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兩檔省級上星衛視的新電視節目一開播就引發了觀眾及媒體的熱議。這就是江蘇衛視的《星跳水立方》和浙江衛視的《中國星跳躍》。中國明星真人秀跳水節目一下子出現在兩個很有影響力的地方衛視上,兩個節目不僅類型相同,連內容、播出時間也如出一轍,大有“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明爭暗斗的態勢,都要憋足了勁要戰勝對手,分得一杯羹,贏得觀眾,贏得廣告,贏得名聲。
據報道,浙江衛視《中國星跳躍》首播告捷,收視率超過《中國好聲音》,達到了1.68%。一天后播出的江蘇衛視《星跳水立方》也是好評如潮,達到1.87%的高收視。同為省級衛視大鱷的江蘇衛視和浙江衛視,率先掀起了2013年的首輪電視大戰,并再次把電視節目的雷同化重新呈現在大家的面前。
無獨有偶,湖南衛視模仿港臺節目而推出了《玫瑰之約》大獲成功后,其他電視臺的克隆產品也就像雨后春筍一樣遍地開花;央視開播了《焦點訪談》,各地方臺就有了一大堆形形色色的焦點類節目呈現在觀眾眼前;江蘇臺有了個《南京零距離》,各地的民生新聞就滿天飛,更有甚者,有的連名字都不改,只是把地名換了換。
一個電視臺,一個頻道,一個欄目在開辦之初,大家都煞費苦心地找尋自己的定位,力爭辦出自己的特色。但是過不了多久,就會發現電視頻幕上似曾相識的“面孔”越來越多,上下左右之間相互模仿,任憑觀眾反復地換臺,看到的卻總像一個電視臺的節目。就像《新快報》的報道:收視率競爭、廣告競爭已經把各家衛視逼瘋了,歌唱選秀余溫未降,明星跳水節目又開始轟炸屏幕,吸引眼球了。不管是60多歲高齡的老藝術家,還是未成名的小明星,又或者是外國友人,紛紛開始往水里扎,如今當個明星真不容易。
兩檔節目撞車是有意還是無意?誰才是原創,到底誰抄襲誰?浙江衛視和江蘇衛視各執一詞,觀眾更是霧里看花。
業內人士認為,從版權方面說,確實很難說誰侵誰的權。因為兩檔節目都是引進國外版權。江蘇衛視引進的是德國公司版權制作的,原版節目名為《Stars in danger:Highdiving》(臨危不懼)。浙江衛視引進的荷蘭公司開發的名人跳水節目《Celebrity Splash》(名人四濺)。由于德國與荷蘭這兩家公司正為版權鬧得不可開交,這場版權之爭變得更加撲朔迷離。而這也決定了《星跳水立方》和《中國星跳躍》兩檔跳水節目從出生那天起就必須互相競爭。
“如此同檔期同質化競爭,是不是在浪費電視資源?。俊边@種質疑聲代表了很多觀眾的心聲。電視資源和市場缺乏宏觀研究和統一規劃,導致了電視節目的雷同化。當電視工作者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制作出雷同的節目,當觀眾看到這些似曾相識的屏幕,不能不說這是一種媒體智力財力資源和觀眾時間資源的浪費。兩個相同的節目《星跳水立方》和《中國星跳躍》同時出現在衛視上,無疑就一種電視娛樂資源的同質化無端浪費,這樣的豪華節目不僅需要支付明星巨額的出場費,單是錄制一臺節目就花費巨大,不僅要租用跳水館讓明星封閉練習,多達三四十臺拍攝設備的全方位拍攝以及后期制作無不需要巨大的花費,由此看來,電視明星娛樂節目引進也該實行審批和統籌兼顧了。如若不然,不惜節目形式和內容相互撞車,相互克隆和復制,走同質化的老路子,反映出了引進國外版權娛樂節目的無序競爭態勢和亂象,眼看著《中國好聲音》、《中國達人秀》和《我是歌手》等等引進國外版權娛樂節目的火爆,收視率節節攀升,廣告也至沓來,不少的衛視坐不住了,紛紛要走引進的路子,以期能夠在競爭激烈的電視娛樂節目中脫穎而出抑或占有一席之地,但是,競爭也要講究個有序和知己知彼,講究個策略,才能百戰不殆。盲目引進,造成撞車,往往都會騎虎難下,兩敗俱傷。
原封不動引進國外版權、高度同質化的節目會給中國電視帶來什么?國內電視節目的競爭到底要靠跟風走到何時?面對一線衛視的復制風,二線衛視則主動尋求突破,找準時機靠創新“出位”。其中,云南衛視獨樹一幟,打造出一檔全新節目——青春紀實版《士兵突擊》。播出后,觀眾的反響一直很好。
青春紀實版《士兵突擊》主打“陽剛勵志”風,與其他衛視的“相親、冒險、K歌”等娛樂風形成鮮明對比。由武警云南省總隊精選出的百名90后優秀新兵經過體能與實戰的層層,如“菲律賓大巴劫持案模擬戰”、“穿越熱帶雨林”等近十項更高難度的考驗項目。終極,他們當中將有一名戰士受封“兵王”稱號,成為特警預備隊員。除云南衛視,青海衛視的全國首檔低碳資訊潮流節目《天天低碳》開播,節目反響甚好。
一哄而上的引進洋節目版權必然陷入無序競爭的局面,從更深的層次上講,摒棄動輒引進節目的歪門邪道和簡單思維,多辦些有創意的原創性電視娛樂節目才是正道。但我們還是對電視業未來的發展還是持樂觀態度。購買海外節目版權只是電視發展的一個必經的階段,隨著電視產業的發展、國內電視競爭的加劇,原創節目也將生根發芽、逐步崛起,越來越多的電視臺也會把精力放在自主研發上?!皠撔率且粋€民族進步的靈魂”,同樣,它也是帶領電視行業不斷進步的源泉。廣大電視觀眾希望看到越來越多的優秀原創電視節目出現在電視屏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