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工會是黨領導的職工群眾自愿結合的工人階級群眾組織,是黨聯系職工群眾的橋梁和紐帶,是職工群眾寄予希望的“職工之家”。筆者結合自身長期的工會工作實踐,對于如何構建職工之家活動進行了初步的探討。
關鍵詞:工會 職工之家 安全生產
一、深入開展“安康杯”競賽活動、加強班組建設、建設“安全之家”。
1、以“安康杯”競賽活動為載體,利用板報、櫥窗、安全文藝演出等各種宣傳形式,堅持抓宣傳、抓教育,努力提高職工的安全意識。主動配合安全生產部門對職工進行安全生產教育,組織學習《安全生產法》,積極參與各種安全檢查和考核。工會充分發揮勞動保護監督組織作用,及時了解和反映職工對勞動保護方面的意見和建議,有效監督勞動保護用品的發放。進一步發揮特聘群眾安全監督員在安全生產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派出2次5名群監網員外出培訓,加強網員隊伍的業務素質。強化安全生產現場管理和安全考核,從簽到、匯報、整理、隱患反饋、處理上報等環節抓起,做到了把責任落實到人。
2、以勞動競賽為牽動,提高職工隊伍技術業務素質。每年組織年度職工技能大賽,一是成立了3個專業工作組,具體對參賽選手進行業務技術指導和檢查考核;二是強化選手專業技能培訓,培訓采取自學、單位培訓和專職教師集中講課相結合的方式,單位和職工學校對每個培訓對象的學習、考試情況詳細記錄,保證培訓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三是組織職工開展技術比武和崗位練兵活動,要求制定專門的培訓計劃、比武方案和安全措施。
3、積極圍繞安全生產,認真落實班組建設各項制度,強化班組民主管理,促使班組建設向規范化、制度化。各班組安排每月職工安全教育和學習,認真落實學習計劃,對班組記錄進行了規范,保證人員、時間、內容、效果四落實。對班長工作日志、技術、安全工作記錄及技術檔案資料記錄、職工技能培訓記錄與民主管理等記錄內容提出了規范和標準,要求有專人負責記錄整理,加強了基礎管理工作。
二、切實履行維護職能,構建“民主之家”。
1、適時組織召開職代會,召開前廣泛征集職代會提案13件,并對職工代表進行培訓。會前將準備上會的主要報告和方案提前發到各代表組征求意見。會后對本屆職工代表大會征集的提案都分別歸納、整理,對符合要求的進行處理、反饋并上報有關領導及部門,對急需解決的重要問題及時召開小組長聯席會議討論決定。
2、做好一年一度的民主評議領導干部工作。在職代會期間,對公司領導班子和科級領導進行民主評議。采取無記名填表的方式,讓職工為“領導”打分。職工們對照評議標準,從“德、能、勤、績、廉、學”等方面考查領導干部的工作作風、工作能力、工作實績。在對各級領導干部給予肯定的同時,還提出了一些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通過開展民主評議,為公司領導進行工作整改提供了參考依據,也增強了公司領導的民主意識。
3、做好車間隊組民主管理工作。各車間都相繼召開了職代會或職工大會,認真傳達貫徹職代會精神,并討論決定本車間工作目標、工作計劃及其他的重要方案。每個月各隊組都召開民主管理委員會會議,審查工資分配方案、獎金分配方案、工資發放情況,在隊務公開欄中進行公示,加強和完善了民主監督。隨著該項工作的不斷深化,廣大職工群眾對參與企業建設的積極性提高了。定期對各車間工會檢查考核,并打分排名。
三、大力實施“溫暖”工程,組建“溫暖之家”。
1、按照集團公司工會的統一安排,我公司工會制定了《困難職工幫扶救助、送溫暖活動方案》,建立健全了特困戶職工動態檔案,繼續深入開展領導干部與困難職工“一助一” 結對子活動,共結對子74戶,做到了困難職工有人管,職工困難有人幫的承諾。節假日期間,對690戶貧困戶職工家屬發放了救濟金,共計206750元;對 500多戶工病亡遺屬發放了慰問品(白面一袋,食用油一壺);慰問了公司53戶特困職工家庭,每戶發放救濟金1500元。對特貧戶檔案實行動態化管理,定期對特殊困難職工,工病亡職工遺屬進行救助。全年對遇到緊急困難的28人,共發放資金18000元。在“博愛一日”社會捐助活動和對困難職工救助活動中,我公司職工捐款75750元。“金秋助學”活動中,資助考入大學的職工子女20名,每人1000元,共計20000元;年底在全公司開展了特貧困職工調查摸底工作,召開了貧特困戶審定會議,確定了53戶特困戶,貧困戶432戶,并將所需資料上報集團公司。2012年通過我們不懈的幫貧扶困工作使258位貧困戶脫離貧困。
2、熱情接待來信來訪職工群眾,依法建立勞動法律監督委員會,并接受群眾監督。建立了維權熱線和領導值班制,對來訪人員進行了登記、問題解答及信息反饋。共接待來信來訪30余人次,對他們提出的各類問題做出登記及信息反饋。協助公司行政科辦好“兩堂一舍”、醫療衛生等集體福利事業,不斷改善職工群眾飲食、居住、衛生和生活條件,解除了職工的后顧之憂。紀委、勞資每月對班中餐進行督促檢查,保質保量為職工提供可口飯菜。
3、深入開展“面對面、心貼心、實打實,服務職工在基層”活動。公司工會主席率隊深入到各基層單位13次,及時了解掌握公司10個基層單位21個班組的生產狀況、精神文化需求以及職工思想動態等方面的情況。共征集意見60余條,幫助職工解決實際問題9件。并通過查看現場、聽取匯報,召開座談會等形式,了解基層工作實情,掌握一線職工狀況。就職工教育、輪換工轉正及大齡青年的就業等熱點問題,和有關職工權益的政策法規作了詳細的解釋和答復,并對所在單位職工提出的具體問題一一作出了現場答復,讓每位與會職工切身感受到工會的關心與關愛。
四、發展企業文化建設,搭建“文化之家”。
1、發揮工會宣傳媒體、陣地作用,宣傳報道公司重大活動。充分發揮廣播、簡訊、宣傳欄和礦務公開欄的陣地作用,宣傳報道公司重大方針政策和重大內外事活動,使公司員工能夠及時了解時事政治,增強了他們的政治覺悟。深入開展學習宣傳貫徹十八大會議精神。采取多種形式學習宣傳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掀起學習貫徹十八大精神的熱潮。組織工會成員觀看十八大開幕式,認真聽取十八大會議內容。利用三天時間學習了《胡錦濤在中國共產黨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習近平同志在黨的十八屆一中全會上的講話》、《中國共產黨黨章》。要求大家統一思想,提高認識,自覺深入開展學習,深刻領會十八大精神,進一步振奮精神,鼓舞士氣,促進中盛事業科學發展。
2、在全公司繼續開展“創建學習型組織,爭做知識型職工”活動和深入開展了以“爭、樹、增、提”競賽為主要內容的創先爭優活動。重新制定了“創爭”活動考核細則,并且每季度進行督導、檢查、考核、評比;把“創爭”活動作為企業文化的重要載體,組織開展了“讀書活動”,先后建立了公司工會學習制度、學習筆記檢查考核評比制度,采取每周二集中學習,并實行每人講一課制,對工會專職干部進行政治理論、維權法律法規、企業管理理論和工會業務等知識的培訓,每季度定期檢查考評牢固樹立面向基層、服務職工的思想觀念。通過這些活動的開展,形成了“人人愛學習,處處能學習”的良好氛圍。
參考文獻:
[1] 李代林,何湘鴻,寥娟.“模范職工之家”是這樣建成的[J]. 中國石油企業. 2010(Z1)
[2] 王建.溫馨的家園 工作的樂園—山東兗礦集團東灘煤礦工會“職工之家”建設紀實[J]. 現代企業文化(上旬). 2009(11)
[3] 韓瑜,康淑云.樹立科學發展觀 建設綠色和諧礦區[J]. 中國煤炭. 2005(10)
作者簡介:戴士鋼(1966-),男,漢族,山西祁縣人,就職于山西汾西礦業集團中盛煤業分公司工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