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江文
新生兒細菌感染及抗生素的應用分析
盧江文
目的探討新生兒細菌感染及抗生素的臨床應用情況。方法對隆林縣人民醫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期間收治的341例新生兒細菌感染患兒病例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同時對抗生素使用情況進行回顧性總結。結果341例新生兒細菌感染表現肺炎189例(占55.43%),臍炎78例(占22.87%),結膜炎62例(占18.18%),鵝口瘡6例(占1.76%),尿路感染4例(占1.17%),化膿性腦炎1例(占0.29%),膿皰疹1例(占0.29%;341例新生兒在治療中抗生素的使用率為100%,使用頻率名次前三位是青霉素(84.75%)、氨芐青霉素(62.17%)、苯唑青霉素(29.62%),其中青霉素在新生兒細菌感染中使用頻率最高,和其他抗生素相比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有統計學意義,聯合使用兩種以上抗生素的108例,占31.67%。結論對于新生兒細菌感染病例,要嚴格的掌握抗生素使用規則,避免聯合用藥,并對預防性抗生素應用進行嚴格控制。
新生兒細菌感染;抗生素;臨床應用
新生兒因為具有比較特殊的臨床解剖特點,同時加上其免疫系統還沒有完全發育,對外界的免疫能力較成人要差,所以很容易出現細菌或者病毒的感染,很容易導致消化道、肺部或者其他系統疾病[1]。新生兒細菌感染在臨床新生兒感染性疾病中有很大的比例,目前因為抗生素的廣泛應用,新生兒細菌感染抗生素的耐藥性有不斷增加的趨勢[2]。本文對本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期間收治的341例新生兒細菌感染患兒病例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同時對抗生素使用情況進行回顧性總結。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本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期間收治的341例新生兒細菌感染患兒。其中男童218例,女童123例;日齡最小的1日,最大的9日,平均日齡為(3.43±1.21)日,3日以下的189例,占55.43%;早產兒143例,占41.94%。
1.2 方法對這341例新生兒細菌感染患兒病例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同時對抗生素使用情況進行回顧性總結。
1.3 統計學方法數據結果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處理,計數資料采用(%)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具有顯著性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感染表現見表1。其中肺炎在新生兒細菌感染中的發生率最高,和其他細菌感染表現相比具有顯著新差異,P<0.05,有統計學意義。

表1 新生兒細菌感染表現(n,%)
2.2 細菌感染種類經回顧性調查,341例新生兒細菌感染有克雷伯桿菌、銅綠假單胞菌、克雷胞桿菌、金黃色葡萄桿菌、腐生葡萄球菌等。
2.3 抗生素應用種類經回顧性調查,341例新生兒在治療中抗生素的使用率為100%,使用頻率名次前三位是青霉素(84.75%)、氨芐青霉素(62.17%)、苯唑青霉素(29.62%),其中青霉素在新生兒細菌感染中使用頻率最高,和其他抗生素相比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有統計學意義,聯合使用兩種以上抗生素的108例,占31.67%。詳見表2。

表2 341例新生兒抗生素應用情況(n,%)
由于新生兒的身體器官還沒有發育完善,身體抵抗能力比較低,同時因為新生兒臨床抗菌藥物的使用范圍比較小,這都給臨床新生兒細菌感染治療帶來了較大的困難。本組早產兒143例,占41.94%,早產兒在出生時由于其胃腸道內的細菌菌群還沒有形成,由于胎齡小,出生時的體重比較低以及在護理治療時和外界污染物的接觸,很容易因為細菌的水平傳播而出現細菌感染和細菌定植。新生兒發生感染的主要渠道是呼吸道和皮膚,其中新生兒細菌感染主要以肺炎為主,同時敗血癥和皮膚黏膜感染以及泌尿系統感染發病率也比較高[3]。本組發生細菌感染的新生兒主要是肺炎、臍炎、結膜炎,臍部,分析其原因[4],新生兒的皮膚黏膜屏障的功能還比較差,上呼吸道也沒建立好,免疫功能十分低下[5]。341例新生兒細菌感染有克雷伯桿菌、銅綠假單胞菌、克雷胞桿菌、金黃色葡萄桿菌、腐生葡萄球菌等。其中呼吸道感染主要是金黃色葡萄球菌和克雷伯菌以及大腸桿菌[6-7]。由于大部分新生兒細菌感染的治療存在聯合使用抗生素,可以提示新生兒細菌感染的抗生素臨床使用盲目性比較大。所以通過分析新生兒細菌感染的種類和抗生素應用可以更好的了解新生兒感染的具體情況[8],通過對耐藥性細菌分布以及進行藥敏情況分析可以更好的避免抗生素的濫用,幫助抗菌藥物的合理應用[9]。通過調查發現新生兒細菌感染主要以革蘭陽性菌為主[10]。綜上所述,對與新生兒細菌感染病例,要嚴格的掌握抗生素使用規則,避免聯合用藥,并對預防性抗生素應用進行嚴格控制。
[1] 李利.新生兒細菌感染及抗生素應用的相關問題[J].中國新生兒科雜志,2011,26(5):293-295.
[2] 崔忠,岳書勤.Ⅲ度羊水胎糞污染新生兒抗生素合理應用的探討[J].中華圍產醫學雜志,2009,12:309-310.
[3] 毛志峰,葉云.我院抗生素應用現狀分析[J].中外醫療,2011, 30(5):178-178.
[4] 楊德昌,張莉力.細菌感染趨勢與抗生素應用[J].陜西醫學雜志, 2000,29(11):671-672.
[5] 章員良.內科普通病房呼吸系統疾病病原菌譜與耐藥性及抗生素應用現狀分析[J].重慶醫學,2003,32(8):1108-1109.
[6] 彭少華,李棟,施菁玲.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繼發革蘭氏陰性桿菌醫院肺炎的菌型及耐藥性研究[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2,12(1):11-11.
[7] 陶芳.新生兒醫院感染和抗生素應用的調查分析[J].臨床研究, 2012,10(15):174-175.
[8] 楊娜.胎膜早破新生兒感染的病原學分析[J].中華全科醫師雜志,2012,11(3):199-201.
[9] 王煒,邊紹蘭,朱其鳳,等.新生兒醫院感染與抗生素應用[J].護士進修雜志,2000,15(5):339-340.
[10] 肖群文,梁琨,賀湘英,等.新生兒早期細菌感染與圍產期高危因素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新生兒科雜志,2007,22(6):330-333.
R722.1;R978.1
A
1673-5846(2013)01-0184-02
廣西隆林縣人民醫院,廣西百色 53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