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通過對信息商品定價策略的介紹和研究以及個別案例分析初步的對信息商品定價策略的應用和效果進行了介紹,以事實說話,驗證了信息商品定價策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關鍵詞】電子商務;信息商品;定價策略
一、引言
網絡商品是指網絡上用于交換的勞動產品,信息表現為事物運動的狀態和方式,是系統狀態變量不確定性變化的一種測度,為熵量的減少,信息商品是指具備信息功能的商品,網絡信息商品是指依托網絡傳輸的各種信息商品。網絡信息商品種類繁多,如電子報紙、電子圖書、電子期刊、軟件、音樂唱片、數據庫等;網絡上的各種服務如檢索服務、咨詢服務、參考服務及各類動態的信息服務;網絡教育;網絡診病;網絡游戲對弈的各種娛樂服務;各種動態信息如股市信息、市場分析信息、新聞等逐漸也成為商品。
在電子商務迅猛發展的今天,人們可以享受足不出戶的進行生活必需品選購的便利,本文通過對作為電子商務網站中的賣家如何通過信息商品的定價獲得更多的經濟效益的分析,以實例說明信息商品定價策略的重要性。信息商品的價格應有一個浮動范圍,關于上限,有的定為消費者因獲得信息而增加的經濟收益或減少的物質資金投人或避免的經濟損失,實際是指信息商品的使用價值。也有人認為按照這個標準,上限是難以確定的。關于下限,或定為“信息(情報)商品的開發成本”,或定為“信息(情報)商品的生產成本”。
信息商品定價策略主要有:歧視定價策略;差別定價策略;穩定價格定價策略;調價定價策略;滲透定價策略;捆綁定價策略;拆零定價策略;固定費用定價策略;按使用量收費定價策略等而這里主要介紹歧視定價策略;差別定價策略;捆綁定價策略;按使用量收費定價策略這四種定價策略在電子商務網站中的應用。
歧視定價策略是指企業針對不同用戶的支付能力,制定不同的收費價格,使各類用戶都能購買該商品,從而實現企業收益最大化。這是一種以顧客為核心的定價策略。對同一種商品收取不同的價格,在經濟學上稱為“價格歧視”。
差別定價策略是指由于信息產品通常以模塊化的方式設計,而且產品也以數字的方式存在,容易修改,因此信息產品的分版不但相當容易,而且成本也很低。可能只需要改變代碼中的某個變量,將原本的處理范圍變小,就可以生產出低版本的產品。捆綁定價策略是將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相關產品,捆綁打包出售,并制定一個合理的價格。此價格應該比分別購買各項產品的價格之和要低。按使用量收費定價策略是按使用量的多少來收費的定價策略。此定價策略抑制了消費者的使用動機。其實一個移動電話網絡建成,在不發生“擁塞”的限度內,一個消費者多打一分鐘電話與少打一分鐘電話對廠商來說成本沒有區別。考慮到信息產品的規模經濟性、網絡效應和鎖定效應等因素,固定費用顯然比按使用量收費更具吸引力。
二、隨機選取淘寶網中信息商品進行分析
筆者為了更好地對信息定價策略的實用性進行說明,隨機的在淘寶的同一家店鋪選了兩個不同定價策略但是商品信息內容相同的商品進行比較分析,以網絡游戲魔獸世界的代練服務為例,筆者發現一家店鋪兩個相同的商品定價分別是40元和1元,而40元的商品月銷量只有102個,1元的商品的銷量則達到了41906個,這就是定價策略的選擇使得一個店鋪中相同的代練服務差距如此之大。定價為40元使得有些消費者的支付寶不足40元的時候不能進行支付,喪失潛在客戶。同時當有些消費者并不是需要從1級代練到80而是從20級代練到80級或者N級代練到80級的情況時,統一進行40元的定價策略缺乏一定的靈活性。而定價為1元的商品則可以根據需求進行倍拍的操作,運用歧視定價和使用量定價(例如1-80等級代練根據用戶實際需要代練的等級區間進行區分收費)等將會改善門可羅雀的狀況,這家店鋪中定價為1元商品的銷量如此之好,原因就是改善了定價策略,同時在寶貝詳情中店主設置了各種組合套餐讓用戶進行選擇。以下對于該店鋪應用到的定價策略進行逐個分析:
歧視定價策略的應用,同樣是代練等級但是店家會根據不同用戶的支付能力,制定不同的收費價格而進行歧視定價從而滿足各種用戶的需求,這樣一來不僅使賣家從消費能力強的買家獲得利潤,即使是消費能力一般的買家也可以通過這個方式獲得利潤也就是說這個策略可以幫助賣家從買家手中獲取更大的利潤。差別定價策略的應用,店主將信息商品的定價設置為1元,增加了靈活性,同時對不同行業的人也進行了不同的定價策略,例如普通玩家的價格和代練業內的同行價格是不同的,很多代練店鋪是有上家或者下家進行拋發單賺取差價的,而差別定價的優勢就在于對于業內人士的價格可以和普通玩家不同,買家無論是玩家還是業內人士都可以根據和店主的咨詢進行各自價格的付費,不需要店主進行調價,節約了時間也擴大了該商品的應用面。捆綁定價策略的應用在于店主設置的一些代練服務組合套餐,將兩種或兩種以上的代練服務,捆綁打包之后進行出售,并制定一個比較優惠的合理價格,這樣一來可以取得更為廣泛的消費群;增強產品的互補性。同時也是需求多種代練服務的用戶在尋找相關代練服務的過程中提高了尋找效率。
按使用量收費定價策略的應用則在于用戶的需求不同,在1元商品的銷售記錄中可以發現每個人所拍的數量都是不同的,對于游戲代練每個人的需求都不是一樣的之所以在1元的商品中每個人拍下不同個數的商品除了以上原因之外還有一個原因是買家并不是全都從1級開始代練到最后可能是10級可能是20級,定價為1元可以按使用量的多少來收費。此定價策略抑制了消費者的使用動機。在吸引客戶的同時也是買家的利益得到了保障,更加穩定了客戶群。
三、結論
Web2.0時代的普及應用使信息商品得到了廣泛的發展。網絡信息商品的定價策略很多,其中既有銷售前期初始定價,也有銷售期間的售中定價。既有銷售過程中的組合定價,又有對銷售產品進行拆零定價。按照不同的劃分依據,定價策略可以分為不同的類型。以上的淺顯分析介紹只是冰山一角,如果真正的把信息商品定價策略應用到電子商務網站中去,不僅僅會使賣家得到最大的利益同時也會為消費者節約出大量的時間。
參 考 文 獻
[1]許春芳,靖繼鵬.網絡信息商品定價策略研究.現代情報.2007(4)
[2]趙向方.論情報商品及其定價策略.情報學刊.1992(3):173~175
[3]王學玲.情報商品價格模式探討.情報業務研究.1993(2):112~113
[4]馬費成.論情報的消費與交換.情報學刊.1989(4):241~248
[5]竇平安.情報商品定價.情報學刊.1989(6):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