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根據在選煤廠管理機電設備方面的實踐經驗,從而提出相關管理的措施。
【關鍵詞】選煤廠;機電設備;管理
隨著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和企業管理水平的迫切需要,目前各大選煤廠的機械化程度有了顯著的提高,選煤廠設計規模與生產能力都有所提高,這也對機電設備的管理工作的出了新的要求,特別是對機電設備現場管理工作者的各項素質要求明顯提高。在實際生產工作中,機電設備管理力度都有所加大,并采用了一些系列化的措施,諸如:設備銘牌的完好、待修率、事故率的控制、包機到人和設備檔案等等。
一、日常機電設備維護
機電設備的使用與維護是設備管理的重要部分。要堅持設備管理與經濟管理相結合,強化基礎工作,加大設備檢查力度,以適應長期使用的需要,保證選煤廠生產的安全性和效益性。對于機電設備逐年老化的企業,大都存在滾動部件的嚴重磨損和大型結構件過度疲勞。特別是部分選煤廠的主洗選設備和運輸設備的長時間連續運行,部分進入了大修期或報廢期,設備運行狀態長期不良,運行能力逐減減低,對企業生產任務的順利完成造成了極大地影響,尤其是工作環境惡劣的機電設備,例如洗選設備,由于煤質和介質比重的不同,也會加大洗選設備的磨損度,造成維護、保養工作量的增大。(1)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制度就是企業的應當遵守的規矩。而做好機電工作的前提是對于機電設備相關的規章制度有效制定。機電管理的主要主要工作內容是機電設備,是用好、管好、修好機電設備的前提。所以,做為一名機電設備工作者,就必須要認真學習和落實關于機電設備的規章制度,例如:設備操作規程;設備維護保養、檢查、維修、質量驗收制度;機電事故管理、技術管理、機電管理人員責任制度;班組經濟核算、設備現場管理等。(2)定期維護與保養。選煤廠應對使用的機電設備進行定期保養維護,全面檢修,然而在故障發生之前就針對異常狀況進行檢測維修,才是最科學有效的方法,所以說最好的方法是預防性維護。
二、提高對機電設備日常維護工作重要性的認知
選煤廠都有專業的機電設備管理人員,但現實工作中,機電設備管理人員大都業務比較繁雜,例如機電設備的管理、選煤廠生產的管理等等,而選煤廠做為一個企業,主要目的是提高經濟效益,所以在體制上,管理層往往重生產而管理,造成管理職能不能得到充分發揮。尤其是一些管理層領導一心只抓生產,極大的忽略了機電設備管理重要性,壓縮專職的機電設備管理人員、不培養新的機電專業人員,造成機電管理人員不足,技術梯隊不健全。
三、加強設備更新與改造
企業保持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是要具備先進的科學技術管理水平。受資金、管理等諸多原因的制約,一些選煤廠距AQ1010-2005選煤廠安全操作規程的要求尚有一定差距。實際生產中大都存在著機電設備老、雜、舊、帶病運轉,機電設備備品備件數量不足、保護裝置不全、設備更新慢、安全設施、超出了使用年限仍在運轉等現象。有的選煤廠為了提高產量,造成機電設備的實際工作負荷遠遠超出了設備自身設計安全生產的要求。此外,一些機電設備定期檢查、檢修、維護保養不能做好做細的情況也是屢見不鮮,例如:安全閥、電壓表、壓力表、電流表、真空表等儀表設備未按規定做到定期校驗維護等。所以,選煤廠要保證生產穩定的情況下,盡量采用新的技術更新改造所屬的機電設備,以達到提高產量、降低成本,從而實現經濟效益的最大化。對于一些落后的高耗低能設備,要根據經濟實力予以更新,這樣才能更好的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要嚴格按照有關規程進行設備管理,對一些不安全、不合理的設備要利用先進技術予以更新改造。在設備更新改造方面要不斷投入資金,保證設備更新的足夠資本。對于一些已經老化,按照標準必須淘汰的設備要堅決討淘汰換新,不能勉強使用,否則將成為重大事故隱患。對于一些被淘汰的關鍵設備,在更新改造時要嚴把質量關,提高設備結構的技術水平和生產能力。
四、加強員工培訓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由于近年來隨著國內煤礦市場的高速發展,中高級技術人員流動比較頻繁,新充實的操作、維修人員較多,盡管有的選煤廠一項重視培養技術人員,但培養一批操作技能好、業務水平高的機電設備管理人員,還需要加以時日。另外,一些機電設備管理人員,對機電設備安全生產相關標準還沒有完全熟悉掌握,在實際管理過程中未能做到上標準崗、干標準活,存在對電氣、電纜、設備配件、小型電器等忽略管理。安全工作是企業工作的基礎和重點,如果忽略了安全生產,可能會導致事故的發生,給員工造成生命危險、給企業帶來致命打擊,給員工家庭帶來滅頂之災。因此,加強對企業員工的培養,剔除員工技能上的“短板”,全面提升員工整體素質,就顯得非常必要。
總之,選煤廠的機電設備管理,必須以“管理、裝備、培訓”并重為原則,以提高機電設備安全可靠性為中心,以標準化統攬工作全局,以經濟杠桿為手段, 從基礎工作做起,扎扎實實地搞好機電設備管理工作,確保機電系統安全、可靠、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