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能源問題顯得越來越重要。依靠什么來支撐能源保障,如何通過能源改革來應對我國能源發展的瓶頸,是具有現實意義的課題。
【關鍵詞】能源改革;新能源;價格改革
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快速發展,能源問題日益凸顯。就目前來看,煤炭仍然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基礎性能源,但過多的煤炭消耗不僅給環境帶來壓力,而且國外也可能以高耗能為由增加中國出口產品的碳稅,從而不利于貿易發展。另外,我國的煤炭生產能力也不能滿足能源消耗的需要。比如,2012年我國的煤炭產量為36.5億噸,進口2.9億噸,總量接近40億噸,這個數字幾乎占到2012年全世界煤炭總量的一半。未來中國實現GDP翻番,在能源供應方面不能單純依賴煤炭,這就給能源產業提出了新的課題。能源改革的重點在于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突破。
一、大力推進電力改革
(一)推進電力體制改革
2002年2月10日,國務院印發《電力體制改革方案》的通知,確定了有關電力體制改革的大方案,其主要內容包括:重組發電資產,建立若干個獨立發電公司;重組電網資產,設立國家電網公司和南方電網公司,在國家電網公司下轄幾個區域性電網公司;設立國家電力監管委員會,負責電力監管。成立于2003年8月的國家電監會與電改息息相關,充分體現了國家推動電力體制改革的決心。但是十年來,我國的現代電力市場并沒有建立起來。2013年3月10日,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舉行第三次全體會議提出了“關于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的說明”。其中包括撤銷正部級電監會,其相關職能并入副部級的國家能源局,重組后的國家能源局繼續由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管理。將電監會并入能源局,歸入發改委管理,其力量增強,將會更有效地推動電力體制改革。通過立健全適應市場經濟機制的政府管理體制。從電網企業起手,探索輸配分開,即由政府制定出臺獨立的輸配電價,電網企業負責把電網建好,按輸配電價收取過路費,用于電網投資建設和維護。同時逐步放開上網電價和銷售電價,讓發電側和用戶側電價由市場形成,上網電價和煤炭價格聯動。
(二)加強智能電網建設
依據國家電網的規劃,2011至2015年將進入“統一堅強智能電網”的全面建設階段。必須認識到,智能電網建設有利于優化我國煤電布局、加強能源綜合運輸體系建設;有利于清潔能源跨區域輸送,以及在全國電力市場配置下的高效利用;有利于將智能電網創造的環境發揮巨大的綜合效益。通過加強智能電網的建設,將統籌各種電力開發和利用方式,提高電力系統安全水平和綜合效率,同時帶動相關產業發展。
二、加快新能源發展步伐
(一)設立新能源建設考核機制
在推進新能源建設的過程中,應該在新能源的建設上進行考核,尤其是對國有大中型企業設立考核機制。以考核機制激勵管理層對新能源建設給予足夠的重視。一方面可以從資源配置的角度對新能源建設給予支持;另一方面可以通過需求的增加帶動新能源建設的發展。
(二)加強政策引導
首先,可以通過國家的財政補貼政策引導新能源產業的發展。以光伏產業為例。隨著經濟發展對可再生能源需求的增加,從長遠來看光伏產業仍然是中國的朝陽產業。對于目前我國光伏產業遇到的困境,就需要國家在政策上給予一定的優惠,以幫助其渡過難關。其次,加強政策引導,尤其是在科技研發方面進行引導。以新能源汽車的發展為例。在我國2011年到2015年的五年規劃中,明確提出新能源汽車是今后發展的主要方向。科技部在這個基礎上,會同相關部位,如發改委、財政部、工業及信息化部、教育部共同進行了落實“十二五”規劃這樣的具體補助。尤其是注重電動汽車的關鍵基礎的技術,比如電池、電機、電子控制以及相關的電子使用件作為關鍵技術的研發,以此推動新能源汽車的發展。
(三)鼓勵使用新能源
國家明確號召,鼓勵使用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讓千家萬戶來共同消納新能源產業發展的壓力。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突破上,太陽能并不是唯一的著力點。通過鼓勵使用新能源,從需求的角度為新能源的發展開辟廣闊的空間。
三、加強能源價格改革
(一)提高能源稅收水平,形成合理的能源價格比價
通過提高能源稅收,從而提高能源價格,并把提高能源資源價格所產生的收益歸國家所有。以此對能源生產和消費所產生的外部成本進行有效補償。從而收回能源生產和消費產生的外部成本,為補償生態、環境資源的可能損害提供財力準備。這既是對公共利益的一種補償,也是對代際利益的一種平衡。與其他一次能源相比,水電、核電和天然氣是污染小、排放低的清潔能源。但是其價格水平長期偏低。如果在對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提征資源稅和環境稅的基礎上,適度提高清潔能源價格,鼓勵對清潔能源開發和利用,以增加清潔能源的供給;并對于清潔能源用戶免征環境稅或給予一定補貼,以擴大清潔能源的市場需求。將會有利于改善我國的能源結構。
(二)轉變政府職能,健全能源市場體系
轉變政府職能就是要改變政府直接參與經濟活動的情況,使其職能中心轉為為經濟活動制定完善的法律制度和市場規則。在能源價格方面,政府需要從價格的制定者和審批者轉為價格監管者,讓市場在價格形成中發揮主導作用。同時,要以引入市場競爭機制為目標,加快能源管理體制改革,健全能源產品的市場交易體系。針對我國電力和石油行業行政性壟斷的現狀,要重新審定油氣行業、電力行業壟斷的合理性,對可引入競爭的環節進行拆分,形成以市場為主體的定價機制;并對于不能形成市場競爭的產品和服務實行政府監管定價。
(三)通過能源價格改革實現節能減排目標
通過能源價格改革促進能源結構變化,即通過能源比價變化優化能源結構實現節能減排。如果傳統化石能源價格的上升,將會引起不同能源間比價關系的變化,從而鼓勵能源消費主體尋求開發利用清潔能源等其他能源。由此帶動能源結構的變化,特別是清潔能源比例的上升,將會有利于會減輕能源消耗與排放的壓力。通過技術進步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以實現節能減排目標。隨著能源價格的上升,勢必會導致能源利用成本的提高,從而迫使用能主體為了降低成本,通過技術創新,實現能源消耗與其他生產要素的優化組合,從而提升能源利用的效率。通過產業結構的調整實現能源配置效率實現節能減排。由于能源價格的上升,高耗能產業的成本也隨之上升,將導致其在與其他產業的競爭中處于不利的地位。從而進一步壓縮高耗能企業生存的空間,一些無法適應成本增加的高耗能企業會被市場淘汰。這部分原本會被高耗能產業消耗的能源被釋放出來,在不同產業間的重新配置,促進節能減排目標的實現。
四、結語
為了支撐我國經濟發展對能源消耗的需要,能源改革勢在必行。2013年重新組建的國家能源局主要有三項職責,擬訂并組織實施能源發展戰略、規劃和政策,研究提出能源體制改革建議,以及負責能源監督管理等。因此,針對電力改革、新能源發展,以及能源價格改革還會有新的措施出臺。
參 考 文 獻
[1]任曉松,吳世斌.基于循環經濟的資源價格改革研究[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10(2)
[2]伍世安.深化能源資源價格改革:從市場、政府分軌到市場+政府合軌[J].財貿經濟.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