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社會發展,網絡已成為學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何在網絡環境下做好大學生的管理教育工作已成為輔導員工作的重點之一。本文從作者個人輔導員實踐經歷出發,試著對構建與學生交流的網絡平臺提出幾點建議。
【關鍵詞】大學生管理;網絡;交流
高校輔導員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承擔者,主要負責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集教育、管理、服務等功能于一身。我們不僅要做學生的知心朋友,更要做學生的人生導師。因此,輔導員要以個人的專業性和人格魅力鼓舞、感染、教育學生。輔導員與大學生朝夕相處,工作在最前線,因此,我們的學生思想工作必須與時俱進。有調查結果顯示,中國大學生98%上過網,其中有56.3%的學生經常上網。網絡對大學生的行為模式、價值取向、政治態度、心理發展、道德觀念等產生的影響越來越大。網絡的快速發展對輔導員自身的素質和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這就需要我們學習網上思想教育的方法,改進過去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簡單化、行政化,依據自身需要構建樹立自身形象和與學生交流的網絡平臺。在這里,作為輔導員的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通過網絡我與學生交流的四大法寶—QQ,飛信,博客及校內網。
一、騰訊QQ交流。
QQ交流可以讓所有同學在群里進行點對點或點對面的互動交流,這種方式為同學們所喜歡,也拉近了輔導員和同學之間的距離。首先,組建班級QQ群、年級QQ群、學生干部群、學生黨員群等。利用QQ提供的一對多的功能在群上發布通知、與學生交流;當學生有隱私時可以利用QQ提供的一對一的溝通平臺與輔導員單獨交流,促進深層溝通;QQ也提供了多對多的溝通功能,使群上的成員可以同時發表意見,這為開展網絡主題班會提供了可能性。其次,輔導員可以利用QQ共享平臺,將會議通知、活動方案及有關材料上傳到共享上供學生下載,既省時又經濟。再次,輔導員可以從學生的QQ空間及個性簽名中了解學生的近況,以便及時把握學生的思想動態,從而更好地與學生進行溝通,服務于同學。
二、飛信交流
飛信的出現給輔導員的工作增加了更多的便利。通過短信,我們能夠及時向每一位同學傳達重要通知、政策資助、心理健康小貼士等信息,保證所有的同學都能跟得上輔導員的腳步,感受到輔導員的關懷。我為學生建立了專門的飛信群,學生有問題咨詢,我可以直接在電腦上回復。這極大方便了我與們之間的交流:學生不需上網就能隨時隨地與輔導員進行溝通;有緊急通知又無法在短時間內給每個同學打電話時,飛信便成了最好的助手。此外,飛信也提高了我的工作效率,在辦公室接待一個學生的詢問和回復一條短信的時間是大有區別的。飛信使我們更貼近學生,更了解學生,更好地服務學生,急學生之所需,忙學生之所愿。
三、博客互動
與使用QQ與飛信的同時,我還通過博客加大了與學生的“隱性互動”。作為網絡載體的重要組成部分,博客能幫助輔導員確定工作重點、改進工作方法,同時更能拉近輔導員和學生的距離。在博客里,我經常發表對一些時事的看法,還常利用這個平臺公布獎學金、貧困補助等相關信息,學生們也可以隨時在輔導員的博客里留言和咨詢。博客的最大特點就是“隱性交互”,學生們不用擔心有人出賣自己,因此他們少了顧忌,多了坦誠,也會大膽袒露自己的真實想法和需要。此外,學生通過我的博客,也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我的興趣、愛好,理解我工作中的難處,從而更加主動地配合我的工作。
四、校內網瀏覽
最后要提到的法寶是在學生中擁有超高人氣的校內網。在校內網,我把每一名學生都加為好友,看他們的校內動態已成為我每天必做的功課。 校內網是他們放松娛樂和暢所欲言的平臺,通過瀏覽好友新鮮事,我可以了解學生的所感、所想,以積極服務學生,多方聯動,積極引導學生。網上工作網下做,在做好線上工作的同時,我們在線下要與學生開展“談心”活動,做到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引起思想共鳴。對于一些性質惡劣、言辭極端的內容要勸學生立即刪除,以使更多學生免受不良言行的污染。
當然網上陣地不止這四個,對于更廣泛的網上陣地的運用我有幾點薄見:首先,對于權威性、政策性的信息例如國家法規、學校規章等可以利用學校、學院網站來發布。這樣才能確保信息發布的規范性、可信度和信息傳播的準確度。同時,輔導員可將這些信息轉發或將網頁地址鏈接到各QQ群上,方便學生及時了解信息。其次,對于一些小范圍的單向性、時效性強的班級通知,可以通過BBS、博客、QQ、手機、郵箱等來發送,以確保信息由相關當事人直接接收,這樣可以確保信息的有效傳達,從而提高工作效率。再次,對于交流對象非同時在線的情況,可以用網站通知、電子郵箱等形式。這些載體具有存儲信息、延緩溝通的功能。特別是電子郵箱,使用便捷,在日常工作中深受歡迎。最后,還是要感謝網絡四大法寶,是它們讓我們心中彌漫著濃濃的師生情誼,是它們,讓我和學生們永遠站在一起!
參考文獻
[1] 林玲;王東爽.2012.輔導員AB角制:“雙輔導員”隊伍建設的思考[J].華中人文論叢(1)
[2]張曉峰;崔耀友.2011.“90”后大學生思想教育難點初探[J].吉林華僑外國語學院學報(1)
[3]周治. 2006. 關于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的思考[J]. 新世紀論叢(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