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2005年新修訂的《公司法》對一人公司制度予以了法律確認,盡管這一舉措符合廣大中小投資者利益,也順應了當前世界立法趨勢。但一人公司單一股東特征也打破了傳統有限責任公司復數股東之間的制衡關系,使一人公司股東易于利用其僅負有限責任的法律優勢和在公司業務經營和財產支配中的絕對權力地位,侵害債權人和與之交易第三人的利益。這就需要通過立法完善一人公司財務監督制度,加強對單一股東行為的規制。本文從新《公司法》規制一人公司內部各機關行為及其他監督體制建立方面論述我國一人公司財務監督機制及其完善措施。
【關鍵詞】一人公司;財務監督;完善
一、規制一人公司機關行為
一人公司制度不僅使投資者負有限責任,也將公司經營權、財產支配權聚集于單一股東手中,這種集權經營方式為投資者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因其單一股東特性,也使股東易于濫用公司有限責任和法人人格,侵害債權人和與之交易第三人權益。因而需要保障債權人和交易相對人知曉一人公司股東狀況,完善公司內部監督機制保障債權人利益。
(一)嚴格登記及公示制度
因一人公司只存在一名股東,缺乏傳統公司復數股東之間的監督制衡關系,且該單一股東通常出任公司董事,任命監事,傳統公司治理結構不能發揮作用。在股東一人專權的情況下,公司的經營行為很大程度上受股東個人道德狀況支配。當股東個人利益與公司利益沖突時,股東極易侵害公司利益,進而侵害債權人和與之交易的第三人的利益。要求股東登記、載明一人公司股東狀況,公示股東決議有利于保障其他市場主體的知情權。我國《公司法》第六十條規定:“一人有限責任公司應當在公司登記中注明自然人獨資或者法人獨資,并在公司營業執照中載明。”鑒于市場交易安全的考慮,法律除要求公司相關信息在登記機關進行登記外,同時考慮其特殊風險性,加之法律對自然人設立一人公司的特別限制,法律還要求一人公司出資人情況還必須在營業執照中載明,便于相對人知曉其實際情況,權衡交易利弊。筆者認為,由于一人公司較傳統公司,其經營活動受股東道德狀況影響大,因而在登記、載明一人公司股東狀態的同時,也對該股東信用狀況進行登記、載明,這將更有利于保障市場主體利益,維護市場交易安全。對股東信用狀況進行登記,就需要建立完善的道德信用體系,我國建立投資者或公民信用評估機制還需要一定的時間。
《公司法》第六十二條規定:“一人有限責任公司不設股東會。股東作出本法第三十八條第一款所列決定時,應當采用書面形式,并由股東簽名后置備于公司?!倍谌藯l第一款規定:“(股東)決定公司的經營方針和投資計劃?!贝艘幎ㄓ欣诒U瞎就馐袌鲋黧w在與一人公司交易時充分了解其運作狀態,達到一人公司透明化,資訊公開化的目的。要求股東將一人公司股東對公司事務的重大決策及股東自我交易行為予以書面化,給相對人為交易行為以參考,同時規制股東損害公司利益行為。
(二)完善內部監督機制突出監事會作用
公司法將是否設立監事會的權利賦予了股東,等于將決定是否被監督,被誰監督的權利賦予了被監督者。在實際運行中,股東出于節約成本和減少束縛的考慮,不會設立監事會。即使股東設立監事會,因監事的任免由股東決定,受制于股東,其對股東的監督也流于形式。筆者認為,可以立法規定具有一定生產經營規模的一人公司須設立監事會,并參照傳統公司監事會人員的組成,要求一人公司通過職工代表大會、職工大會或其他民主形式選舉一定比例的公司職工作為監事會成員,以約束股東行為。企業發展狀況與職工利益休戚相關,職工代表出任監事會成員能夠對單一股東行為進行有效監督,進而維護企業職工、債權人及與一人公司為交易行為第三人的利益,維護市場交易秩序,促進企業的長久發展。同時有學者認為,為更好地發揮監事的監督職能,也應對監事會成員的資格進行限定,讓更多具有經濟、法律、計算機及與自己行業相關專業知識的人進入監事會。
二、其他建立一人公司的財務監督機制的法律規定
單一股東特性在使一人公司治理結構很難發揮作用的同時,也使其經營活動具有很大的隱蔽性,單規制其內部各機關行為不足以監督其財務狀況,還需要從其他方面立法完善其財務監督機制。
(一)提高一人公司最低資本額
《公司法》第五十九條第一款規定:“一人有限責任公司的注冊資本最低限額為人民幣十萬元。股東應當一次足額繳納公司章程規定的出資額。”與普通有限責任公司相比,一人公司注冊資本額較高,且要求一次足額繳納。筆者認為,盡管該舉措有利于保護債權人及相對交易人權益,但一人有限公司的注冊資本額過高,易使投資者放棄設立一人公司,轉而通過拉人頭的方式設立有限責任公司,或虛假出資,抽逃出資。國家規定最低注冊資本額,一方面為保障公司開展經營活動擁有必要的經費,另一方面,也為保障債權人及交易相對人利益。參照有限責任公司的最低資本額3萬元的規定,可知3萬元足夠有限責任公司開展營業活動。從而揣測一人公司最低資本額為10萬元之立法意圖,法律多要求股東出資的7萬元是為了規避一人公司單一股東易于濫用公司獨立人格和有限責任的弊端,保障債權人利益,而保障債權人利益可通過其他方式,比如,抵押。相應的我們可以規定:一人公司最低資本額為3萬元,允許分期付款,但股東在登記時須出具7萬元以上為設立一人公司而為不動產抵押的證明,或足額繳納7萬元出資作為公司資本。通過此種方法可以避免投資人因資本不足轉而通過拉人頭的方式設立有限責任公司等規避法律,違反法律行為,解決投資人融資難題。
在提高一人公司最低注冊資本額的同時,還需嚴格遵守資本確定原則,資本維持原則和資本確定原則。在登記設立時,應對注冊資本的虛實和來源進行審查,在一人公司成立后,通過注冊會計師財務報告審查等機制監督公司資本狀況。目前我國法律對資本的三項原則予以了確認,但對股東違反原則的后果規定并不詳盡,這樣不僅給法官適用法律造成了困難,也降低了對股東行為威懾作用。因而,有必要予以更為詳盡的規定,以約束一人公司股東行為。
(二)注冊會計師財務監督職能
新《公司法》第六十三條規定:“一人有限責任公司應當在每一會計年度終了時編制財務會計報告,并經會計師事務所審計。”高質量的會計信息有利于資本市場對公司的監控,幫助公眾了解公司的組織結構和經營活動。我們知道,一人公司內部監督機制存固有的缺陷,需要加強注冊會計師的監督職能。對此,我們可以借鑒法國立法經驗進一步立法,在一人公司內部設立常設的會計監察人制度,由會計監察人管理公司會計和財務信息。首先,為增強會計監察人的監督作用,有必要限定會計監察人的資格。依法國1969年政令規定,要求所有會計監察人均需具有職業化資格,并將會計監察人制度化要求從事該職業者要求從事該職業者須組成會計監察人公司(公司法第二一九條)。其次,應通過立法保證會計監察人的獨立性??梢越梃b法國立法經驗,避免股東兼任或任命其親屬為會計監察人,逃避監察權的行使。法國于1985年修法時,復以第85—697號法律修正公司法第六十五條第二項第一款,規定該單一股東及其配偶、直系尊親屬、直系卑親屬、直系第四親等旁系親屬及第四親等旁系親屬,皆不得擔任會計監察人。為保障會計監察人獨立行使職權,避免股東以任意更換會計監察人方式操控會計監察人,應要求股東公示解聘會計監察人原因。最后,為規制會計監察人與單一股東相互勾結損害其他市場主體利益,可以加大會計監察人的違法責任。為規范一人公司的股東對實物出資虛報和高估,可以參照我國公司法第三十一條規定:“有限責任公司成立后,發現作為設立公司出資的非貨幣財產的實際價額顯著低于公司章程所定價額的,應當由交付該出資的股東補足其差額;公司設立時的其他股東承擔連帶責任?!庇蓵嫳O察人對股東非貨幣出資進行評估,并對虛報或高估股東出資財產的價格承擔連帶責任。同時,應完善會計監察人的信用公示制度,對不誠信的會計監察人進行污點登記,約束會計監察人的行為。
(三)一人公司法人人格否定制度
新《公司法》第六十四條規定:“一人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不能證明公司財產獨立于股東個人財產的,應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基于一人公司財產獨立性差的及債權人難以發現股東濫用有限責任的特點,法律在規定一人公司適用法人人格否認制度的同時,將證明公司財產獨立與股東個人財產的責任加于股東。
此條規定將有益于保障債權人利益。然而有學者認為,新《公司法》僅在第二十條和該條中僅作了原則性的規定,其構成要件不明確,操作性差,為更好發揮法人人格否定制度的作用,應明確其構成要件。法人人格否定制度是英美法系授權資本制的補充和完善,該制度存在的基礎是英美法系獨特的司法制度。英美法系為判例法國家,其法官可以根據案情在法律原則性的規定下造法。而我國法官是典型的依職權主義審判的國家,法官需要完備的法律作為審判依據。法人人格否定的規定過于原則化,法官在具體操作中會出現一定的困難。參照國內學者的觀點其構成要件應有四個:一是行為人主觀上有惡意;二是行為人實施了法律規定不得實施的行為,或未履行應盡的義務,并因此達到獲得的目的;三是由于其實施了法律規定不得實施的行為,或未履行其應盡的義務給交易相對人或債權人造成了嚴重的損失;四是對交易相對人或債權人造成的損失與行為人實施的行為,或未履行的義務之間有必然的因果聯系。明確法人人格否定制度適用的構成要件將有助于法官適用法律審判案件。
由于一人公司確認時間較短且各國學者對該類公司是否具有社團性在法理上仍有爭議,因而大多數國家或參照為復數股東設計的法規,或對原有立法稍有改動便適用于一人公司。一人公司缺乏復數股東間的制衡機制,傳統公司的法人治理結構在一人公司中不起作用,沒有專門有效的法律進行規制,利用一人公司進行詐騙的案件時有發生。美國聯邦大法官道格拉斯曾感嘆:“在所有法律經驗中,沒有比一人公司之類的欺詐案件更多者?!毙隆豆痉ā烦姓J一人公司打破了傳統公司的社團性,在原有法律基礎上對一人公司予以了特別規定,是立法一大進步,但仍未為其設定細致有效的的監督機制。例如,未對董事報酬份額予以限定。應在實踐中總結經驗進一步健全一人公司的財務監督機制。
參 考 文 獻
[1]鳥山恭一.此項修法系依1969年8月12日政令第69-810號所為之修正
[2]卞耀武主編,李萍譯.“法國公司法規范”.法律出版社,1995(1):50
[3]初春來,論一人公司的法律規制[J].遼寧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
[4]朱慈蘊.論公司法人格否認法理的價值取向[A].見:商事法論文集(2)[C].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