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當今的市場經濟大環境下,企業應該充分考慮自身的發展前景和發展空間,在建構企業財務管理目標的過程中全面承擔起其應盡的社會責任,用科學優化的社會責任理論引導其財務管理目標的制定和實施。本文通過對基于社會責任理論的企業財務管理目標的探析,旨在為國內企業的科學、可持續發展指明方向。
【關鍵詞】社會責任理論;企業財務;管理目標
企業發展的最終目標是利益最大化,為實現利潤收入最大化,企業必須制定科學有效的財務管理目標。財務管理在整個企業管理中處于核心地位,是企業資金正常運行的重要保障,直接決定著資金的使用所帶來的收益。隨著經濟發展和科技進步,國家對人文、環境、社會等因素愈發重視,科學發展觀的提出使得國內的各個企業開始重新考慮當前企業的發展模式和財務管理目標的弊端,對企業的社會責任逐漸重視起來。因此,企業財務管理目標的制定納入企業的社會責任,是實現企業健康、持續發展和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必然選擇。
一、 企業社會責任與企業財務管理目標
(1)社會責任理論。企業社會責任是指企業在創造利潤、爭取自身生存發展的過程中,面對社會的需要和各種社會問題,為維護國家、社會和人類的利益應履行的義務。企業的社會責任是企業綜合經營的指標。企業的經濟、法律、環境、企業文化、道德等方面的責任都體現了企業的社會責任。企業的社會責任對外即企業對整個社會的貢獻,涵蓋企業的經濟任務、依法納稅、保護生態、促進公益文化等各個方面,也是其宏觀職責;對內則指企業內部的運轉規則、企業文化建設、企業各項管理目標的制定、企業對員工的人文關懷等方面,也是其微觀責任的體現。(2)企業財務管理目標。財務管理目標是指在特定的經濟體制和財務管理環境中,企業通過財務工作的科學組織和對資源的合理配置所要達到的具體目標。企業財務管理目標在整個財務管理過程中起著重要的引導作用,財務管理目標中其企業總產值、企業價值、股票收益、股東財富等方面的最大優化是其主要內容表現。然而,企業財務管理目標的制定是一項系統龐雜的工程,只有對企業的各項利益科學地定性、定量分析,將企業為社會所帶來的利益和企業自身利益相結合才能更好地實現其財務管理目標。(3)二者相關性分析。社會責任理論與企業財務管理目標的關聯主要體現在二者既相互對立又相互統一的關系。首先,從對立方面來看,企業要兼顧到自身的社會責任,為實現社會利益而制定財政管理目標,就必須加大對社會責任相關方面的經濟投入。這些財政支出都必將增加企業在資金方面的額外負擔,使得企業短期內收益減小。其次,從二者的統一性看,社會責任理論和企業財務管理目標的最終價值指向都是實現經濟的可持續性發展,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和社會生活的質量。因此,納入社會責任理論的財政管理目標盡管在短期內收效甚微,但用發展的眼光看,必將為企業帶來更大的收益。
二、構建以社會責任理論為導向的企業財務管理目標
(1)企業利益與社會利益最大化。建構科學合理的財務管理目標必須堅持實現企業利益與社會利益最大化原則。財務管理目標的制定要立足于整個社會,深入分析社會對企業自身需要,制定相應的財務目標,在對社會責任的投入上,要做到科學分配,合理運用財務手段,實現投資最小化,收益最大化。在企業財務管理目標的指導下,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例如,企業對國家公益事業投入、投資者回報投入、消費者回饋投入、環保投入、銷售服務的投入等都應制定合理的財務目標。(2)堅持科學發展觀,以人為本。構建以社會責任理論為導向的企業財務管理目標就是要堅持科學發展觀,實現以人為本。企業的社會責任主要體現在其經濟、法律、道德、人文、環境等各個方面,要實現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首先要做到企業自身的健康、穩定發展,因此企業財務管理目標堅持科學發展觀尤為重要。在此基礎之上,企業財務管理目標的制定應該充滿人性關懷,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在企業資金投入上,合理加大對社會文化、企業文化、員工利益上的投入,通過這種投入得到企業更長久的利益和更深遠的發展。
在現代企業管理中,企業利益主體的多樣性和財務管理活動的復雜性,決定了財務管理目標的多元化。只有建構起與社會利益相結合的企業財務管理目標,才能真正適應當今社會企業的發展趨勢,只有樹立起正確的社會責任觀念、以社會責任理論為導向的企業財務管理目標才能夠真正促進企業的發展和社會的良性循環。
參考文獻
[1]高娟.基于社會責任理論的企業財務管理目標探析[J].商業時代.2010,(9):72
[2]李豐團.企業社會責任視角下的企業財務管理目標[J].會計之友.2010,(1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