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業年金制度,是指企業及其員工在依法參加國家基本養老保險的基礎上,依據國家政策和企業的自身經濟狀況,自愿建立的旨在為本企業職工改善提高退休后生活的補充性養老金制度。是多層次養老保險體系的組成部分,由國家宏觀指導、企業內部決策執行。
近幾年,有關社會保障的問題一直是公眾關注的熱點和焦點。在普遍性的人口老齡化趨勢下,許多國家已經面臨嚴重的養老保險財務赤字和制度危機。縮減國家基本養老保險替代率,加大企業年金和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的作用,成為各國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共識,更是歐美企業最重要、最普遍的激勵機制。一些原先實行單一國家養老保險制度的國家,開始建立包括企業年金計劃在內的多層次養老保險體系;一些已經實行多層次養老保險體系的國家,也開始考慮縮減國家養老保險的比重,大力發展企業年金,分擔國家財政壓力。
我國從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進行多層次養老保險體系建設,將過去單一的國家養老保險進行分解,由國家、企業和個人三方共同承擔。國家承擔強制性的基本養老保險責任,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企業和個人在自愿的基礎上建立企業年金和職工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以補充基本養老保險的不足,提高退休后的生活水平。隨著我國經濟形勢的發展和國家財政的壓力,基本養老金替代率會逐步下降,企業年金的補充作用開始顯現。針對電力企業人口老齡化趨勢加快、繳費人員變化不大、退休人員急劇增加,政府面臨的支付危機越來越大,社會保障的問題再次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和焦點的現狀,深入剖析電力企業年金發展緩慢的原因,對當前企業年金存在的問題進行研究,對電力企業建設多層次養老體系,提高退休人員生活水平具有深遠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
一.建立企業年金計劃的意義
1、建立企業年金對提高電力企業團隊、員工積極性,提高核心競爭力有著推動作用。員工把應該在當前支付的一些收入上繳到企業年金中。員工退休時,根據自己工作年限,工資收入水平,將這些年金取出,得到了遞延支付的工資,數額往往高于繳費總額。因此,員工要想獲得較多的養老收入,就需要工作一定的年限,客觀上提高工作人員的勞動積極性,體現了按勞分配的原則,為電力企業團隊的工作積極性提高、企業自身軟實力的增強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企業年金制度是幫助企業合理避稅、節約經營成本的好方法。該制度的稅收優惠往往較大,為企業合理避稅、降低經營成本、提高員工福利提供了條件。
3、推廣電力企業年金制度,可促進我國金融市場的改革。根據不同的企業年金計劃,金融市場可以推出不同風險、收益的金融產品,這些產品有助于保險市場、貨幣市場、資本市場的快速發展。
4、員工的社會保障水平和退休后的生活水平可以通過建立企業年金計劃、制度得到大幅提高。企業年金不僅增加了養老金的數量,還避免了養老金繳費封頂產生的待遇不高的問題,是基本養老保險的有力補充,使職工的利益有了保障,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預防職務犯罪的作用。
二、電力企業建立年金計劃的優勢。
1、電力企業的經濟效益好。
企業年金不同與基本養老保險,它是由企業發起的,由企業和職工共同繳費,是企業在繳納了基本養老保險后仍有余力才能舉辦的企業補充養老保險。所以企業的經濟效益好壞,不僅影響到企業繳費,同時也影響到職工個人繳費,因個人繳費來源于工資,而職工工資是企業人工成本的一部分,所以只有企業經濟效益好,企業和職工才有能力為企業年金供款。眾所周知,電力是國民經濟的命脈,關系國際民生,所以一直以來屬于國家壟斷行業,其壟斷利潤豐厚,雖然我國加入WTO后,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一些行業的壟斷被打破,而電力行業受到的沖擊很有限,所以其經濟效益依然可觀。加之我國近幾年由于投資拉動經濟高速增長,各行業發展迅速,對電力這種基礎能源的需要急劇上升,去年底還出現了電力供應緊張的局面,好幾個省拉閘限電,這都說明了電力行業的發展潛力巨大,其經濟效益將會保持長期的增長勢頭。
2、擁有養老保險管理的機構、人員和一定的管理經驗。
長期以來電力企業職工的基本養老保險實行行業統籌,各級電力企業和部門都設有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管理著全行業在職職工和離退休職工的養老保險資金,擁有著養老保險行政管理和帳戶管理的經驗, 1998年,電力企業基本養老保險由行業統籌移交地方管理,各級電力企業社保機構的同志們為平穩過渡、政策銜接、業務接續協助當地政府做了大量深入細致的工作,保證了電力企業在職職工和離退休職工的養老保險關系平穩的轉入了27個省(市、區)地方管理。這足以證明電力企業社保機構的工作能力,各級電力社保機構在基本養老保險移交地方社會化管理之后,可以順利轉入企業年金的經辦業務。
三、電力企業建立年金計劃的必要性
1、為了提高電力企業的凝聚力和競爭力。
由企業和職工共同繳費建立的企業年金可以提高企業的凝聚力和競爭力的原因在于它進一步實現了職工參與企業管理和企業利潤分配,將企業和員工的利益更加緊密的聯系在了一起。企業年金的分配方案可以是多樣的、差別的,與效率工資制度結合使用,是企業鼓勵競爭、獎勵忠誠和貢獻的手段。企業年金的水平取決于企業的經營狀況和管理者的經營理念,所以在不同的企業必然有差距,這就成為了企業吸引和留住人才的手段,這在知識經濟時代和人力資本價值不斷上升的階段尤其重要。如今,求職者在簽訂合同時關心的不僅是工資,還包括了企業年金和其它福利水平。
2、改善退休人員的收入水平。
基本養老保險是滿足職工退休后基本生活的一種社會平均水平的支付,個人儲蓄對多數人來說可能力不從心,企業年金則是改善老年生活的主要依托。具體到電力行業還有其特殊意義,在移交地方管理之前,電力行業統籌的養老金遠高于地方統籌的待遇水平,但自1998年行業統籌移交地方管理之后,電力企業養老保險水平開始下降。2003年的5年過渡期結束之后,電力企業從2004年起將開始完全與地方養老保險制度并軌,這將會使以上的問題更加顯現出來。而且,企業退休職工和國家公務員退休待遇的差異,近兩年也在不斷加大。所以盡早采取措施,適當保障電力企業職工離退休后的生活,保持職工隊伍的穩定,促進電力事業的發展是電力企業各級領導面臨的一項緊迫的任務。
3、電力企業年金還具有減輕政府負擔和基本養老保險承受力、促進勞動力市場完善、支持資本市場、促進經濟發展的社會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