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基于倪鵬飛博士團隊對中國城市競爭力的排名,選取2003至2011年城市競爭力排名前30的城市,考察了市長的綜合素質對城市競爭力排名的影響。
【關鍵詞】城市競爭力;市長綜合素質;影響;實證研究
隨著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發展,城市在國際化競爭中的地位日益顯著,市長作為一個城市的最高行政長官,是城市發展戰略制定、實施的核心參與者與踐行人,對城市競爭力起著重要的影響作用。那么研究市長的綜合素質與城市競爭力之間的關系,對于城市的發展、市長的選任是有意義的。
一、文獻回顧
從國內外文獻的情況來看,關于城市競爭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關于城市競爭力評價模型的研究,Sotarauta、Linnamaa提出城市競爭力由基礎設施、企業、人力資源、生活環境的質量、制度和政策網絡、網絡中的成員六個因素組成的“六邊形模型”。Iain Begg提出的“迷宮”模型來說明城市績效的投入和產出之間的關系。 Kresl等則以國際競爭力為研究對象展開的,在確定了影響競爭力的六大因素的基礎上,提出了競爭優勢的“鉆石模型”,而倪鵬飛則提出了針對中國本土的“城市競爭力的弓箭模型”。二是關于提升城市競爭力策略的研究, Wen-zhang Dou等認為改變城市的競爭力只要因素在于區域的創新能力和差異的傳統文化。Mega則認為尋找可持續增長優勢,平衡與可持續發展的其他組成部分關系,是城市發展的重點。此外,在研究方法主要集中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層次分析法、聚類分析以及結構方程模型,而鮮有文章把城市競爭力與市長聯系起來,故對本研究既是一個機會,又是一個挑戰。
二、研究假設、數據來源與模型
1.數據來源。采用2003年至2011年倪鵬飛城市競爭力排名數據中前30的城市,收集反應市長綜合素質的可量化的核心信息為可操作性的指標。
2.研究假設、變量描述、方法選取。研究假設:市長的綜合素質對城市競爭力排名有影響。變量描述:選取可度量市長綜合素質的關鍵指標作為自變量:以市長有無代理職務、第一學歷、第一學歷畢業院校,第一學歷所屬學科、最終學歷、最終學歷畢業院校、最終學歷所屬學科、職稱、海外留學經歷、任期為自變量。以市長在上任前城市排名和上任后城市排名為因變量。方法選取:以市長在上任前城市排名和上任后城市排名為因變量,分別建立回歸模型,以此來對比市長的綜合素質對城市競爭力的影響。使用SPSS16.0進行回歸分析。
3.兩個回歸模型的比較。第一個回歸模型是關于市長綜合對上任前城市競爭力排名的一個預測分析,從分析中可以看出,在市長上任前,市長的職稱對城市競爭力有顯著影響。從第二個模型中可以看出,市長的第一學歷所屬學科、最終學歷、最終學歷所屬學科、職稱以及任期對城市排名有較大影響,其中無論是第一學歷還是最終學歷的所屬學科都對城市競爭力排名影響顯著。從數據看來,市長職稱對城市競爭力排名有一定的影響。市長任期也能反映市長工作能力的,任期越長的市長對城市競爭力排名的影響越大。
五、結論及啟示
1.結論。根據實證分析,我們得出以下結論:(1)市長的職稱對上任前的城市排名有顯著影響;(2)市長第一學歷所屬學科、最終學歷、最終學歷所屬學科、職稱以及任期對城市排名有較大影響,其中市長的最終學歷越高、任期越長對城市競爭力排名影響越大。
2.啟示。通過實證研究證明,市長作為一個城市的最高級別的行政官員,其綜合素質對一個城市的發展有密切聯系,學歷、學科、職稱、任期是衡量一個市長綜合素質的重要指標。
參考文獻
[1] Sotarauta M, Linnamaa R. Urban competitiveness and management of urban policy networks: some reflections from tampere and oulu[J]. Cities at the Millenium, London, 1998:1-17.
[2]Iain Begg .Cities and Competitiveness .Urban Studies, 1999:1-14.
[3]Peter Karl Kresl ,Pierre Paul Proulx .Montreal's Place in the North American Economy [J].American Review of Canadian Studies, 2000, 30(3):283-314.
[4]倪鵬飛.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NO.3[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42-45.
[5]Dou W, Li G, Gan Y, et al. Urban competitive pattern and its changes in China[J].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2000, 10(2): 105-112.
[6]Mega V P. Competitive and Attractive Cities[M]//Sustainable Cities for the Third Millennium: The Odyssey of Urban Excellence. Springer New York, 2010: 1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