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企業實行科學管理,離不開經營分析,準確的分析結論能發揮正能量的作用,對企業科學決策至關重要。
【關鍵詞】分析結論;影響決策
當下許多企業都經歷了從國有企業演化為集體經濟、改制成私有經濟的過程??茖W的經營分析對不同性質企業的管理,均能發揮積極的作用。
一、經營分析的具體方法
通常有調查法、數量分析法、數學分析法等三類。
1.調查法。包括實地觀察、座談調查、書面函詢、專題調查、網絡交流等具體方法。主要用于搜集資料和情況,查清問題,了解和分析原因等方面。
2.數量分析法。包括比較法、比率分析法、因素分析法、平衡分析法等。主要用于找出差異,發現問題,衡量因素影響,分析原因,評價成果等方面。在分析工作中,數量分析法應用的比較經常和廣泛。
3.數學分析法。包括量本利分析法,回歸分析法,相關分析法,線性規劃法,投入產出法等。主要用于因素分析、預測趨勢和效益,評價選擇方案等方面。
采用以上三法,配合圖表法,能使分析更加直觀、生動、淺顯易懂。常用圖表法有:條形圖、折線圖、餅形圖等。以下是七例較為典型經營案例。
二、經營分析結論對企業管理科學決策的影響
1.利用量本利分析法原理及產品成本習性模型,分析企業各產品貢獻毛益,促使企業調整了產品銷售結構,提升了企業效益。根據經濟學有關企業決策的理論,某產品是否有必要進行生產,判斷的標準不是看其營業利潤是否大于零,而是要看其貢獻毛益是否大于零。當其貢獻毛益大于零時,即使營業利潤小于零,也應當繼續生產。反之,則不應繼續生產。如果繼續生產,產品已經不能收回其變動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生產消耗能源動力),當然更談不上帶走固定成本,其結果必將加劇企業虧損。
表1
通過對各系列產品的贏利能力分析,導致公司利潤虧損的主要原因是出國電機的銷售。長期以來,由于國際市場競爭激烈,出口價格較低,虧損性營銷。那么,出口產品究竟能不能繼續生產銷售?出國電機的銷售收入已不夠支付“直接用于產品制造的、與產量成正比的原材料、燃料及動力、外購半成品、生產工人的工資等”變動成本。與出國電機不同的是,中型電機、高壓電機盡管利潤虧損,但它們的貢獻毛益大于零。
結論:出國電機若仍維持目前的價格和成本水平,則銷售越多虧損越多。若要使出口能夠繼續進行,則應在降低成本的同時,適當提高售價,以減少虧損,否則應當停產停銷。而中型電機、高壓電機不應停產停銷。據此結論,2009年企業高管決定停止外貿出口,遏制住了該產品虧損的被動局面。
2.雙因素分析,促使企業剝離富余人員,達到員工隊伍優化的效果。
表2 各類人員薪酬變化的因素分析表
通過人均工資、人員變動兩大因素分析對工資總額的影響,得出結論:企業薪酬增加主要是由于多支付了內退、離崗人員(仍保留關系)工。警示企業管理者,應當盡快剝離與企業生產經營無關人員,以精干人員結構。隨后企業通過一次性支付報酬,企業與內退、離崗人員解除了勞動關系,雙方皆大歡喜。
3.利用多因素分析法,分析產品銷售總量變化的原因,使企業制定經營目標有的放矢,增加決策的科學性。1~9月企業實現收入25104萬元,同比增加了9424萬元。影響銷售收入增減的因素有三個:銷售數量(千瓦數)增減、銷售價格變動(指各系列每千瓦平均售價)、銷售結構影響。經過分析,我們得出的結論是:由于銷售數量增加促使收入增收8621萬元,銷售價格下降而減收1061萬元,而銷售結構影響增收1864萬元。(1)銷售數量的變動:同比增加76.2萬千瓦。(2)銷售價格的變動:一是各系列產品的每千瓦價格同比變動影響:中型電機低6元,
Z2系列低48元,Z4系列低10元,Y250以上(含Y250)交流電機價格低3元,高壓電機價格略降,Y250以下交流電機低6元,出國電機升6元。二是全部產品價格系數變化影響:4、5、6連續三個月價格高于上年同期外,其余月份均低于上年同期水平。(3)產品銷售結構優化:在總的銷售量中,各系列產品比重與上年同期相比,中型電機降低1.5%,Z2系列降低2.8%,Z4系列降低0.6%,Y250以上降低1.9%,高壓電機猛增15.2%,Y250以下電機降低4%,出國電機降低4.4%。
結論:雖然高壓電機價格略降,但銷售結構比例大幅上升,同時該產品利潤率頗高,屬于明星產品,應當提高市場相對占有率。于是企業從銷售目標接單、生產年設備配置、產品研發投入方面給予重點扶持。經過10多年的發展,高壓電機收入、利潤占據企業半壁江山,企業躋身進入中小型電機行業前十強。
4.應用同類比較法,對企業績效情況予以測評,尋找差異,明確改進方向。
表3
該表反映了企業在財務效益狀況、資產運營狀況、償債能力狀況、發展能力狀況四大方面與全國工業企業的對比情況。表中所列的16個考核指標分成三個等級:良好值、平均值、較低值。公司的情況是:銷售增長率、總資產周轉率超過了工業企業的良好值;流動資產周轉率、應收賬款周轉率超過了工業企業的平均值;總體看來,我企業績效接近全國工業平均水平,這些指標提示企業,今后工作的重心應當轉移到設法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上,適當放緩企業的銷售發展速度,要做大更要做強,早日使公司的各項指標均衡地達到國家平均水平、并向良好乃至優秀值靠近。
5.利用平衡分析法,審核行業各企業財務數據。筆者曾兼職行業分析,利用“利潤=銷售收入—銷售成本—稅金及附加—期間費用+其他業務利潤+投資收益+營業外收支凈額±其他”公式,糾正了某些企業亂填亂報的情況,保證了行業數據質量,為行業決策提供了準確的信息。
6.用結構比率分析法,輔助以圖表,分析回款構成,警示企業改善回款質量。
圖1
回款結構與上年同期相比,現款比例降低4%,抵賬降低
2%,承兌上升11%。內貿回款結構比例與上年同期相比,現款比例降低2%,抵賬降低2%,承兌上升4%。雖然抵賬比例下降,但是抵賬總金額比上年增加了538萬元。2009年,要適度降低抵賬,進而降低公司的采購成本。外貿回款結構與上年同期相比,現款比例上升4%,抵賬未變,承兌下降4%。結論:全公司回款現款比例(33.9%)低于銀行承兌比例(52.6%),削弱企業現款支付能力,增加財務費用支出。據此,企業在考評銷售業績時,提高了現款獎勵比例,壓低了承兌獎勵,嚴格限制了抵賬回款,通過經濟杠桿,調整回款質量,減少貼現費用,提高了企業效益。
7.組合應用比較法、比率法等,對企業經濟效益予以綜合分析。
表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