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安全是生產的前提,做好煤礦通風是礦井安全工作的基礎。本文對通風事故易發礦井普遍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關的對應措施,期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煤礦;通風管理;安全管理
在煤礦井下采煤過程中,會產生瓦斯、粉塵,必須不斷地將地面空氣輸送到井下各個作業地點,供給人員呼吸,并稀釋和排除井下各種有毒、有害氣體和礦塵,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以保障井下作業人員安全,所以分析通風事故易發礦井普遍存在的問題的原因,提高通風管理水平至關重要。
一、通風事故易發礦井普遍存在的問題分析
發生礦井通風事故的原因很多,根本原因都是由于對“一通三防”的實質認識不夠,不能正確處理“一通三防”的內在關系,不重視通風基礎工作而造成的,具體表現如下。
1、對通風系統管理重視不夠
通風系統是礦井通風的基礎設施,通風系統形成不及時或不穩定,結果就直接導致風流短路,瓦斯積聚。分析瓦斯事故,都是對通風系統不重視引發的。
2、對通風設施重視不夠
通風設施是構成煤礦通風系統的最基本單元,是維持通風系統正常運行的物質基礎。個別通風管理人員在對待通風設施構建時主觀、片面,隨意安排,不過問、檢查少,缺少時間、質量、規格要求。設施質量是通風設施發揮作用的基本條件,質量差,必然給通風管理造成錯覺,留下隱患。
3、技術指導重視不夠
煤礦通風工作有很強的專業技術性,不充分發揮技術的指導作用,往往會導致技術措施純理論化和教條化,與現場實際相互脫節,造成工作失誤。部分從事技術工作的人員懶于深入井下現場,對技術措施是否符合現場不管不問,造成通風工作雖有技術措施,但落實差,指導性不強,技術措施形同虛設,導致瓦斯大量涌出,釀成事故。技術把關是保證通風管理可行的必要手段,如果技術把關不嚴,留有漏洞,人為埋下事故隱患。
4、對通風隊伍建設重視不夠
通風隊伍業務素質低,對自身建設重視不夠也是造成事故的一個重要原因。個別通風管理干部職業敏感性差,在遇到危及安全生產的問題時,麻木不仁,無針對性措施。對日常管理工作無程序、無重點、只布置、不檢查,只是一味地應付生產,憑經驗辦事,一些通風管理干部在開展工作中不用《規程》和通風理論去指導,而是憑經驗,想當然指揮實際,必然形成管理上的盲區。
二、做好煤礦通風管理安全管理的對應措施
1、 重視對“一通三防”關系的理解和把握。
在“一通三防”工作中,通風就是主要矛盾。首先樹立“通風無小事”的觀念。從通風的服務對象來看主要是服務于人,從“一通”與“三防”的關系來看,通風是基礎,從血的教訓來看,通風工作的小事就是人命關天的大事,所以必須使“通風無小事”的觀念在煤礦安全生產中長久扎根。其次要正確處理好“一通”與“三防”的關系,在工作中要以通風為主兼顧三防,既要防止平均主義又要防止單打一,在投入上反對片面強調檢測裝備而忽視通風基礎設施,在有關文件上,必須明確搞好通風基礎工作為前提,任何檢測手段都是為更好地搞好通風工作服務的。
2、重視依靠科技進步,發揮技術指導作用
“技術指導生產,技術服務生產,技術先行”的原則是我們開展“煤礦通風”工作的基本原則。首先,充分賦予通風部門權力,認真做好通風管理,保證礦井有一個合理、可靠、安全的通風系統。從礦井開拓部署到一個新采區、新工作面的布置,通風部門有權根據礦井現狀及今后新采區、新工作面形成后通風系統是否合理,力求做到通風系統合理、簡單。其次,要樹立全過程的技術管理觀念,從設計到開工直到驗收,每個環節都必須通過各項技術責任制來確保技術指導現場,并落在實處。
3、重視通風系統的建設工作
通風系統是煤礦安全生產的根本保證,在煤礦必須樹立“瓦斯超限就是事故”、“通風系統改變就是大事”的觀念。如果只強調瓦斯,就會引起我們對瓦斯檢測的片面重視而忽視對礦井通風系統的管理。同時還要樹立通風設施是裝備的觀念。在強調“管理、培訓、裝備”三并重的原則時,要把通風設施當作主要的裝備進行投入,防止本末倒置。對于通風設施,必須安排專人負責施工和驗收。并納入檔案管理,井下必須有專人負責看管,及時檢查,發現問題及時匯報、處理。同時對主要風門、局扇進行監測、監控,在礦井主要進、回風巷道內設置風速傳感器,掌握井下各地點風量變化情況,做到通風系統合理、穩定、可靠。
4、重視通風隊伍建設
一支過硬的通風隊伍是保證通風系統穩定,可靠的前提,因此必須加強通風隊伍的自身建設。首先,從組織上要保證通風隊伍的數量和質量,要把對通風隊伍的組織、機構、人員配備等同于瓦斯隊伍來要求,在工作待遇上充分考慮其勞動強度,責任和專業性,使其與煤礦通風所處的地位相稱。其次要通過加強對通風隊伍的培訓,提高通風隊伍的業務素質,努力造就一支復合型人才隊伍,使得在工作中不但能及時發現問題,還可以現場處理問題,以保證礦井通風系統合理、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