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原有的過于關注財務指標和內部指標的傳統績效評價體系績效評價系統已明顯不適應信息時代企業經營管理和競爭環境的需要,取而代之的是財務與非財務指標、內部與外部指標相結合的綜合績效評價方法。本文結合企業社會責任涵蓋內容,在傳統的平衡計分卡四個層面上創新性地增加一個層面——社會責任層面以評價企業社會責任。
【關鍵詞】戰略績效;社會責任;評價指標體系
一、引言
所謂企業績效評價,是指運用一定的評價方法和標準,采用一系列評價指標體系,對企業一定經營期間的經營效益和經營者業績做出客觀、公正和準確的綜合評判。績效評價作為為企業經營管理服務的工具,其評價結果對企業的戰略目標和經營發展起著導向作用,是促進企業成長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證。實踐證明,實施績效評價體系是企業快速、穩健、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所在。然而目前關于企業的績效評價體系大都以財務指標為主,忽視了非財務指標對企業績效評價的影響,很少有基于戰略視角來進行戰略績效評價。隨著經濟全球化的快速發展、競爭國際化的日趨激烈,傳統的績效評價模式已經不能滿足企業經營要求。目前已有的績效評價方法主要有五種:360度考核法、目標管理法、經濟附加值法、關鍵績效指標考核法和平衡計分卡法。而相比前四種方法,平衡計分卡把績效評價提升到組織的戰略層面,更具有前瞻性和科學性。平衡計分卡是20世紀90年代由哈佛大學教授Robert Kaplan和諾朗頓研究院的執行長David Norton共同提出的一種超越傳統以財務量度為主的績效評價模式。該體系是通過一系列具體的績效指標來體現企業戰略要求,將組織的戰略落實為可操作的衡量指標和目標值的一種新型績效管理體系。
二、企業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基本架構
平衡計分卡方法打破了傳統的只注重財務指標的業績管理方法,同時引入了顧客滿意、內部業務流程、學習和成長三個層面,即包括財務、客戶、內部運營流程、學習與成長四個層面。雖然平衡計分卡提出了從四個角度去評價企業績效,但仍更多地是側重于對企業內部效益的評價,強調企業財務目標和內部流程,著重評價企業內部指標,而忽視了對企業外部效益的評價,即企業的社會責任。因此,本文在運用平衡計分卡方法的基礎上,引入第五個層面——社會責任層面,與財務、客戶、內部運營流程、學習與成長共同構成企業戰略績效評價指標體系。這五個方面既相對獨立又相互聯系,形成了一個較全面、系統的評價指標體系。第一,財務層面績效評價。財務性指標是企業常采用的傳統績效評價指標,能夠綜合地顯示企業策略的實施與執行,對于改善本期凈利是否有貢獻,平衡計分卡同樣保留了財務指標。其涵蓋五方面能力:盈利能力、營運能力、償債能力、發展能力和現金流能力。處于不同時期的企業可以依照公司策略選擇適用于自身的財務指標,主要應該反映企業收益、成本控制和風險控制等方面的情況。第二,客戶層面績效評價。客戶是企業獲利的主要來源,因此滿足客戶的需求便成為企業追求的目標。企業活動必須以客戶和市場為導向,關注目標客戶需求和客戶滿意度。企業根據實際情況,可以選擇市場占有率、品牌知名度、客戶滿意度、客戶獲得率等指標作為客戶層面的評價指標。第三,內部業務流程層面績效評價。內部業務流程目的在于滿足股東及達成客戶層面的目標,因此在制定這個層面的目標與量度時,應先做企業價值鏈分析。一個企業共通的內部價值鏈模式,包含三個主要的流程:產品創新、運營及售后服務。由了解客戶需求以創新并用以設計新的營運流程,而再經由售后服務流程到經由內部價值鏈來滿足客戶和股東的目的。第四,學習與成長層面績效評價。這個層面主要著重于員工績效的衡量,員工成長相當于企業的無形資產,有助于企業在面對日趨激烈的全球化競爭時依然保持其核心競爭力。學習與成長層面主要從員工能力、培訓投入和創新能力三個方面來進行評價。企業可以選擇員工滿意度、培訓覆蓋率、人均產能等指標作為學習與成長層面的績效評價指標。第五,社會責任層面績效評價。越來越多的企業實踐說明,在社會責任和企業績效之間存在正向關聯度,企業完全可以將社會責任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競爭力。可以說,體現企業的社會責任是構建企業長遠績效評估體系的根本保證。一般社會責任層面指標可通過員工報酬率、納稅貢獻率、捐贈收入比率等來進行評價。
三、企業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構建
根據上述分析,本文通過平衡計分卡的財務、客戶、內部業務流程、學習與成長、社會責任五個層面構建了企業戰略績效評價指標體系,見表1。
表1 企業戰略績效評價指標體系
四、結語
雖然平衡計分卡為解決企業績效評價提供了戰略性評價方向,但是在具體的指標體系構建中,依然需要企業根據實際發展情況,建立適合企業自己發展的指標體系。盡管平衡計分卡在現代很多企業、行業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但它并非適用所有的企業、行業。本文只是站在一般的戰略發展角度為做了簡單的指標設計,未能進行具體問題的績效指標研究,僅供參考。
參 考 文 獻
[1]臧晶.企業績效評價的理論基礎[J].工業技術經濟.2010(10):15~18
[2]趙新偉.平衡記分卡與績效管理[J].企業研究.2007(3):75~76
[3]張振香,張斌任.現代績效管理的考核與評價[J].中國電力企業管理.2007(12):36~39
[4]劉靜,董繼剛.企業績效評價研究綜述[J].經濟論壇.2012(2):44~46
[5]Robert S K,David P N.The balanced scorecard:translating the strategy into action[M].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1996
[6]Robert S K,David P N.The balanced scorecard:measures that drive performance[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2(2):71~80
[7]蔣國平,曲冬梅.應用平衡記分卡于企業績效管理系統[J].現代商業化.2009(11):89~91
[8]徐秀藝.基于平衡記分卡的企業績效評價動態指標體系研究[J].經濟研究參考.2010,35(1):57~60
[9]秦毅,劉虹.基于平衡記分卡的企業績效評價體系構建[J].沈陽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http://www.cnki.net/kcms/detail/21.1558.C.20121204.1117.011.html
[10]岳金燕,金水英.基于平衡記分卡的企業績效評價體系的構建[J].黑龍江對外經貿.2011(7):112~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