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民主管理作是企業工會工作的重要內容,積極探索職工民主管理的有效途徑,堅持和完善以職工代表大會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是企業民主管理的重點,堅持在制度建設上下功夫,在源頭管理上重參與,在企廠務公開上抓規范,在民主監督上做文章,在典型示范上見實效,如是才能促進民主管理的創新。
一、完善職代會建設是企業民主管理的基礎。
強化職代會標準化建設,堅持黨對職代會的領導,通過職代會的工作,把黨的主張和職工群眾的愿望結合起來。黨組織要加強對職代會的政治領導。黨組織要定期討論職代會中的重大問題,在政治原則、政治方向、重大決策上實施領導,保證職代會依照法律和有關規定行使職權,保證和監督企業重大決策的出臺一定要經過職工代表大會討論通過,保證決策符合絕大多數職工的使職代會真正成為企業管理體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實現企業行政切實尊重、支持職工行使民主管理權利。實現職代會標準化建設的關鍵是要促進處于企業生產經營指揮中心位置的行政,正確處理行使法人代表職權與保證職工行使民主管理權利的關系,尊重職工依照法律和有關規定參與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的權利,保障職工知情權和共決權的落實。要制定和實施支持職工代表大會行使職權和職責的措施,做到需經職代會討論審議的問題不漏審,職代會未通過的事宜不執行。
二、履行基本職責,切實維護廣大職工的合法權益。
履行維護的基本職責,切實代表和維護廣大職工的利益,是工會工作的核心內容,也是確保職工隊伍穩定、促進企業和諧發展的現實需要。
(一)從源頭上做好參與和維護工作。企業工會積極參與企業重大問題的決策,參與各項涉及職工切身利益的改革和政策措施的討論制定和實施。
(二)認真做好送溫暖工作。逢傳統節日工工會干部要與黨政領導一起走訪慰問困難職工。職工或職工家庭中,遇到矛盾、困難和糾紛時,需要時要及時參與或溝通,盡力幫助其正確認識問題,排解心理矛盾,把他們的認識統一到企業的決策和布署上來,使他們能夠安心工作。增強他們對企業這個大家庭的歸屬感、感受到溫暖和力量。
四、創新企業民主管理的途徑
(一)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是堅持職工主人翁地位的政治保證。黨的領導是堅持職工主人翁地位和搞好職工民主管理的政治保證。沒有黨組織在企業中的堅強領導,就不可能真正實行職工民主管理。企業黨的工作只能加強,不能削弱。其在企業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確保職工的主人翁地位,促進企業民主管理。黨委、工會和職工都要尊重廠長(經理)的管理權威,支持他們正確行使行政指揮權;廠長(經理)也必須尊重黨組織的政治核心地位和職工的主人翁地位,增強黨的觀念和民主意識。
(二)建立規范的組織體系。健全職工代表體系,按照代表的產生比例、條件民主選舉職工代表;定期組織對職工代表的專門培養;職工代表明確的權利,認真履行職責,具有全局觀念,正確代表職工的利益;定期評議職工代表,幫助職工代表改進工作;評選表彰優秀職工代表,評選,評選優秀提案;及時通過民主程序罷免和替換不能履行隊員責任的代表,對代表的缺額及時補充。同時,健全職代會工作機構,職代會主席團要按時選舉、改選和補選,結構合理,在企業二級單位建立職工代表團(組),按規定組織活動;按要求設置職代會專門工作委員會,及時選舉、改選和補選專門工作委員會主任和成員,保持組織健全和活動經常。
(三)企業職工要以主人翁姿態,關心企業的發展。隨著改革的深化,勞動關系和利益關系調整后,企業與職工形成了利益共同體,應當賦予職工主人翁地位新的內涵。從主體和客體的關系上來認識,職工作為企業的主人具有雙向性,即既有權利,也有義務,兩者不可偏廢。勞動者是國家的主人,既有行使各種民主權利,在企業內部參與決策,對各級干部進行監督,享受各種福利待遇,要求就業,要求社會保障,要求改善生活的一面;又有以主人翁的態度對待國家利益和集體利益,對自己的工作高度負責,發揮主動性、創造性,全心全意為企業服務的一面。
(四)企業工會要突出維護職能,發揮在勞動關系中的協調作用,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工會是職工自愿結合的工人階級的群眾組織,是黨和政府聯系職工群眾的橋梁和紐帶,是國家政權的社會支柱,是職工利益的代表者和維護者。工會的基本職責是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工會只有充分運用《勞動法》、《工會法》賦予的各項權利,理直氣壯地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才能在改革、發展、穩定中發揮作用,才能確保企業民主管理作用的發揮。
(五)進一步健全和完善平等協商機制。規范平等協商機制的運行,做到定期協商與臨時協商并舉,簽訂集體合同時的協商與履行集體合同中的協商兼顧。集體合同與企務公開相結合,把平等協商的內容、決議、進行的次數和集體合同的簽訂、履行、監督等情況納入企務公開中,使廣大職工及時了解集體合同工作的進展情況,監督集體合同的履行;將企務公開的內容、形式和具體措施寫進集體合同,進一步規范企務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