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校院(系)黨政共同負責制是我國高校院(系)領導體制多年來探索與實踐的必然選擇,要切實發揮高校院系領導體制中黨組織的功能和政治核心作用,促進高校院系構建科學、合理、高效的運行模式,有必要研究高校院系黨政共同負責制的實現機制,促進高校院系工作的和諧發展。
【關鍵詞】高校;黨組織;工作機制;運行機制
高校院系黨組織和院系行政是高校基層教學單位的領導機構,是黨的方針、政策和辦學理念的直接執行者,高校院系黨政之間的和諧合作,是高校正常、有效開展教育教學工作的前提,黨政共同負責制是被實踐證明適合我國國情、符合高等學校校情的有效運行機制,進一步完善和創新這一機制,對于高校黨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院系黨政共同負責制的優越性及其基本特征
高校院系黨政共同負責制作為一種特定的體制關系模式,其基本內涵可以這樣界定:院系黨組織與行政組織在組織運行和行政決策中享有平等的權力和地位,院系黨政領導既是院系建設執行中的決策者或決策參與者,又是組織實施者。這種管理模式的目的是使黨政相互配合、分工負責,共同承擔院系的全面工作責任,有利于發揮黨總支(分黨委)的保證、監督作用與增強凝聚力的作用。 黨政共同負責制作為一種探索中的體制關系模式已經得到為數較多的院校和學者的推崇,認為其主要優越性體現在:(1)強調了黨的領導,決策上強調了共同負責,院系黨政作為領導集體共同保證院系工作目標的順利實現。(2)院系黨政作為領導集體共同對學校黨委和學校行政負總責。(3)強調共同負責基礎上的分工負責。(4)保障了院系黨組織的政治核心地位,是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的延伸和支撐。(5)有助于高校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實行共同負責,加強黨對院系作的領導,是培養“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組織保證。相對于“黨組織領導下的系主任負責制”和單純“系主任負責制”而言,“共同負責制”具有以下三個特點:第一,突出強調了集體領導。共同負責本身意味著責任和權力的平等性。在權力和責任平等的條件下,除非特殊情況,任何決定的做出都必須征求對方的意見,充分地體現了“共同負責制”是一種集體領導的特點。第二,強調了制度化運作方式。在實行黨政共同負責制的前提下,要有效地實現黨政合作和集體領導,必須要有一定的具體規則作為集體領導行為的依據,因此必須根據具體情況制定本單位黨政議事規則,具體和明確地界定黨政共同研究決策的事務范圍、程序,保證共同負責制的正常運行。第三,體現了政治與業務并重的理念。實行黨政共同負責制,從制度上規定了院系黨組織對院系教學、科研和行政管理等重要問題的參與、監督和保證的職責,這樣就會使院系黨組織工作有機地糅合和參與到行政工作中去,使得院系黨組織能夠在貫徹黨和國家方針政策與完成學校各項工作任務時發揮監督保證作用,從而有效地幫助院院系行政建章立制,創造一個寬松、和諧的工作環境。
二、高校院系黨組織工作體制及運行機制的完善與創新
其一,明確提出集體領導、共同負責的院系領導體制,規范了黨總支或分黨委在院系領導體制關系中的政治核心地位,為院系黨組織發揮政治核心和監督保障作用提供前提和載體。經過十余年的實踐檢驗表明,高校院系集體領導、共同負責的領導體制符合我國高等教育法的基本立法精神,與黨的基層組織工作條例第十一條規定的系級黨組織的六項主要職責并無沖突。黨政共同負責體制關系模式可以相溶于黨的這一規章主要精神之中,黨政共同負責制是對高校院系黨組織現行工作體制和運行機制的完善與創新。其二,堅持集體領導下的黨政分工與協同。黨政共同負責既是一種領導方式,又是一種工作決策機制,因此,要細化黨政職責,劃分職責范圍,強調“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共同做好工作”。必須明確,院系黨組織的書記和院長都是本單位工作的第一責任人,共同擔負著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和學校黨委及行政決定的責任,共同承擔著本單位改革、發展、穩定的重要責任和培養合格人才的根本任務。凡是院系的主要工作和重大問題,書記和院長都有責任,都應當認真思考,深入調查研究,集思廣益,做到職責上分,思想上合;工作上分,目標上合;制度上分,關系上合,使院系黨政工作思路同心,目標同向,有機結合,相互促進。其三,要按照“集體領導、民主集中、個別醞釀、會議決定”的原則,完善內部議事和決策機制。要健全和完善院系黨政聯席會議制度、黨政工作議事規則、檢查監督制度等,從制度上構成院系黨政共同負責的關系框架和合作共事的平臺。我們這里需要明確的是,黨政共同負責體制關系模式的最重要的運行機制就是黨政聯席會議制度,黨政聯席會議的實施是實行院系黨政共同負責制的程序性保障環節,是高校院系黨組織現行工作體制和運行機制改革和發展的最重要的創新點之一。對于這一點,中共中央2010年8月13日印發了《中國共產黨普通高等學校基層黨組織工作條例》中指出“高等學校院(系)級單位黨組織的主要職責之一是通過黨政聯席會議,討論和決定本單位重要事項”。院系黨政聯席會議的重要作用,對于高校院系黨建工作運行機制的完善與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其四,應建立院系黨政領導關系準則。一是強調黨政“一把手”在貫徹“共同負責制”的過程中,應該起到表率作用。搞好兩個“一把手”的團結、合作,對于協調黨政關系,增強班子團結尤為重要。書記要支持院長獨立負責地開展行政管理工作,維護和支持院長的指揮權;院長(或系主任)要積極大膽地對職責范圍內的工作組織實施,同時要支持書記分管的工作。二是要求書記和院長協調好副職之間的關系,創造寬松的環境和氛圍,共同努力把院系黨政領導班子建設成為既有集中又有民主、既有紀律又有自由、既有統一意志個人又能暢所欲言的領導集體。三是院系黨政領導成員都要遵守互相尊重、互相理解的原則。其五,正確處理院系黨政權利與義務的關系。院系黨政相互間權利與義務關系的明確,對于保護學校、教師、學生的權利,調動辦學的自主性及教師教學的積極性,促進學生全面、健康地發展,確保教育事業的順利進行,有著較為重要的現實意義。黨政相互間的權力關系需要由一定的機制加以監督協調。
基金項目:此論文系2012年遼寧省高校黨建研究課題“基于黨政共同負責制的高校基層黨組織工作機制和運行機制研究”(課題批號GXDJ2012-B075)的研究成果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