曾風靡世界,日系汽車沖擊底特律。世界制造業乃至部分服務業曾紛紛學習“豐田生產方式”,但是難以學到其精髓和取得日本本土企業所達到的效果。其原因是“豐田生產方式”背后的“日本產業文化與日本人職業精神”。這種產業文化和職業精神,在日本經營之圣稻盛和夫所締造的世界500強“京瓷”體現得淋漓盡致、登峰造極,并被提煉為哲學,即“京瓷哲學”或“稻盛哲學”。憑借該哲學,稻盛先生成就了另一個世界500強(KDDI),拯救了一個破產世界500強(日航)。其基本內容如下:
(1)工場是道場,工作是修行,人生是修行。
(2)修行的目的是提高心性、純潔靈魂。
(3)修行的途徑是在工作和生活中的“精進”(即“六項精進”:第一,付出不亞于任何人的努力;第二,要謙虛,不要驕傲;第三,每日反??;第四,活著就要感謝;第五,積善念、思利他;第六,不要有感性的煩惱。)。
(4)熱情與斗志(熱愛工作,自我燃燒,抱有滲透到潛意識之中的強烈而持續的愿望,追求人類的無限可能性)。
(5)極度認真(貫徹完美主義,認認真真努力埋頭工作,腳踏實地堅持不懈)。
(6)擁有挑戰精神,成為開拓者。
(7)為伙伴盡力。
德國產業文化與職業精神
“德國制造”享譽世界,德國人的理性、嚴謹為人稱道。海爾當年執意引進德國電冰箱生產線的目的不僅在于器物層面,還在于精神文化層面。而海爾經典的砸冰箱故事的文化象征是——改造國民性和引進德式質量文化(“有缺陷,就是廢品”)。我們再次跳出海爾,來系統梳理“德國產業文化與職業精神”的基本線索:
民族性格與職業精神。德國人的民族性格與職業精神密切相關,二而為一,表現在以下五個方面(陳俊森,樊葳葳.外國文化與交際.華中理工大學出版社,2000(3).)。
(1)責任感;
(2)刻苦;
(3)服從;
(4)可靠;
(5)誠實。
德國產業文化。
德國產業文化,是德國制造業、服務業等所有行業共同具備的文化特質,具體有六大特征(葛樹榮,陳駿飛.德國制造業文化的啟示.企業文明.2011(8).):
(1)專注精神;
(2)標準主義;
(3)精確主義;
(4)完美主義;
(5)秩序(程序)主義;
(6)厚實精神。
美國管理文化
20世紀90年代后,當海爾發現日式管理壓抑個性的弊端之后,轉而側重引進美式管理文化,并在后來通過美國IBM咨詢公司導入新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美式管理文化主要特點:
(1)自助自立;
(2)拓荒式創新;
(3)成功導向;
(4)講求實際和效率;
(5)民主平等;
(6)激情、進取。
目前海爾的“人單合一雙贏”“自主經營體”的經營模式所隱含的管理文化,基本是美式的。
中國企業可以借鑒海爾經驗背后隱含的線索,打造“中德日美”強勢文化合金。
總之,中國企業走出去,進行境外企業文化建設,一定要以我為主,融合對方。而自己的文化,必須是強勢的。這需要有明確的思路和堅定的意志。這是內功的修煉,是底氣的提升。中國企業,加油!
(葛樹榮 青島大學商學院副教授 陳駿飛 青島大學外語學院副教授)
(責任編輯:陳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