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加強會計職業道德文化建設,是貫徹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相結合思想的重要體現。重塑會計誠信文化,規范會計行為不僅要靠法律度作保證,還要靠會計誠信文化來實現。
關鍵詞:誠信文化 信息失真 控制
一、會計誠信的現狀
會計工作涉及經濟生活的各方面,經濟越發展,會計越重要。但近年來會計不和諧的聲音不時傳來。2004年審計署對16家具有對上市公司審計資格的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質量進行了檢查,重點延伸檢查了30家上市公司。檢查發現14家會計事務所的37名注冊會計師出具的19分審計報告存在嚴重失實或疏漏,失實金額高達10億元。昔日被稱為“鐵算盤”的會計人員,成為了“過街老鼠”。會計的信譽已受到嚴重損害,以至于朱镕基總理在上海國家會計學院視察時提出了“不做假賬”的校訓。由此可以看出,加強會計人員誠信文化建設,恪守會計人員的職業操守,為企業內外提供真實可靠的會計信息,培養一批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經濟建設具有中國特設的財會隊伍,很有必要。
二、會計誠信文化的定義
會計誠信是市場經濟的要求,誠信在會計行業尤為重要。對會計行業而言,誠信既是財富,又是財源,誠信還是財力。誠信是財富,是指它有助于會計業務的開拓,市場的占有;誠信是財源,是指它不僅可以使客戶增多,而且可以使同行合作者增多,在合作中取得利潤。誠信是財力,指誠信品牌是一種極大的無形資產,誠信一旦缺失,就意味著失去了走向市場化與國際化的通行證。
依據有關“文化”的定義,所謂會計誠信文化,是指提供會計信息的相關人員(會計人員、審計人員、企業管理層等等),在從事與會計信息有關的活動中形成的,反過來又對他們的活動產生重要影響的價值觀念、行為準則。會計誠信文化不是指知識積累,而是對知識的信念;不是指經濟活動的利潤,而是對利潤的態度;不是指人際關系,而是人際關系中所體現出來的交往哲學。
三、會計誠信文化建設的必要性
1、加強會計誠信文化建設,有助于培育誠實守信的企業精神
企業凝聚力是企業生命力和企業活力的重要標志,而加強企業會計誠信文化的建設,則是增強企業競爭力的源泉。一方面,會計誠信文化作為企業文化的一部分,能夠把企業在長期奮斗中形成的優良品質、頑強作風挖掘和提煉出來,成為企業內部相關人員認同并遵從的價值規范。有助于把各級員工對企業的樸素情感升華為強烈的責任心和自豪感,把敬業愛崗的自發意識轉化為員工的自覺行動,使每位個體的積極性凝聚為一個整體,從而有助于培育誠實守信的企業精神。另一方面,企業對外誠實守信,就能形成巨大的吸引力從而不斷贏得創業和發展的機遇,其信譽度就會不斷提高。每位不同崗位的員工,都要在誠信這個問題上,在各自的崗位上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在具體的履行工作職責上、在言行舉止上都要十分注重誠信這個問題,只有堅持做到“內誠外信”的企業才能擁有更多的合作客戶并與其建立“共生共贏”的合作關系。而一個失信的企業只能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最終在未來市場競爭中被淘汰。
2、會計誠信文化建設是市場經濟正常運行的基礎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正常運行,離不開會計誠信文化建設。否則,市場運行的秩序將會被打亂,企業與企業之間,企業與政府之間將會沒有信任可言,嚴重制約著經濟的發展。市場經濟實質上是一種信用經濟,沒有了誠信,市場經濟就無法維系,而且市場經濟越發達,就越發需要誠實守信。作為反映和監督經濟活動并為社會提供財務信息的會計,其信用如何及財務信息的真假,對市場經濟的影響是相當巨大的。如果大量會計信息失真,不僅影響國家的財稅收入,造成各項經濟指標不準確,而且還會影響國家的方針政策和宏觀調控,從而危害市場經濟的正常秩序。因此,會計誠信是市場經濟的客觀要求,是市場經濟正常運行的基礎。
3、會計誠信文化建設是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會計之本
會計誠信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誠信既是道德資源,又是經濟資源。會計誠信對保障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正常進行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會計誠信在倫理學家看是道德資源,在經濟學家看則是經濟資源,是市場經濟正常運行的基礎。在經濟活動中,若道德缺失,信用遭破壞,就會導致市場秩序混亂,交易鏈條中斷。市場經濟越發展,會計誠信的作用越重要,加強會計誠信文化建設,是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會計之本。立信,乃會計之本。沒有信用,也就沒有會計。作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會計工作的生命線,誠信不僅是一種責任,也是市場經濟的會計之根本。
4、加快會計誠信文化建設是解決會計信息失真問題的根本性措施
會計信息失真實際上是人們有意識地違反法律法規和職業的欺詐行為。如行政官員搞假政績、說假話,搞“官出數字,數字出官”;商品領域假貨成災;會計人員做假賬盛行;欠貸不還、偷稅漏稅、侵權盜版等。要想解決會計信息失真的根本性措施就是要加強會計誠信文化建設:一是要建立信用檔案,原國務院朱熔基總理在九屆人大五次會議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要“加快建立企業、中介機構和個人的信用檔案,使有不良行為記錄者付出代價,名譽掃地,直至繩之以法”。目前,我們的信用檔案還是空白。因此,我們要借鑒國外的做法,對違反誠信的單位與個人要記錄在案,并且便于公民隨時查詢,從而增強單位及個人的誠信意識。二是要加強誠信教育,誠信不僅僅是道德要求,而且是市場經濟下的基本游戲規則。當前應配合《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對全體會計從業人員進行誠信教育,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價值觀。所有會計人員要真正做到“誠信為本,操守為重,遵循準則,不做假賬”,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可靠。三是培育良好的會計誠信環境,使會計從業人員接受更多的正能量,減少會計信息失真帶來的不利影響。
四、結語
總之,如果不加強會計誠信文化建設,如果會計失之誠信, 弄虛作假, 欺詐舞弊, 會計生存的基礎就會隨之崩塌, 會計業的生命力也就隨之完結。我們要大力推進我國會計誠信建設、防范會計舞弊行為的發生、凈化社會經濟環境的任務還相當艱巨, 需要社會各界的重視、支持和努力, 要標本兼治, 常抓不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