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以浙江省上市公司慈善捐贈行為作為研究對象,探討上市公司在慈善責任建設方面的現狀、存在的問題、影響因素,并為浙江上市公司更好地融入到經濟全球化,走向國際化提供了比較實用的意見和建議。
【關鍵詞】上市公司;企業慈善責任;浙江省
隨著經濟全球化和日益嚴重的環境問題,很多學者不斷深入研究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簡寫CSR)。自21世紀以來。越來越多的公司熱衷于社會責任,尤以歐洲和美國為甚,2006年更有“社會責任年”之稱。聯合國頻頻召開會議探討全球公司,尤其是大型公司社會責任實現機制。2008年4月,在北京召開的“第三屆企業社會責任國際論壇”上,與會的美國、歐洲、日本代表均表示“CSR的大的趨勢就是CSR和企業經營戰略的結合”。作為上市公司社會責任體系高層次的慈善責任(Corporate Philanthropy Responsibility,簡寫CPR)的履行情況則備受關注。上市公司所履行的慈善責任更易被公眾和社會所熟知,從而引起強烈的正面效應,促進上市公司的發展壯大。目前,我國學術界對企業社會責任的研究已經從過去關注企業是否需要實施社會責任、社會責任的定義、分類等規范性研究,深入到企業社會責任的評價體系、作用機理、實現方式等實證性研究,如對企業社會責任與企業績效的關系、企業社會責任與企業聲譽的關系等。而本文主要是從上市公司的慈善責任現狀出發,通過總結上市公司在慈善責任建設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分析上市公司慈善責任存在的問題和原因,在比較中美上市公司企業慈善行為的差異后,提出浙江上市公司慈善責任的實施路徑。
一、浙江上市公司企業慈善現狀
近年來,中國的慈善事業取得了較快的發展,社會各界的慈善捐贈參與度逐年提高。其中,企業作為我國內地最主要的捐贈主體,占據了捐贈領域的半壁江山。據統計,絕大多數(90%)的中國企業都不同程度地參加了社會捐贈。另外,根據《2009年上半年全國慈善捐贈情況分析報告》的最新數據顯示,2009年上半年我國內地的慈善捐贈中,各類企業慈善捐贈達到54.57億元,占境內慈善捐贈總量的60.3%。但上市公司的慈善行為卻是令人遺憾的,事實上,就在數年以前,上市公司的慈善意識可以用淡薄來形容,搜遍從2001年到2007年的上市公司公告,有關捐贈的公告寥若星辰。據國家發改委經濟研究所流通與消費研究室主任陳新年透露:我國國內工商注冊登記的企業超過1000萬家,有過捐贈記錄的不過10萬家左右,這表明99%的企業從來沒有過捐贈。而另一項關于上市公司在公益方面捐款的統計數據也表明:我國年捐贈超過100萬元的上市公司只占上市公司的一小部分,甚至有數百家上市公司的公益捐款為零。但2008年那場世紀強震,讓很多公司紛紛慷慨解囊,數以百計的上市公司公告向災區捐款捐物,總捐款額超過30億元。不過與此同時,投資者也對上市公司作為公眾公司在履行社會責任的同時如何也兼顧股東權益進行了強烈關注,促使很多公司制定了《公司捐贈管理辦法》,對相關慈善行為進行規范??梢哉f,2008年是上市公司慈善意識覺醒之年。
浙江作為一個經濟強省,在2012年中國各省份GDP排名中,浙江省GDP總量達34606(單位:億元人民幣),排第4位且GDP含金量也排在第4位??焖俚慕洕l展為慈善事業打下良好的物質基礎。當許多浙商創辦的企業原始資本積累已經完成,社會責任已從覺醒轉向成熟。浙江企業捐贈給各級慈善組織的數額比例一直保持在80%左右。省慈善總會最新出爐的慈善基金年度統計表顯示,截至去年底,我省已有基金會231個,凈資產總額超過32億元,年公益支出20億元左右,其中企業捐贈的資金超80%。從總體上看,浙江慈善捐贈指數高,慈善事業發展水平穩定在一個高水平之上,與其經濟總量相適應,浙江企業在慈善領域中持續領先。根據統計,浙江有超過80%的上市公司為民營企業,如近40家創業板公司,幾乎全為民營企業,而民營企業是浙江慈善事業的主力軍。在福布斯2011年中國慈善榜中,浙江上虞龍盛集團(股票代碼600352)向上虞市第二輪扶貧幫困慈善冠名基金捐款達5280萬元,榮登榜內浙江捐款數額第一位。除了重大自然災害外,一些上市公司也將慈善的橄欖枝伸向了貧困山區、專業慈善機構、孤殘兒童等多個方面。如浙江吉利控股集團向玉樹地震災區捐助2200萬元,新湖集團向新成立的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捐款5000萬元,萬向集團通過“四個一萬工程”捐出3566萬元,等等。
二、存在的問題分析
1.事件性較強,存在一定偶然性。中國慈善榜項目負責人史國偉表示:“事件性捐贈”仍是中國慈善捐贈的主角。一種是青海玉樹地震、西南五省干旱這樣的自然災害事件。另一種是由不同部門發起的大型捐款活動,如“慈善萬人行”、“春風行動”等,以上“事件性捐贈總額占年度捐贈總額的50%以上。這說明企業參與的慈善行為處于一種隨意性、無計劃性的狀態,而不是一種持久性行為。
2.慈善活動尚未制度化和系統化。一方面,由于缺乏企業組織制度保證,企業慈善行為通常帶有明顯的分散零碎特征。除少數公司設立企業社會責任管理機構外,多數企業在履行社會責任和參與慈善方面還沒有實現制度化。另一方面,企業與慈善機構平臺建立“伙伴關系”同時,眾多企業家普遍擔心,在捐助善款的接收和使用上缺乏完善的監督措施;捐款的來源、流向等這些捐款者應該知道的信息沒有公開,捐款者的知情權被忽視了。
3.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不夠,慈善意識有待加強。我國至今沒有建立系統的企業捐贈跟蹤和監測體系,企業和相關慈善機構對捐款來源和使用情況的披露也不盡完善。經調查,浙江較少上市公司發布社會責任報告,網站上披露參與公益慈善活動信息的企業也不足13%。對此,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認為,企業未發布社會責任報告并不說明其未履行社會責任,但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參與慈善的意識有待加強。
4.企業慈善行式單一,慈善信息不暢通。根據《中國企業家》雜志的調查統計,中國企業捐贈的用途主要在教育科研、扶貧、賑災等方面,并且在捐贈形式上,中國企業以資金型為主。另一方面,企業缺乏了解公益慈善項目的信息渠道,導致有錢無處投項目。隨著“企業社會責任”逐漸成為社會“熱詞”,越來越多的企業家應認識到企業社會責任并非僅僅是捐款這樣的慈善責任,而應容納提供就業崗位、依法納稅、技術創新、保護環境、關愛員工等豐富內涵。
5.企業慈善行為未與企業經營戰略相結合。目前中國企業的捐贈理念還停留在“回報社會,造福桑梓”上,這種理念反映了企業效益和社會效益相分離的二元論。只有少數中國企業能夠企業捐贈與樹立公司形象結合起來,上市公司慈善責任的履行,對企業本身而言,不僅僅是簡單的捐贈及公益活動,更具有經濟意義能收獲“社會紅利”,利于企業進一步的發展壯大:對整個社會而言,是社會財富的再次分配,是額外的社會保障,有利于我國轉型期社會的穩定。能力越大,責任越大。在A股市場上市公司已經超過2000家的今天,這些企業所承擔的社會責任也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被投資者及整個社會所重視。因此在做好公司經營,回報股東的同時,如何更好地回饋社會,履行社會責任,成為了當前上市公司面臨的重要問題。
三、對策與建議
浙江省GDP和GDP含金量均排在全國第4位,在某一程度上,浙江省上市公司群體已經成為創造中國經濟文化財富的主力軍,但這筆財富資源還沒有充分地被開發利用為慈善資源。本文將從企業、政府以及社會三個角度對浙江省上市公司如何更好地建設慈善責任體系提出一系列的對策及建議。
1.企業自身角度。企業作為慈善活動的最終承擔者,是整個慈善責任體系建設中的主角。企業首先應該發揮主觀能動性,將企業慈善行為與經營戰略結合,承擔起社會責任,造福社會,創立良好的企業形象。(1)發展新理念,建立完善的企業社會責任管理機構。從企業自身角度,企業應重視慈善公益活動,將造福社會作為一個公民應履行的義務。建立完善的企業社會責任管理機構,規避企業慈善所存在的隨意性、無計劃性、非持久性問題,制定詳細的企業慈善計劃。(2)創新戰略,將企業慈善與經營戰略相結合。對發展較為成熟且已經有一定規模的浙江上市公司而言,在慈善公益活動的開展中,明確企業戰略顯得格外重要。企業應把慈善活動與經營戰略相結合,通過慈善活動創立良好的企業形象,增強公信力,創造經濟效益。
2.政府角度。(1)完善相關慈善捐贈法律法規。通過上述中美企業慈善行為的比較,可見政府政策在引導企業慈善行為過程中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因此,拓寬企業捐贈渠道、適當調節免稅比例、完善稅法體系的協調性顯得格外緊迫。政府只有通過上訴措施改善整個慈善行為立法環境,才能更好地增強企業慈善行為的政府驅動力。(2)建立系統的企業捐贈跟蹤和監測體系,增強企業慈善行為外部驅動力。完善企業和相關慈善機構對捐款來源和使用情況的披露制度,建立系統的企業捐贈跟蹤和檢測體系,保證企業的每一項慈善活動都秉持公開公正的原則,在一定程度上對企業起到激勵作用,增強企業慈善行為外部驅動力。
3.社會角度。(1)浙江省內非盈利性慈善組織的發展。非盈利性慈善機構的發達程度在一定程度上會促影響慈善公益事業的發展,因為成功的企業慈善公益活動通常都會與非盈利性組織達成良好的合作關系。浙江省現在已經具備一批較為完善的慈善機構,例如浙江省紅十字會浙江省慈善總會等等,它們與企業慈善活動的合作也表現在方方面面。由此,這些慈善組織應建立嚴格的自律機制,樹立非營利組織的公信力,倡導建立良好的企業慈善責任體系。(2)營造正確的公眾輿論氛圍。在一定程度上,社會公眾輿論應對企業慈善活動給予積極的肯定,不應輕易否定企業做出的努力和表達的善意。
參 考 文 獻
[1]Hess D,Rogovsky N and Dunfee T W.The Next Wave of Corporate.
Community lnvolvement:Corporate Social Initiatives[J].California Man
agement Review,2002,44(2):110~l25
[2]陳宏輝,王鵬飛.企業慈善捐贈行為影響因素的實證分析[J].當代經濟管理.2010,32(8)
[3]田利華,陳曉東.企業策略性捐贈行為研究——慈善投入的視角[J].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07(2):58~63
[4]Atkinson L.and Glaskiewicz J.Stock Ownership and Company Contribu
tions to Charity]J].Administrative Sciences Quarterly,1988,33(1):82~
100
[5]Thompson J K,Smith H L and ttood J N.Charitable Contributions by
Small Businesse,.;[J].Joumalof Small Business Management,1993,31(3):35~51
[6]Amato L I{.Amato Christie t1.The Effects of Firm Size and Indus try on
Corporate Giving[J].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2007(72):229~241
基金項目:本文系河北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HB12YJ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