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闡述了自動化系統軟件的可靠性模型概念,采用并行和串行系統結構模型對ATCAS軟件進行質量可靠性評估。
關鍵詞:空管自動化系統 可靠性評估
民航使用的空管自動化系統(ATCAS)軟件,其復雜程度更高,尤其對其可靠性要求高。如何科學有效地評估和預測ATCAS軟件是一個難題,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首先,ATCAS軟件的可靠性有效評估與預測,可以更好地保障空中交通安全,便于提供連續高效的管制服務,減少故障時間,同時為新引進的空管自動化系統軟件的運行提供有效的數據支持;其次,實現高效的空中管制,提高空中交通管制能力和服務質量,提高飛行安全性能、飛行流量和空中利用率;再次,根據ATCAS軟件的可靠性評估結果,可以有效及時地采取措施,保障ATCAS的可靠性和可用性,此外可對ATCAS進行跟蹤,為以后的空管自動化系統的可靠運行、后續系統升級及繼續建設提供了可靠的科學數據支持。
1.ATCAS軟件可靠性模型
ATCAS軟件可靠性模型目前有數百種,其中較為經典是G-O非齊次泊松過程模型。G-O非齊次泊松過程模型也稱NHPP模型,是由Amirt Goel和Kazu Okumoto在1979年首先提出的,是以單位時間內失效次數為獨立的泊松隨機變量建立的泊松類模型。模型分為:基本假設與模型形式。
(1)基本假設:
假設1:軟件運行于規定的環境條件下;
假設2:在任意時間序列中,構成時間區間內,檢測的軟件錯誤數是相互獨立;
假設3:每次檢測的錯誤嚴重性和被檢測的概率大致相同;
假設4:在t時刻內檢測的錯誤累積次數服從期望次數函數的泊松分布,在時間區間內,檢測的錯誤次數期望值正比t時間剩余錯誤期望值;
2.ATCAS可靠性評估
2.1 失效分級與失效數據采集
空管的管制中心發現故障時,首先需要由技術人員確定故障點,根據相關部門規定初步確定故障的級別。故障的嚴重程度見表一,其劃分是根據故障對運行部門的日常管制工作的影響程度定義的。
失效的數據采集主要是SSF的PCR報告中得到。SSF的技術人員會根據收到的故障報告和相關故障信息進行調查和分析,用于判斷故障是否與空管自動化系統有關,并根據現場的故障給故障定義級別,決定維修故障的優先順序。
2.2 可靠性計算
本文根據上節提出的NHPP可靠性模型進行可靠性計算,測試過程是通過分階段逐次測試完成。對于失效數據也有一定要求:
(1)分段的測試時間內有失效次數;
(2)測試時間為端點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