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城鄉收入差距已成為社會熱點問題,所以,研究城鄉收入差距對于中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無疑具有重要意義。本文主要從城鄉收入差距和人均GDP兩個方面來進行深入分析,運用統計學的分析方法,通過建立模型,得出兩者之間存在很強的相關關系,并據此提出一些現階段縮小我國城鄉收入差距的建議。
【關鍵詞】城鄉收入差;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回歸分析
城鄉收入差距問題在解放前就存在,但是從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持續高速增長的同時,收入分配和收入差距也發生了顯著地變化,其中不斷拉大的城鄉收入差距也已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本文通過對1978年~2011年數據進行回歸分析,找出經濟發展過程中導致城鄉收入差距拉大的癥結,以便為以后縮小城鄉收入差距提供可供參考的決策。
一、城鄉收入差距的現狀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國民經濟持續快速發展,2011年,人均GDP從改革開放之初的200美元增長到5700美元,中國經濟社會進入了發展新階段。農村居民人均收入的增長速度是小于城鎮居民人均收入增長速度的,這種速度差距也就決定了城鄉收入差距的不斷擴大。因此,“城市像歐洲,農村像非洲”,這一描述便真實地反映出了當前中國的一大現狀——城鄉收入差距在不斷擴大。
二、城鄉收入仍差距與人均GDP關系的實證分析
1.影響城鄉收入差距的原因。影響城鄉收入差距的原因有很多,結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和相關的經濟理論,主要包括經濟增長因素、城市化水平因素、財政政策傾向因素、工業化水平因素、投資結構因素和就業因素等等。本文主要選取其中之一的經濟增長因素對其研究。
2.城鄉收入差距的具體數據展示。判斷城鄉收入差的指標一般采用城鎮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家庭人均純收入收入兩個指標。下面我們對1978年~2011年的人均GDP和城鄉收入差的時間序列數據進行分析。下表是我國1978年~2011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收入差的具體數據,可以看出隨著時間的推移,城鄉之間的差距是越來越大,并且在2008年突破10000元。但是由于數據多且繁瑣,不能直接看出兩者之間的具體關系,所以本文運用統計學中的回歸分析法對以上數據做具體分析。
數據來源:2012年中國統計年鑒。
3.回歸分析法。(1)回歸分析法的定義。利用數理統計原理,對大量的統計數據進行數學處理,并確定用因變量與某些自變量之間的相關關系,建立一個相關性較好的回歸方程,并加以外推,用于預測今后因變量的分析方法。本文中,因只有一個自變量,故采用一元線性回歸分析。一元線性回歸預測是指成對的兩個變量數據的散點圖呈現出直線趨勢時,采用最小二乘法,找到兩者之間的經驗公式,即一元線性回歸預測模型。根據自變量的變化,來估計因變量變化的預測方法。(2)繪制散點圖。下圖是根據上表做的散點圖。通過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收入差的散點圖可以看出,這兩者之間有著顯著的相關關系。但是具體是什么關系,需要通過回歸分析做進一步的解釋。
(3)回歸分析。以下是根據表一所做的回歸分析表。
通過上表可知,Multiple R(相關系數)為0.993383101,接近于1,R Square(判定系數)為0.986809986,接近于1,說明在城鄉收入差取值的變動中,有98.68%是由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貢獻的,占了很大的比重。相關系數和判定系數這兩者可以說明回歸直線的擬合程度較為理想。因為在此分析中,只有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一個自變量,所以F檢驗和T檢驗是等價的,選取一個即可,在這里,我們選取F檢驗。第一步:提出假設。H0:兩個變量之間的線性關系不顯著。第二步:計算檢驗統計量F。F=■=■=1720.743443。第三步:作出決策。根據顯著性水平=0.05,分子自由度df1=1和分母自由度df2=25-2=23,查F分布表,找到相應的臨界值Fа=4.279。由于F>Fа,故拒絕H0,表明城鄉收入差與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之間的線性關系是顯著地。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該回歸方程可以表示城鄉收入差和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之間的線性關系。(4)模型建立。通過上面的分析表,可以得出回歸方程:Y=0.439966208X
+475.8698123,即人均GDP每增加一元,城鄉收入差距就會增加約0.44元。
4.城鄉收入差距的模型分析。顯而易見,在該模型中,隨著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的增加,城鄉收入差就會擴大。這說明,雖然我國的人均GDP在不斷增長,但是其增長對農村居民而言,作用并不是很明顯,相反會持續拉大與城市居民的收入差距。從而出現了這樣一個現象,經濟的增長加劇了城鄉收入的不平等??梢哉f城鄉收入的差距是經濟增長不可避免的一種現象,也是市場經濟的本質要求。我國在共同富裕的目標之下,提出先富帶動后富,這必然會導致擁有不同生產要素的人會產生不同的收入。
三、解決城鄉收入差距的一些建議
想要解決我國的城鄉收入差距問題,必須要正視城鄉收入差距是我國最大差距這一現實。其次,農民增收困難是制約城鄉收入差距縮小的主要因素,也是城鄉二元制結構矛盾的集中體現,單靠市場力量是解決不了這一問題的。(1)改革現行稅制。我國的現行稅制在調節收入差距方面還存在一定的不足。我國每年稅收收入增長的比例高于GDP增長的比例,這本身就不利于縮小收入差距,稅收收入增長的比例應與GDP增長的比例保持一致。因此政府應該制定更為合理的稅收制度,加大對高收入人群的征收,同時做好低收入社會保障制度,改革增值稅,減少中小企業的負擔,提高勞動者的收入,這樣可以進一步縮小貧富差距。(2)鼓勵中小企業的發展,增加就業機會。鼓勵私營業主自主創新,打破非命脈產業的壟斷。壟斷利潤導致了收入的不平等化。壟斷行業的打破,會增加自營業主的創業熱情,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增加自身的收入,縮小城鄉收入差距。(3)加速農村城市化進程是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途徑。通過鄉村城鎮化、向城市移民等多種形式,可加速農村城市化進程。積極發展中小城市,不斷擴大城市規模,為農民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同時盡快取消限制農民進城務工的相關規定,鼓勵更多農民參與城市的經濟活動,加速農村城市化進程。(4)加大對農村教育的投入。建立城鄉統一的公共教育體制,必須從根本上解決公共教育的公平問題。我國目前的教育體制在城鄉之間仍有較大的差距,這使得農村勞動力在勞動力市場中處于劣勢,這也是農村勞動力收入偏低的主要原因。因此,政府應該建立起完善的城鄉教育一體化機制,加大對農村教育的投入,逐步提高農村勞動力的文化素質。(5)引導東部產業向中西部小城鎮發展。東部地區工業較發達,而中西部地區則相對落后,政府可以引導東部產業向中西部小城鎮轉移,這樣既可以促進中西部小城鎮發展起來,也能使農民工就地就業。
參考文獻
[1]王宏蕊,張麗媛,史雪剛.論我國收入差距現狀及對策[J].改革開放.2011-10-25
[2]劉忠凱.解決我國城鄉收入差距問題的幾點建議[J].現代經濟信息.2010-02-08
[3]劉世煒.淺析現階段縮小我國城鄉收入差距的對策[J].改革與開放.2009-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