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國實施QFII制度的進程及效應分析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保持了良好的增長態勢,根據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的目標,到2020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將達到78萬億元,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確保在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宏偉目標。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對外開放的范圍也從商品市場擴大到金融市場。為了維護經濟安全和國內正常的經濟秩序,我國政府也在逐步完善監管制度,強化監管措施,增強防范經濟風險的能力。近年來,我國政府的監管水平有了一定的提升,宏觀經濟的良好發展趨勢及政府管制的完善為QFII制度的順利實施提供了保障。從全球股票市場市值來看,中國已經超過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證券市場,不斷發展的市場和日趨成熟的投資理念,機構投資者比重的不斷增加,我國證券市場的監管日趨規范,我國證券市場將會步入穩定的發展軌道,從而為QFII制度的實施提供良好的運行環境。證監會和人民銀行于2002年12月1日聯合頒布了《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投資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正式在中國實施QFII制度。實施這一制度的目的是引進外資,對外資的進入進行必要的限制和引導,增加國內市場的資金供應量,使之與我國的經濟發展和證券市場發展相適應,抑制境外投機性資本對我國經濟的沖擊,完善國內市場投資結構。這一機制下,投資境內資本市場必須通過合格機構進行證券買賣,以便政府進行外匯監管和宏觀調控,以減少資本流動,尤其是短期資本對國內經濟和證券市場的沖擊。2006年9月,人民銀行、證監會、外匯管理局根據市場實際情況在2002年頒布的《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投資管理暫行辦法》的基礎上,頒布了《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投資管理辦法》。辦法以嚴格審查資格條件和限制投資額度與范圍對QFII在我國證券市場的活動進行合理規范與引導。
二、實施QFII制度對我國證券市場影響
(1)有利于證券市場資金供給的增加,促進經濟發展。QFII制度的實施能夠促進資本在國際間的流動,一方面有利于我國證券市場吸引外資;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國外資本的投資回報率。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在我國投資,會將投入的外匯轉化為人民幣,因此可以使我國證券市場獲得雄厚的資本支持,擴大市場規模,有助于建立起容量更大,流通性更強的市場。在人民幣資本項目尚未開放的情況下,引入QFII制度,為外國資本的進入提供一個平臺。(2)有利于改變投資理念與投資策略,引導市場走向價值投資、理性投資。目前我國證券市場投資者的主要目標通過短線操作獲取二級市場收益差價。投資者較多關注股價漲落,對上市公司本身的經營和效益則不夠關注。引入QFII制度的主要目的就是就是為了防止短期炒作,吸引境外的中長期價值投資。一般來說,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都具有較為成熟的投資理念,倡導中長期的價值投資。(3)有利于增加機構投資者比重,改善投資者結構。在我國目前的投資結構中,中小投資者的比重明顯偏高,而機構投資者所占比重明顯偏低。截止2011年年底,滬深兩市登記的股東戶數約為1.7億戶,但機構投資者戶數只有75萬戶,機構投資者在總股東數所占比例不足1%,遠遠低于成熟市場經濟國家。實施QFII制度,引進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辦法》第二條規定了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可以是境外基金管理機構、保險公司、證券公司以及其他資金管理機構。這一政策必然會使我國證券市場吸引大量境外合格機構投資者,進而有助于改善我證券市場投資者結構,壯大機構投資者隊伍。(4)有利于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結構,提高上市公司的管理水平。隨著QFII制度的實施,境外投資機構不但要對上市公司進行價值評估,而且將長期關注其投資組合內企業管理層的才能,對公司財務的透明度、分紅等其他經營性因素也提出了較高要求。證券時報和東方證券早先對QFII的聯合調查表明:大多數境外機構表示會以被動的個股選擇來干預公司治理。這預示著那些治理結構完善、資產優良、信息披露規范透明的上市公司會受到QFII的青睞。QFII用經驗引導中國的上市公司步入正軌,間接促使他們做大做強。
三、QFII制度與我國證券市場開放的相關分析
(1)QFII制度擴大了債券市場和投資基金市場規模。從債券市場的發展情況來看,2002年底實施QFII制度,2003年全年我國登記流通的債券市值為4068.04億元。截止2011年末,2011年我國登記流通的債券市值為8428.4億元,從QFII制度引入后的數據可以看出,債券市場的規模明顯上升。2003年,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公司登記的證券投資基金的市值為675.49億元,QFII制度引入后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涉足我國證券市場,2011年則上升到2289.76億元,基金品種和規模都有所增加。(2)QFII制度的發展推動了我國資本賬戶開放。證券市場開放與資本賬戶開放有著較為密切的聯系。證券市場的開放,目的在于取消資本流入和流出的壁壘,促進資本在國際間的自由流動。而資本自由流動的唯一因素取決于資本賬戶開放。QFII制度要求在資本賬戶下設立專門的QFII子賬戶,各個QFII匯入外匯資金到該子賬戶下開設的二級賬戶,經兌換成人民幣后投資于我國證券市場,其資本利得和股息經審核后方可轉化為外匯匯出。QFII制度的發展使我國在一定程度上放松了對資本賬戶的管制。由此可見,QFII制度推動了我國資本賬戶的開放,促進資本的國際流動,進而推進證券市場的國際化發展。
我國實施QFII制度十年以來,從監管當局不斷提高額度和批準新的投資者準入就可以看出,這項制度對于我國證券市場的開放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隨著我國市場化改革的不斷深入,基于QFII制度下的資本市場開放必然會取得顯著成果,進而推動我國資本市場的完全開放。
參考文獻
[1] 趙心剛.中國QFII制度的現狀分析[J].知識經濟.2012(24)
[2] 綦魯明.國際資本流動對我國股票市場的影響研究[D].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文論文.2010
[3] 宋芬.QFII與我國證券市場的國際化發展[D].武漢:武漢理工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