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城市污水是指排入城鎮污水系統的污水的統稱。城市污水環境治理是目前城市化進程中面臨的重要問題,關系著城市人口居住環境、水資源的保護、回水利用以及人類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本文對城市環境保護中污水處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對我國城市污水處理提出了對策。
【關鍵詞】城市;環境保護;污水處理
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城市化進程日益加快,人口集中規模的提高,在城市區域范圍內,單位面積和人均可獲得的水資源量與對水的需求量之間的差距呈不斷擴大的態勢,污水排放量的增加,加劇了水環境污染。
一、城市污水處理存在的問題
近年,我國城市污水處理設施的建設成果令人矚目。但城市污水處理能力、效率、水平與環境要求差距仍然很大,城市污水處理形勢依然十分嚴峻,任務還相當艱巨,還存在許多問題,主要是:
1. 城市污水量增長帶來的污染問題突出
隨著城市社會經濟發展的規模越來越大,排放的污水越來越多,大量的污水傾泄入水體和土壤,破壞了水體和土壤的自然生態,使水體物種消失、魚蝦絕跡、變成了臭河死湖,土壤里重金屬和有毒物質富集,污染物通過食物鏈危害我們的身體健康,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制約了城市社會經濟的可持續性發展。
2.污水處理能力和設備運行負荷水平偏低
據統計,到2004 年底,我國城市污水處理廠的平均運行負荷率為65%,比2001年提高5%,還有很大一部分的污水處理廠的處理能力低下,沒有充分發揮作用。至2005年,在已建有污水處理廠的城市中,大約有10%的城市污水處理廠運行負荷低于30%。還有,再加上有些城市對建設項目的前期工作重視不夠,可行性研究不深入,在沒有認真進行全面規劃和技術經濟論證的情況下,依據局部理由提出要建設一步到位和標準過高的建設內容,使投資不能合理利用。
由于各種各樣的原因導致的運行水平低而嚴重影響了城市污水處理效率,造成了大量財力和人力的浪費。
3.污水處理廠建設資金短缺
我國城市污水處理廠的建設資金短缺,這也是很現實的問題,國家財政并不寬裕,我國污水處理廠及設施的建設資金一般靠國際援助貸款,或者政府投資加國際援助。但是援助貸款或國家投資只能解決小部分問題,由于我國的經濟實力還不夠強大,所以,資金短缺是普遍現象。
二、城市污水處理對環境的影響
城市污水處理對環境的影響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對生態有一定的破壞作用,由于城市污水需要通過管道輸送到污水處理廠,輸送管道的建設會破壞沿途的土地、河流等原有的生態系統。其次是噪聲的影響,城市污水處理需要有風機、水泵等,這些設備的噪聲,聲級可高達105dB,不僅影響周圍的居民的生活,強噪聲的工作環境更對操作人員的中樞神經、植物神經產生損害,并可能導致耳聾。再就是氣味的影響,由于城市污水中含有氮、硫、氯、磷等污染物,當廢水在格柵、泵房、沉砂池、反應池、污泥池等地方腐殖發酵產生如氨氣、二氧化硫等,形成惡臭的氣味,對生活、工作在其周圍的居民造成的影響是可想而知的。當今社會物質文明高度發達,人們對生活環境的要求越來越高,這些惡劣影響無疑是急需解決的。
三、城市污水處理的建議
從以上剖析可見,我國城市污水處理還存在很多問題。解決這些問題,筆者認為應做好以下幾點工作。
1. 加大對污水處理設施的投入
目前,中國城鎮生活污水的處理率仍舊不高,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以及經濟的迅速增長,城鎮生活污水處理的壓力會越來越大,雖然近幾年國家對污水處理的投資有所增加,但與國外相比差距依然很大,發達國家用于排水設施和污水處理方面的投資占國民經濟總產值0.53%-0.88%,而中國僅為0.02%-0.03%,因此,今后中國仍需要加大對城市污水處理設施的財政投入。
2. 拓寬城市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的投資渠道
改變原來的投資、建設和運營體系,建立政府、企業、社會的多元化投入機制,實現投資主體多元化、運營主體企業化和運行管理市場化,這樣必將拓寬中國城市污水處理的投資渠道,提高國家投入資金的使用效率。
3.提高污水和污泥的資源化程度
城市污水經過處理,達到一定的標準之后,就成為了資源,尤其是干旱、半干旱的缺水地區,如果直接排入水體而不進行有效利用,就是一種浪費。因此,建設分類供水系統,為實現中水回用建立基礎,通過制定積極的政策措施,采取經濟手段,鼓勵中水回用,防止浪費,是節約水資源、合理科學利用水資源的最佳方式。
同樣,對于污泥回用,也要采取積極的經濟政策來鼓勵和支持,加大對污泥處理的研究力度,保證污泥得到有效處理,不造成二次環境污染,最大限度地利用污泥,變廢為寶、變害為利,同時還要加大有關部門的監管力度,實現污泥利用的資源化、無害化。
參考文獻
[1] 區榮漢.淺析城市環境保護中的污水治理問題與對策[J].科技信息,2009,(29).
[2] 李濤,夏濤,張茜.關于城市污水處理中的問題和對策的思考[J].河北工業科技,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