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為企業輸送合格的人才是高職院校教育的重心,加強教育質量管理是高職院校長遠發展的前提,構建人才質量評價體系是提高教育質量的重要手段。本文分析了構建人才培養質量評價體系的重要性,探討了影響高職院校人才培養質量的因素,提出了人才培養質量評價體系構建的方法。
【關鍵詞】高職院校;人才培養質量;質量評價
一、高職院校構建人才培養質量評價體系的重要性
(1)人才培養質量是高職院校賴以生存的生命線。人才培養質量是高職教育的核心,也是高職院校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根本。人才培養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到學校的招生、就業、社會聲譽和發展前景。2010年通過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指出,“要把提高質量作為重點,建立健全職業教育質量保障體系”,說明國家已經把教育的重心轉移到了內涵建設上。只有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才能滿足企業的人才需求,推動學校的長遠發展。(2)構建人才培養質量評價體系是提高高職院校教學質量的必然要求。科學的人才培養質量評價體系有利于高職教育管理的科學化與規范化,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通過人才培養質量評價,可以更為準確地把握影響教學質量的因素,規范高職教育的教學與管理,促進學校與企業的對接,同時,為高職院校教學改革指明方向,促使學校根據企業人才發展需要優化調整人才培養方案、修訂教學計劃,充實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推動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在改革和建設的基礎上保證課堂教學效果,規范教師教學行為,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二、影響高職院校人才培養質量的因素
(1)課程設置因素。課程設置包括培養目標的確定、課程的開設、理論和實踐比例的分配等方面。近年來,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知識陳舊、實踐動手能力差、組織能力欠缺的反映,從一定程度上表明,高職課程建設與企業實際存在一定程度的脫節,課上所學知識技能與企業現實技術水平相差太大,學生畢業后,所學不能馬上轉化為所用,導致工作中對自己的定位不準,對企業的忠誠度差。(2)教學因素。教學因素包括師資水平、先進的教學手段和方法、優良的教風等方面。教師個人的知識儲備、先進教學方法的應用、責任心和親和力都直接影響人才培養的質量。另外,適應企業對人才的需求,要求教師不僅要培養學生的專業素養,還要重視學習能力、創新能力、發展能力和日常習慣的培養,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3)教學管理因素。教學管理與教師的教學緊密聯系,教學管理保證了教學的有序進行。教學管理包括教學計劃的制定、對教師教學質量和學生學習質量的管理、組織開展教學研究和教學改革、教務管理等工作。教學管理的實施和對教學的監控程度,直接影響著整個教學體系的運轉,關系著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4)學習環境因素。學校學習環境是指學校的校舍、軟硬件資源、教學手段、校風、學風等,這些都是影響人才培養質量的因素。干凈、整潔的校園環境能為學生提供舒適的學習環境,充足的硬件資源能保證學生實訓的硬件條件,軟件資源的建設利于學生利用課余時間的學習,良好的校風和學風又能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有利于提高人才培養質量。(5)學生個人因素。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學過程的管理和實施都是圍繞學生展開。
三、高職院校人才培養質量評價體系的構建
(1)樹立科學的質量評價觀。要建立科學的人才培養質量評價體系,首先要樹立科學的質量評價觀。摒棄只看結果,忽略教育過程的評價理念。對不同類型的學校、不同的專業,要根據專業的側重點和實際情況建立不同的評價標準,不能單從某一方面判定人才培養質量的好壞,同時也要重視學生的個性化和差異性,避免用統一的尺度來衡量。
(2)建立校內評價平臺。一是人才培養目標的評價。人才培養目標的確定是課程設置的前提,整個教學的實施過程圍繞培養目標展開。人才培養目標的合理性取決于其與社會需求的吻合性,隨著技術的進步,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斷發生變化,這就需要將培養目標的評價也列入到人才培養質量的評價當中。建立與企業的長期合作關系,定期邀請企業專家與校內教師一同對當前人才培養目標和課程設置進行評價,并共同探討企業對人才的需求及新技術的應用情況,制定出新的人才培養目標。二是校內教學資源的評價。校內教學資源包括圖書館資源、網上教學資源、校內工廠、學生實訓設備和教學管理系統等。對圖書館資源的評價應從教師和學生兩方面進行,教師可以從電子書、期刊、圖書的需求及滿足情況進行評價,學生可以從圖書館閱覽室、圖書的供求關系上展開評價。對網上教學資源的評價主要通過學生進行,學生可以從當前網上教學課件及題庫的使用情況展開評價。校內工廠及實訓設備的評價主要通過教師進行,教師可以對授課過程中資源的使用情況進行評價,在這個過程中也可以參考部分學生意見。三是教師評學。教師評學是教師對任課班級學生學習情況的總體評價,主要從學習效果、學習態度、學習過程、學習風氣等多方面進行評價。學習態度的評價主要從出勤率、課堂秩序、聽課情況方面進行,學習過程的評價圍繞課前預習、課上互動、接受能力及課后復習的效果展開,學習效果方面可以從學生對課程感興趣的程度、對課程知識的掌控、知識的活學活用等方面進行評價。四是學生評教。學生評教采取網上量化評教,按權重分配各項分值,理論課和實訓課分值分配上要有所側重,以理論課為例,評價項目及分值分配見表1。對同一班級的評價結果求平均值,多個班級對同一老師的評價求平均。評價得分在80~100之間為優秀,60~79為合格,60分以下為不合格。
五是校內督導評價。督導評價主要是檢查課程和建材建設、檢查教學準備和實施情況、分析學生考試成績。通過檢查課程和建材建設評價專業建設情況,通過檢查教學準備和實施情況評價教師的教學質量及師生課堂配合情況,通過分析學生成績評價學生學習效果,間接反映教師教學情況。
(3)建立人才培養質量的社會評價。一是企業評價。企業評價主要是指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評價,采用現場訪談、電話訪問和調查表的方式進行,調研企業對畢業生的滿意度。調研企業對畢業生的整體素質、就業能力、工作技能和創新能力等方面的評價。二是已就業學生評價。從人才培養質量來講,最好的評價就是通過我們校友來進行,看他們在工作崗位上對學校教學質量的評價。調研畢業生,獲取他們在專業設置,課程設置、教學改革等方面的評價,這能直接反映出學校課程開設及人才培養的吻合程度,也是人才培養質量評價的重要參考指標。
一個好的教學質量評價體系應建立在廣泛的支持和參與之上,利用多元化的評價主體對教學進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考察和評估。將教師、學生、學校管理人員、用人單位、畢業生等都融入到人才培養質量的評價中,并通過評價反饋及時改進不足,才能推動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達到建立人才培養質量評價的真正目的。
參 考 文 獻
[1]趙鐵,林昆勇.人才培養質量社會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J].高教論壇.
2004(6)
[2]謝斌,姚利民.試析影響高校人才培養質量的因素[J].吉林教育科學:高教研究.1998(4)
[3]劉莉.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的構建[J].湖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08,1(1)
基金項目:本文系湖北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研究課題,課題名稱: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質量保障及評價體系研究,課題編號:2012B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