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職教育現已成為我國高等教育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從專業發展角度探討了我院金融專業發展所面臨的優勢與劣勢。
【關鍵詞】高職教育;專業發展;優勢;劣勢
金融業的發展直接關系到國民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穩定,是國民經濟發展的晴雨表。金融業的發展與金融人才的培養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我院應當抓此良機,以農村學生為主要生源,培養服務于基層金融業的金融人才。筆者即從機遇與挑戰兩方面簡單分析了我院金融專業的發展。
一、我院金融專業發展的機遇
首先,國家政策的支持.服務業是現代經濟的一個重要產業,也被譽為綠色的產業。金融業即是服務業中的一個行業,包括銀行業、證券業、保險業和其他金融活動。金融業的發展直接關系到國民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穩定,是國民經濟發展的晴雨表。2012年9月18日,央行發布了《金融發展和改革“十二五”規劃》,分別從改善金融調控、完善組織體系、建設金融市場、深化金融改革、擴大;對外開放、維護金融穩定、加強基礎設施等七方面,明確了十二五時期金融業發展和改革的重點方向。
二、地方政策的支持
2010年寶雞市政府出臺了《寶雞市鼓勵金融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對相關金融機構及高管人員采取補助和優待的辦法,以吸引更多外埠金融機構來寶,從而激活本地金融市場,讓金融機構更好地服務地方經濟。外埠銀行機構在陜西寶雞市掀起了一股“登陸潮”。先是上海浦發銀行于2009年年初成功進駐寶雞,打破了寶雞多年形成的銀行業固定格局。隨之,交通銀行寶雞分行也亮相街頭。2011年中信銀行新設機構在寶雞市也進入試營業階段。同時,民生銀行寶雞支行正在緊鑼密鼓地籌備開業。興業銀行、光大銀行、華夏銀行也已經獲得上級批準,只等銀監會批復即可進入寶雞。
三、自身優勢
據統計,2011年高考招生計劃庫中,陜西省有36所高職院校,其中,包括本院在內共有10所高職院校開設金融類專業。而這十所高職院校中有6所位于西安,2所位于咸陽,1所在延安,1所在寶雞。因此,我院金融類專業(即金融管理與實務專業)在寶雞地區范圍內具有唯一性優勢。此外,我院僅開設金融管理與實務一個金融類專業,我們完全有信心、有實力增設投資與理財、保險、證券與期貨等金融類相關專業,在幾年之內形成一個專業群。我們應緊緊抓住這一獨有性優勢,投入人力、物力、財力大力支持金融管理與實務專業的發展,力爭快速形成專業群,立足寶雞,走出陜西,面向全國,培養從事銀行、保險、證券、投資理財、一般工商活動等服務于第一線的專業技術應用型專門人才,使其具備“一技之長+綜合素質”、有職業生涯發展基礎的高素質技能型金融人才。
上面是筆者提到的發展我院金融專業的機遇,下面則主要探討挑戰。
1.新建學院。我院是2003年4月經陜西省人民政府批準,由寶雞七所中專學校合并組建的一所公辦全日制專科層次普通高等院校,現已形成了以教育、工學、醫學、農學、管理等六大學科門類為主,融高、中等職業教育、職業技能培訓、成人教育于一體的辦學格局,是目前西北地區規模最大、人數最多、發展最快的高職院校。
2.師資力量。據統計,我院金融專業共有專職教師11人,其中副教授有4人;35歲以上7人,35歲以下4人;大學本科學歷9人,研究生學歷2人;這里不但有多年勝任金融教學的老教師,還有精通經濟法律的老師,當然,年輕老師更是金融專業未來的骨干。我們的師資力量固然雄厚,但是能否跟得上時代的發展卻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
3.教學設施設備。我院金融專業教學設施設備亟須改善,多媒體教學、實驗室建設、教學軟件等都需要配套設施,以完成我們日常的教學工作。我們不能單一的在教室里上理論課,我們需要培養的是社會需要的應用型技能型人才,我們必須借助多媒體聲音圖像和金融實驗室,來營造一個金融氣氛,為學生提供一個真實場景,在這個場景中來學習金融知識,這樣能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效果。
4.教學模式。我院金融專業在這幾年的發展中,也在不斷的探索著教學模式的提升。在國家加強國內高職教育的發展、促進我國畢業生就業技能的大環境下,我院采取各種方式響應國家政策,提高我院金融專業學生的專業技能。與本地區相關銀行開展工學結合辦學模式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方面。目前,我院金融專業學生在第六學期定點安排在一些銀行網點進行實踐學習。通過實踐學習,學生們認識到了實踐的重要性,學習到了課堂上沒有的知識,同時也豐富了自己的大學學習經歷。但是,其中也存在著很多問題。例如學生的參與率、實踐學習的形式、實踐學習的時間以及實踐學習的內容等。第六學期正是學生們忙著找工作的時間,學生這一段時間的實踐學習很重要,有時候甚至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就業狀態。我們必須認真對待。
綜上所述,在大力興辦高職教育的新時代,我們一定要抓住這次機遇,迎接各種挑戰,把我院建設成西北地區最強的綜合類高職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