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職計算機專業的發展是符合市場發展和需要的。現有的高職計算機專業在人才培養上存在教學安排難以適應市場人才的需要、教學設施與硬件條件不足和學生的綜合素質呈現下降狀態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建立合理和彈性的教學安排、合理規劃教學設施和相關硬件的購置和加大對學生的專業認知教育,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的解決方案。
【關鍵詞】高職;計算機專業;就業;發展;思考
一、高職計算機專業發展狀況
進入21世紀10年代后,整個經濟發展的推動力就是計算機與網絡信息業,這兩大行業助力其他經濟行業的發展,可以說計算機與電子信息產業已經成為促進我國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行業。據相關統計數據表明,在2012年我國的電子信息產業的銷售額達到了11萬億元,相比同期的GDP增幅,超過了7.3百分點。據估計我國短期內的計算機基礎建設方面的投資額會超過4000億元。高職院校在我國的整個高等教育中的定位就是要培養企業一線的高技能人才和基層管理人才,面對如此快速發展的計算機和電子信息產業,高職院校的計算機相關產業是有廣闊的發展空間的。但是在由相關教育質量評估機構編撰的《2012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中,計算機專業整體的就業形勢不是很好,很多學生畢業后找不到工作或者是工作與所學專業有較大差異。
二、現有高職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中存在的問題
(1)教學安排難以適應市場人才的需要。計算機行業是一個發展非常快的行業,整個行業里面的新知識、新內容會不斷的涌現,因此對于整個教學計劃的安排就帶來了很大挑戰。按照學校的一般教學規律,學生在進入學校前,學校就會制定相應的教學計劃,然后學生根據這個計劃來進行相關的課程學習。這樣的教學安排就容易讓學生在畢業的時候,所學的東西有一部分成為陳舊落后的,還有部分最新的知識學生并沒有學習到。很多學校的教學計劃是按照專業現有的師資力量來進行安排的,因此有部分新知識和新內容由于受到師資力量的限制,就會導致該部分教學內容,沒有老師進行教授,因此就對這部分教學內容進行了弱化和刪除,這就會使得學生所學習的知識很難達到市場的要求。(2)教學設施與硬件條件不足。我國的高職教育辦學的時間不是很長,很多高職院校的辦學經驗不是很足。在高職院校辦學初期的2000年左右,當時的計算機專業人才缺口很大,很多院校都開辦了相關專業,也購置了相關設備。由于計算機專業對于相關硬件的要求較高,很多學校很難滿足相關電腦設備的更新力度,就出現了很多使用期限在四至五年的相關設備,這些都使得一些相關的專業課程很難進行,就會使得學生的學校效果下降。加上由于各個高職院校都招收了計算機相關專業,這就使得再就業市場上出現了人才供過于求的情況,學生就業就容易出現問題。(3)學生的綜合素質呈現下降狀態。高職院校最近幾年一直處于快速發展時期,招生的數量越來越大,加上本科也出現了擴招情況,就擠占了原來高職學生中素質較高的那部分學生,使得進入高職學習的學生總體素質出現了下降。進入高職學習的學生往往對于相關專業并沒有多大的客觀認識,往往本著有學上,那個專業分數低就學哪個,這就使得學生在進行專業學習的時候,沒有學習的動力和熱情,因此整個學習的效果就會降低。
三、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計算機專業發展思考
(1)建立合理和彈性的教學安排。由于計算機專業知識發展速度較快,因此各個高職院校在安排教學計劃的時候,應該留下適度的空間,為新知識留下一些課時,以提升學生的專業知識學習。(2)合理規劃教學設施和相關硬件的購置。各個高職院校的計算機專業的教學管理人員,應該多花點時間去研究整個行業的發展方向,對整個產業有個提前的思考,這樣就能讓整個專業有個有序的教學設施和相關硬件的購置計劃,使得整個設備有個合理的更新周期。(3)加大對學生的專業認知教育,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在進行計算機相關專業招生的時候,應該增加一個面試環節,讓學生有一個和教師面對面的交流計劃,讓學生了解該專業的基本情況,讓學生能有一個全面認識。學生入學進入相關專業學習后,應該多增加一些企業參觀的環節,讓學生了解自己所學專業的發展方向,讓學生有一個明確的專業認同感。
高職教育是面向市場的教育,特別是計算機專業,由于整個行業在新知識上發展速度很快,這個專業更需要相關管理者和教師要結合市場來進行辦學,這樣才能培養出市場需要的人才,才能提升本專業的市場認同,才能符合市場和社會的需要。
參 考 文 獻
[1]崔妍.淺談高職計算機教學現狀及對策研究[J].神州.2013(1):79
[2]張學文.以能力為導向的高職計算機應用基礎實踐[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3(3):2201~2203
[3]高紅霞.新形勢下高職高專計算機專業發展探討[J].太原大學教育學院學報.2013(3):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