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扶貧助困工作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也是保證企業健康穩定發展的重要環節。特別是一些傳統的老企業,由于企業競爭能力有限,后勁不足,經濟效益捉襟見肘,導致一批職工下崗,再加上工傷人員家屬、遺孀、老、弱、病及待業子女等,形成了一個比較龐大的弱勢群體,不斷的給扶貧助困工作帶來壓力。而怎樣做到圍繞“關注民生,改善民生,保障民生,促進和諧”這條主線,急困難職工所需,解困難職工之困,在力所能及的條件下,把企業的溫暖和關愛傳遞給困難群體,盡可能地改善他們的生活條件,及時有效化解不和諧因素,需要企業承擔起應該擔負的責任,不斷完善幫扶機制,為困難群體送去更多的希望。
一、建立健全助困機構,提高工作人員素質
扶貧助困工作,看似與企業生產經營沒有直接關系,但卻實實在在影響甚至左右著一些職工的情緒,誰又能說與勞動效率毫無瓜葛呢?更何況只有讓職工與居民安居樂業,才能為企業健康持續發展創造穩定的社會環境。所以,企業建立健全助困機構不僅不容小覷,而且要當成一件政治任務來抓,為貧困者解難,為國家分憂。同時,要不斷提升工作人員素質。扶貧助困工作,直接面對的是弱勢群體,他們需要經濟上的幫助,更需要外界給他們注入戰勝困難的信心和勇氣,他們又往往非常敏感,工作人員如果工作方法方式不當,很可能會給工作帶來負面影響,正所謂良言一句三春暖,惡語傷人三冬寒。另外只有工作人員素質達到一定高度,才能真正踐行“群眾利益無小事”,才能做到遇事換位思考,將別人的事當成自己的事去盡心盡力。在這方面,企業對工作人員應盡可能多進行培訓與考核,多與做得好的單位交流。
二、深入了解貧困原因,努力做到“對癥下藥”、動態管理。
要想做好扶貧助困工作,首先要充分了解幫扶對象,既要看到貧困家庭成因差異性,也要善于將這些不同成因的個體科學歸類管理。這些年,通過我們對貧困家庭的了解總結出他們貧困的原因大致可分為:本人或家庭成員患有大病,醫療費用較高而影響家庭正常生活;家庭收入較低,造成因支付子女義務教育階段以外的學歷教育的高額費用而致困;下崗職工,家庭收入低且沒有納入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補貼(低保),從而影響家庭日常生活;家中無就業能力的殘疾人,造成職工家庭生活困難;由于遭受意外災害或突發大病,產生高額醫療費用,造成生活困難等。我們可以根據他們的情況不同,分類建檔,在幫扶的過程中選擇合適的幫扶方式和力度,對他們進行幫扶,并且要對他們的生活狀況持續關注,實現動態管理。
三、多途徑、多措施為困難群體排憂解難
一是用好國家“低保”政策進行幫扶。幫扶機構要通過入戶走訪、召開不同層次的座談會等形式,暢通與職工群眾的相互聯系、溝通協調的渠道,準確掌握幫扶對象的基本情況。積極用好國家“低保”政策,為那些符合吃低保條件的人,及時辦理低保手續,解決這些貧困職工家庭基本生活。保證政府低保金有效發放到位,實現“應保盡保,當退則退”。這些年社區管理中心通過走訪創先爭優鄰里、入戶調查,先后為400多戶辦理過低保,現在252戶正在享受低保,平均每月發放低保金98550元,為他們解決了最低生活保障問題。
二是讓國家扶貧助困資金真正發揮好‘保命錢’‘兜底錢’作用。也就是說要從完善制度和加強監督兩個方面發力, 建立扶貧助困資金流入流出透明化機制,從“上墻”到“上網”,建立多渠道、全方位的公示制度,通過加強審計監督,增加動態審計、隨機審計,防止截留、貪占、挪用、冒領等漏洞,防止做“賬面文章”,真正看好保民生的“錢袋子”,用好袋中錢。
三是設立企業救助基金。利潤最大化是企業的追求,但企業畢竟是社會中的企業,擔負一定的社會責任是企業的義務,因為企業有義務讓職工享受企業發展帶來的回報,特別是那些處于困頓中的人們。所以企業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應該從企業紅利中劃拔出一定比例的資金,作為救助資金,為那些突遇困難而又過不去這個坎的職工家屬以幫助。這體現了一個企業的企業文化,影響著一企業的社會形象,從某種程度上也決定了一個企業的未來。邯礦集團社區管理中心9個基層單位每在節假日來臨時,主動上門對困難職工進行節日慰問,并發放慰問金。特別是春節期間,各基層社區都成立了送溫暖領導小組,建立了送溫暖活動方案,由工會主席主抓此項工作,負責申請救濟人員的審核和過濾工作。特別是對上級工會下撥的用于節日期間困難職工幫扶的專門資金,社區所屬各單位工會人員深入基層,調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資料,使送溫暖工作得到較好落實,生活真正困難的家庭得到幫助,確保社區的每一戶困難職工家庭過上歡樂、祥和的佳節。每年春節期間,社區各單位都會對4千多戶貧困職工家屬發放救助扶貧款50多萬元。
四是抓好職工互助。首先企業應該有組織的組織職工進行募捐,設立職工互助基金,制定享受互助基金制度,需要時向困難職工伸出援助之手。其次,企業領導切實帶頭做好結對子幫扶工作,即一個領導人與一個困難戶結成對子長期幫扶,包括重要節日給予幫扶對象經濟資助,日常定期到幫扶對象家走訪慰問,幫助他們解決思想問題,給他們精神上以支持與鼓勵,減輕他們心理壓力等。春節期間,我們社區堅持開展副科級以上領導干部“一幫一”結對扶貧活動,每年 “一幫一”贈送問金萬元以上,送米 、面、油共計3千多斤。我們還積極動員職工辦理了“河北省工會會員第六期重大疾病醫療互助活動”,今年社區共有4名同志得到重大疾病醫療救助款6萬元資助,金秋助學曾幫助過寒門學子20多人,幫助他們完成了學業。
五是強化助困機構服務功能,為需要就業人員做好服務。正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我們相關機構,要準確了掌握需要就業人員的就業能力,多與本企業及兄弟企業溝通,為他們就業創建機會,利用比較寬廣的信息資源,為他們提供培訓及再就業信息。這些年邯鄲礦業集團社區管理中心每年都要幫助貧因家庭子女就業10多人,受到了職工群眾一致好評。
總之,企業做好扶貧助困工作,是社會保持持久和諧穩定的需要,是企業實現健康持續發展的需要。只要企業堅持“以人為本”為困難群眾辦實事、解難事、辦好事,真正使這些群眾體會到企業的溫暖,企業也必將獲得意想不到的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