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建筑物的高度越來越高,功能越來越齊全,往往一個高層建筑會兼具眾多功能。因此,對于建筑物轉換層的施工顯得尤為重要。建筑物轉換層的質量直接決定著建筑物本身的質量。本身主要從轉換層的分類和轉換層的施工技術兩方面來分析高層建筑轉換層的問題。
【關鍵詞】高層建筑;轉換層;分類;施工技術
近年來高層建筑發展迅速,建筑朝體型復雜、功能多樣的綜合性方向發展,因而相應結構形式也復雜多樣。這往往在使用功能上要求建筑在上部樓層布置住電旅館,中部樓層作為辦公用房,下部樓層作商店、餐館、文化娛樂設施。從建筑功能上看,上部需要小開間的軸線布置和較多的城體以滿足旅館和住宅的要求,中部辦公用房則需要較小或中等大小的室內空間,下部公用部分,則要求有盡可能大的自由空間。為了實現這種結構布置,就必須在結構轉換的樓層設置轉換層,以滿足建筑在底部布置有較大空間的要求,同時可為建筑提供大的出入口。由此可知,轉換層的重要性,下文就轉換層的分類和轉換層的施工技術兩方面來分析高層建筑轉換層的問題。
一、轉換層的分類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建筑物的高度越來越高,功能越來越齊全,往往一個高層建筑會兼具眾多功能。因此,對于建筑物轉換層的施工顯得尤為重要。建筑物轉換層的質量直接決定著建筑物本身的質量。目前而言,高層建筑轉換層主要有以下幾種結構:第一,梁式轉換層。它是目前高層建筑轉換層中應用最廣泛的結構形式,具有結構簡單、造價低、施工方便、受力性能好等優點。第二,箱式轉換層。所謂箱式轉換層就是將單向和雙向托梁與樓板澆筑成一個整體,樓板要選擇托梁上下層較厚的樓板,這樣通過澆筑可以形成一個較大的箱式轉換層。第三,板式轉換層。所謂板式轉換層就是當上下柱網、軸線有較大的錯位,不方便用梁式轉換層時就會改為用板式轉換層。板的厚度很大,以形成厚板式承臺轉換層,具有下層柱可以靈活布置的優點。
二、高層建筑轉換層的施工技術
1.選擇合理的模板支撐體系。具體案例:某綜合樓,共32層,地下五層,地上27層,裙樓共三層,主要用于置辦超市和商務辦公,在該樓的四樓設置轉換層,結構方面主要是厚板式,上部為剪力墻。在結構形式層面上核心筒為雙層板,混凝土的強度達到了C40。以下為建筑轉換層施工時具體的施工技術。高層建筑轉換層的施工必須首先選擇好模板。如何合理的支撐模板是施工成功與否的基礎。模板的支撐體系主要有以下三種:第一,一次性支模。建筑轉換層施工過程中需要大量的模板,施工過程中要將這些模板從轉換層底一直支撐到地下室或底層地面。第二,運用荷載傳遞法。這種支撐體系需要將轉換層自身的重量與施工過程中所有器械或施工人員的重量共同加起來看需要幾層樓板共同承擔,然后施工。第三,運用疊合澆鑄法。這種方法主要是將轉換層分成若干次,分別施工,并且后一次的施工應該建立在前一次施工的基礎之上。需要利用第一次澆筑的混凝土形成的強度來支撐第二次施工時所有的重量。在確定支撐體系之前,一定要保證支模的質量。
2.注意鋼筋的質量,合理安裝鋼筋。轉換層中的轉換梁需要大量的鋼筋,對鋼筋的質量要求極高。鋼筋的翻樣、轉換梁的下料、鋼筋順序安排的合理與否是施工的關鍵步驟。施工人員進行翻樣時,要搞清楚轉換層設計的目的,仔細查看設計文件和說明。而且施工人員在進行翻樣操作前一定要考慮好鋼筋之間的避讓穿插關系,避免引起混亂。
3.混凝土工程的實施。選擇強度適當的混凝土。由于轉換層中鋼筋的密度很大,常規的混凝土無法進行澆筑,所以施工人員應該選擇小顆粒的混凝土。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要注意分層搗實,施工過程中如果遇到鋼筋密度過于大的情況時,應該使用鋼釬插搗實。當第一次澆筑的混凝土強度達到75%時,才可以進行第二次混凝土澆筑。需要注意的是在澆筑之前一定要將一些雜物清理干凈。澆筑混凝土之后,施工人員一定要加強對混凝土的養護。要派專門的技術人員對混凝土拌合物的損害程度進行檢測。若有異常應該及時補救。同時,還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對混凝土進行養護,比如對其進行保溫和保濕。對混凝土的裂縫進行嚴格的控制。
4.施工過程中確保安全。在施工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只有安全問題得到有效的處理,工作人員才能夠放心的工作,才能夠建好高層轉換層,確保高層建筑物的正常使用。施工時所用的電箱必須是“三級箱”,同時施工現場必須架空絕緣電纜,采取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就是確保用電安全。在施工前要有詳細的施工計劃,任何人不得隨意修改。對施工人員的行為嚴格規定,防止施工人員不當的行為,如吸煙、打鬧等。對于那些違反規定的員工要嚴厲批評或懲罰。
建筑工程建設是一個重大的項目,每一個環節,每一個步驟之間都緊密相連,牽一發而動全身,所以施工人員在施工過程中一定要慎重,對每一個環節都要足夠的重視。施工人員一定要做好嚴密的計劃,選擇好質量過關的建筑材料,利用先進、扎實的技術,做好每一個環節。
參考文獻
[1]劉杰.高層建筑板式轉換層的設計施工[J].現代商貿工業.2011:123-125
[2]陳軍軍.高層建筑轉換層的施工技術的探討[J].中國住宅設施.2011:145-147
[3]鄧勝全. 高層建筑轉換層的施工技術的應用[J].廣東科技.2010:230-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