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一個企業的和諧文化建設對于營造良好的企業發展環境和實現長遠的發展是非常重要的,石油企業在進行和諧文化的建設上也具有同樣的意義。大力加強企業的和諧文化建設是石油企業實現其長遠發展戰略目標的重要內容。
【關鍵詞】石油企業;和諧文化建設;意義與途徑
在我國建設社會主義的浪潮中,對深化我國公民對社會主義本質的認識,黨在十六屆六中全會上提出了“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這個思想。在這個思想基礎上,我國的各企業、個部門都對其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討,很多企業都在自身企業的生產運營中推行和諧文化建設,將這種文化具體的實施到企業管理生產的各個部門。本文就對石油企業在進行和諧文化建設上的意義和途徑進行分析。
一、堅持“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做好和諧文化建設的思想基礎
1.熱愛職工、尊重職工
在企業的管理上常常會出現這樣一個問題,就是企業對職工不夠尊重和熱愛。在傳統的管理理念,企業為職工提供工資,職工就要為企業做任何事情,職工的工作職責就是為企業服務。企業的這種職工理念嚴重的影響著職工的心情,在企業中得不到重視、得不到尊重就使得他們減少了對工作和企業的熱情。如果企業能夠在對職工的管理上實施“以人為本”的理念,堅持好、維護好、發展好知情的切身利益,職工在得到尊重的同時就將企業作為自己的家,也更加熱愛企業,熱愛自己的工作,在這種情況下就能為企業盡自己最大的努力。
2.關心新員工、為職工著想
來到一個陌生的環境很多人都會有一種彷徨的心情,在這種情況下企業就要做好對新員工的安撫工作,多為其著想。新員工是企業發展中的未來人才,做好對新員工的培養和教育工作,讓新員工感受到企業的溫暖,以此就激發了新員工對企業的熱情,更好、更快的融入企業之中,為企業的未來發展提供一注新鮮的活力。
二、將“優質文化服務”作為切入點,完善建設和諧文化的基礎
1. 完善企業服務設施,拓展服務途徑
很多企業在做宣傳教育工作時都會把重點放在企業的思想教育和表彰、批判上來。企業認為他們為職工的服務就是進行思想和行動上的教育,這種做法其實是不對的。企業中的大部分員工都是基層人員,對于這些教育服務都會存在抵觸的情緒,所以,有條件的石油企業可以在內部自辦雜志,雜志的內容以突出這些基層職工的特點和工作環境為主,在企業的網站建設上夜要適時的對這些職工的情況給予報道,為職工提供多層次的精神文化產品,這樣基層職工在精神文化得到充實后就能在工作中得到更大的激情。
2.加強職工文化活動建設,建立健全活動體系
和諧的文化服務需要新鮮的載體來作為支撐的手段,這樣才能更具有生命力和持久性。所以企業就要定期的開展一些文化活動。企業在建設文化活動的時候要從本企業的實際情況出發,在各個周末或者節假日可以以職工為主體,有職工來表演一些節目活動,同時各階層領導在有條件的情況下也可以適時的參加一下,這樣不僅使得企業的精神文化得到建設,同時也加強了職工和領導的關系,促進了企業的各階層的和諧發展。
三、以“加強職工綜合素質”來實現和諧文化的建設
1. 堅持對職工信仰的教育,促進思想的牢固性
和諧文化的最終實踐者是企業的內部職工,所以企業在建設和諧文化建設的過程中就必須加強內部員工的思想教育,牢固樹立以馬列主義、毛浙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代代表和科學發展的理論指導。在這種思想基礎之上,企業要定期的展開對職工的國情教育,要讓他們對于國內外的形式都有一定的了解。企業在進行這樣一系列的思想教育上,就能讓每個職工逐步加強對社會主義建設的理想追求,堅定企業職工對企業的改革發展的良好信念,同時為企業的發展奉獻自己的力量。
2. 全面提升科學文化素養,促進職工的全面發展
石油企業要想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更具有社會競爭力和影響力就要加強對企業中人才的培養。現代社會的發展體系已經不適應單一的人才發展,社會中的每個行業都在尋找著一種叫復合型的人才。石油企業是一個經濟為主導的產業,在這種情況下就要加強對復合型人才的培養,要讓職工懂得知識改變命運的道理,這樣才能推動企業在改革上的不斷創新。在這樣需求下,石油企業可以針對不同層次的職工開展不同內容的培訓計劃,對企業內部的員工培養終身學習的意識,從思想上和行動上來加強知識文化的培訓工作。在此條件下,石油企業就能通過這種教育工作來彌補企業內部職工知識程度和專業技能的不足。這種把學習和企業的凈勝文明建設相結合的教育方法,不僅轉變了思想觀念,還能促進職工更好的投身到企業的改革發展之中,推動著企業的和諧文化建設。
參考文獻
[1]王菡,黃逢春.淺析新形勢下“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建設[J].商業經濟. 2011.(01).26
[2]李彥亮.淺談企業文化核心價值觀的創建[J].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9.(02).17
[3]董國書.在建設和諧文化中努力構建和諧企業文化[J].企業科技與發展. 2010.(02).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