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線,在煤礦企業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筆者試圖從思想政治工作面臨的問題、原因及改進對策等方面探究如何加強礦區思想政治工作。
一、新形勢下礦區思想政治工作面臨的問題
隨著礦區黨建工作的不斷加強,礦區的思想政治工作也取得了新的進展,呈現出積極、健康、向上的發展態勢。但也面臨一些問題,突出表現為:
(一)“一頭熱”現象。礦區思想政職工具有很強的現實性和針對性,然而在實際工作中,這一點往往被忽視,存在思想政治工作之所“供”無法滿足廣大職工之所“需”的矛盾,思想政治工作落后于礦區的改革進程,具體表現為“三個不夠”:其一是創新不夠。其二是人文關懷不夠。其三是解決實際問題不夠。其結果是工作主題與客體無法接軌,你吹你的號,我唱我的調,工作出現“一頭熱”。
(二)邊緣化現象。思想政治工作關系到單位的長遠發展,但如今礦區的政工部門卻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其一是地位下降。一些礦區的負責人沒有真正認識到思想政治工作對單位發展的長遠作用,一手硬,一手軟,認為思想政治工作不過是說說新形勢,講講大道理,對煤礦工作,根本起不到實質性的作用,思想政治工作成為可有可無的點綴。其二是隊伍不穩定。大部分人認為政工人員玩虛的,不被人重視,不但非常辛苦,而且收入又低,很多人不愿意從事思想政治工作。其三是礦區不少單位存在思想政治工作無用論,只要生產上多出煤、安全不出事、經營效果好就行了,思想政治工作好不好無關緊要,沒有認識到思想政治工作在安全生產經營等工作中的重大作用。
(三)行政化現象。以行政化手段代替思想政治工作的現象較為突出,不少單位認為思想政治工作周期長、見效慢,沒有行政命令來的實在,在遇到具體問題時,工作方法過于簡單,缺少工作藝術,往往習慣以行政命令代替思想政治工作,職工容易出現抵觸情緒。行政工作與思想政治工作存在“兩張皮”現象,開展思想政治工作與行政工作結合不緊密,甚至相脫離,導致思想政治工作流于形式化、表面化,不能真正發揮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
二、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一)思想政治工作缺乏與時俱進的創新精神和創新意識,對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礦區思想政治工作的定位和規律還研究不夠,比如對當前職工訴求了解不夠,對青年職工的思想狀況把我不準,往往用老的經驗、老的辦法去看待和解決新時期青年問題。市場經濟條件下,職工較為活躍、訴求多方面,尤其是青年職工,簡單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到入腦入心,必須針對職工的思想狀況,把握職工思想變化規律,采取針對性的思想政治工作,才能真正見效。
(二)礦區政工干部缺乏橫向和縱向聯系,缺乏與其他單位和其他部門的經常交流,沒有做到“走出去、請進來”,沒有意識到“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也限制了礦區思想政治工作的視野和思路。
(三)個別基層黨支部書記沒有認識到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線的意義,沒有經過具體的培訓,不知道如何開展思想政治工作,往往成為行政的副手,充當“店小二”的角色,造成思想政治工作弱化。
三、新形勢下礦區思想政治工作改進對策
(一)重新認識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線,是保證人才培養政治方向和全面素質教育的基石,行政工作不能代替思想政治工作。要充分認識到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門藝術,源于實際工作,高于實際工作,比其他崗位可能需要花費更多心血和汗水,需要更為全面和優秀的能力(大局觀念、思想感染能力、人格魅力和營造和諧能力),不是部分同志腦子里的副行政化角色。行政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不是“兩張皮”,思想政治工作是整體工作的一部分,不能被分離,更不能以行政為中心來壓別的工作,思想政治工作取得了好成績,行政工作也會受到促進,安全生產經營等工作的好壞,也是評價思想政治工作優劣的重要依據。思想政治工作要走在其他工作之前,只有思想政治工作做通了,才能爭取更多支持,凝聚更多力量,才有利于其他工作的順利開展。思想政治工作和行政工作不是相互矛盾的,而是相互促進的統一體。我們應努力改變長期以來思想政治工作主要依靠黨委領導下的宣傳部門和思想政治工作部門來抓的思想,應充分與各部門結合,形成“全員育人”的思想政治工作觀念,使別的部門加入到思想政治隊伍中來,真正形成管理有人、服務育人的合力。
(二)加強社會主義義利觀的教育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人們的思想發生很大變化,利益觀日益增強,我們則要加強社會主義義利觀的教育,教育和引導人們樹立正確的社會主義義利觀。《中共中央關于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若干重要問題的決議》中提出,要“形成把國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個人的合法利益的社會主義義利觀”。事實上,以道德為基礎的義利觀同市場經濟的利,在價值取向上并不對立,講利才有助于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講義才有助于利的真正實現。損害了義,也就損害了利。義與利完全可以在思想政治工作的整合作用下得到協調一致的發展。
(三)把解決思想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
解決實際問題是解決思想的鑰匙,思想問題往往是實際問題得不得妥善解決而引起的。如果不從解決實際問題入手,緊緊靠空洞地講大道理,搞形式主義,只會引起人們的厭煩心理,是解決不了思想問題的。只有既講道理,又辦實事,既傾聽群眾呼聲,又關系群眾疾苦,從群眾的切身感受出發,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穩人心的工作,真正把黨的溫暖送到群眾想心坎上,才能更好地教育和引導群眾;只有把提高人們的思想意識同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思想政治工作才有說服力,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四)堅決克服行政化傾向
行政化傾向的存在嚴重阻礙思想政治工作的發展和開展。尤其在基層單位,黨支部書記開會講安全、安排工作講生產,張口閉口談命令,遇到問題就處罰,就是聽不到思想政治工作的聲音,可以說偏離了支部工作的方向,沒有找到自身定位。基層單位尤其是生產單位是礦井的基礎,也是訴求最多的地方,可以說是人員多,任務重,作為黨支部書記要及時了解情況、掌握信息,正確解決各類問題、化解各類矛盾,把解決思想問題同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同時,要及時摸清職工由于某種變化可能帶來的思想情緒波動,以便及時靠上做工作,保持職工思想穩定。要在充分調動職工積極性,不斷增強凝聚力上狠下功夫,在抓好支部自身建設、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時,帶出一支作風過硬的干部職工隊伍。
(五)完善保障機制
完善思想政治工作的保障機制,是指通過提高政工人員和政治工作隊伍的工作水平和整體素質,增加必要的經費投入,改善設施,從而更好地發揮思想政治工做的服務保障作用。思想政治工做保障機制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健全思想政治工作科研機構,改進政治理論教學,加強理論研究,搞好政工人員的理論武裝,充實政工隊伍的新生力量;二是重視思想政治工作的硬件建設,適當增加經費,購置必要設備,充分運用電化教學、現代傳媒等科技手段,盡快實現思想政治工作手段的現代化。
(六)創新思想政治教育載體
載體創新,就是要適應高新科技迅猛發展,特別是因特網等現代信息傳播手段對人們工作和生活方式帶來的深刻影響,積極利用現代信息網絡技術拓展思想政治工作領域,逐步建立思想政治工作網站,強化網上馬克思主義陣地建設。要認真研究現代網路傳媒的特點,采取有效措施加強對網上信息的管理和引導,增強網上宣傳的主動性、針對性。同時,繼續以群眾性文體活動為載體,不斷探索和完善生動活潑、群眾喜聞樂見的活動方式,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趣味性、滲透性和感染性,寓教育于各項有益的活動之中,讓廣大職工在健康有益的活動中受到教育和啟迪。
中國社會目前正處于轉型時期,由于這種轉型一時難以就緒,因而一定會帶來許許多多的思想問題;再加上我們工作中的失誤社會領域內出現的思想道德心理方面的問題非常之多。在這種形勢下,思想政治工作要適應時代的要求,完成時代賦予的使命,尚需更多的學者參與該理論研究中來,為思想政治工作的不斷發展貢獻力量。
作者簡介:張玉芝(1981.6-),女,安徽蕭縣人,2006年11月參加工作,2006年6月入黨,本科學歷,政工師,現任淮北石臺礦業有限責任公司組織部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