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本文在簡述工學結合理念的基礎上,以工程造價專業為例,著重論述了建筑構造與識圖課程設計的理念、思路、方法與步驟。
關鍵詞:建筑構造與識圖 課程設計 工學結合
《建筑構造與識圖》課程是工程造價專業必修的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職業能力課。它以《建筑工程制圖》、《建筑材料與檢測》等課程為支撐,是后續《建筑工程計量與計價》等核心課程學習的基礎,同時為學生今后的畢業設計、頂崗實習和可持續發展提供必要的知識和技能保障。
一、課程設計理念及設計思路
《建筑構造與識圖》課程設計遵循以下設計理念:堅持以市場需求為出發點;
以職業能力培養為核心;以工作任務為載體、以學生為主體;基于工作過程、以行動為導向;校企共建課程。
本課程的設計思路是:
1.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
本課程開發是課程組成員與行業企業技術人員共同分析崗位需求,確立崗位職業能力與工作過程。通過與建筑行業企業的深入交流,確立了以面向建筑工程預決算、建筑工程管理等崗位、針對實際工作過程中完成各項工作任務應具備的職業能力,從系統化的學習項目設計入手,確立了以圍繞突出學生職業能力培養和職業素質養成這一主線,構建了“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教學+單項訓練+綜合實訓”課程體系。
2.知識、能力、素質融合
根據工程造價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與主要崗位典型工作任務來選定《建筑構造與識圖》課程的教學內容;基于典型工作任務分析,根據行業企業發展需要和完成職業崗位實際工作任務所需要的知識、能力、素質要求,整合知識、技能和態度;通過工作過程向學生傳授知識、培養技能、積累經驗,推行行動導向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使學生獲得職業能力。
3.在教學組織實施方面,以學為主。
本課程采用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靈活使用直觀教學、現場教學、任務驅動、案例教學等多種教學方法,科學合理使用現代教育技術輔助教學,課內學習與課外學習結合,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二、課程整體設計
(一)教學內容設計
1.教學內容的選取
(1)教學內容選取主要考慮的因素
專業能力、崗位遷移能力、考證需求和可持續發展。
(2)將職業標準、職業資格考試和新規范標準納入教學內容
課程組通過與校內外行業技術人員充分研討,按照行業相關職業崗位和職業能力培養的要求,將職業標準轉化為課程教學內容,有針對性地加強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和素質養成。同時,及時吸納新規范、新標準,使學生緊跟科學技術發展步伐。
2.教學內容的安排與組織
緊扣造價員崗位相關職業能力的要求,創建了“3-5-3”課程內容模式(如圖1)。
學習內容包括“建筑識圖、建筑構造和實訓”3部分。建筑識圖由“建筑施工圖認知和建筑施工圖識讀”2個學習項目組成,遵循 “由簡至繁,有易至難”的思路進行設計。建筑構造由“房屋構造認知和房屋建筑細部構造”2個學習項目組成,以建筑物的組成為主線,各學習任務之間是平行關系,具體任務需在基本知識的基礎上結合規范、圖集完成。實訓內容設計成點(學習任務實訓)、線(項目實訓)、面(學習領域綜合實訓)由易到難、由局部到綜合的3個層次的立體式實訓教學內容。
依據課程培養目標,根據課程內容特點,結合學生學習實際,以六步教學法為主導輔以任務驅動等教學方式組織教學。
(二)教學模式設計
1.教學模式上體現“三個一體化”
理論與實踐一體化,即將理論知識融于建筑構造與識圖的過程中進行學習,理論講解與實際操作有機融合;課堂與實訓地點一體化,即教學場所設在識圖實訓室;教、學、做一體化,即教學過程體現教中學、學中做、做中教,該教學模式改變了先講理論后實訓的傳統教學模式,教學效果大有改觀。
2.以工作任務為導向、以學生為主體,著力培養學生“三大能力”
在教學中突出學生主體地位,以工作任務為導向,培養三大能力,即使學生掌握建筑構造方法,具備識讀建筑施工圖的專業能力;具有較強的自主學習能力,能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合理的構造方案,會查找圖集資料等取得信息,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能力;具備誠實守信、善于溝通和共同合作的職業品質,形成一絲不茍、精益求精、吃苦耐勞的工作作風,能初步學會適應建筑行業的環境,能進行人際交往和團隊協作,具有較強的口頭與書面表達能力等社會能力。
3.構建基于校企深度融合的,以真實工作場景為背景的項目化教學
課程組以實訓基地作為理實一體化教學的社會平臺,把課堂搬到施工現場,參照職業崗位需求,策劃實訓項目及任務,組織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任務實施。課程組深入考察實習基地各建筑工程的施工進度,結合課程進度在施工現場安排實踐教學,使學生體驗真實的工作場景和活生生的工程實例,感受真實工作氛圍。
(三)考核模式設計
本課程采用“過程考核與終結考核結合、定量考核與定性考核結合、知識考核與能力素質考核結合、理論考核與實踐考核結合” 的立體考核方式。
課程考核成績(100分)=知識考核(30分)+能力考核(40分)+素質考核(30分)。
知識考核通過期末考試的方式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和應用知識的掌握情況;能力考核通過實訓方式考查學生識讀圖紙、繪制圖樣和制作構造模型等能力;素質考核主要考查學生課堂表現、作業等情況。
三、實施效果
通過近幾年的課程改革實踐,《建筑構造與識圖》課程的教學取得了比較顯著的成效。一方面,實驗班學生的識圖能力提高幅度大,學習興趣濃厚,學習積極性高。另一方面,提升了教師的教學設計能力和教學研究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