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樹華
楚雄醫藥高等專科學校高等教育研究室,云南楚雄 675005
齲齒是一種流行于世界各地的常見病和多發病,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心血管疾病和癌癥之后第三位重點防治的疾病。中專生仍是齲齒發病的高峰年齡[1],為了解楚雄醫專專科生患齲情況,對06級和07級臨床醫學專科班共217名學生進行了口腔檢查,報道如下。
06級和07級臨床醫學專科生共217名,年齡17~20歲,其中男生67人,女生150人。采用世界衛生組織1997年版口腔健康調查基本方法和標準器材,所有檢查由牙科專科醫生一人在室內自然光線下,采用視診和探針逐牙檢查操作完成。主要對每位專科生作恒牙齲齒檢查及舌側牙石檢查,記錄齲、失、補牙數目。凡齲、失、補均作齲齒計算,統計齲齒患病率,并記錄有牙石的人數。
齲:齲壞處牙體變色、能滯留探針、并探險及不同深度的齲洞。牙石:用視診、探診方法排除軟圬并探及齦上牙石。

表1 齲患發病的一般情況
表1表明,調查學生的患齲率為41.01%,患者齲均值為1.33個,稍低于全國的一般平均水平(55.32%)。但患齲率高于其它許多地區[2]。齲齒填充率僅為15.94%,充填率較低,說明學生及家長對齲齒的危害認識不足,對齲齒未能及早主動有效的治療。未患齲病人數為29人,僅占13.36%。

表2 齲齒與性別的關系
表2表明,男女學生齲患率有顯著性差異,這與其它地區調查結果不一致。顯示男生患齲齒較女生嚴重,可能中專男生刷牙不認真、口腔衛生較女同學差有關[3]。
在受檢的217名專科生中,共有89人患有齲病,其中83人的齲病均發生在磨牙,13人發生在雙尖牙,3人發生在前牙,與國內、外調查報告一致。與磨牙的使用時間較長和解剖結構弱點及刷牙方式有關。
217名受檢學生中,有96人均有不同程度的牙石存在,占44.24%并且95%的牙石都位于下前牙舌側區。表明口腔衛生較差。這一結果可能仍是與不正確的刷牙方式有密切關系。
齲病作為一種可防治性的疾病,要降底其發病率,就要提高專科生的整體口腔健康水平,應加強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多年來,人們常認為“牙痛不是病”、“蛀牙不要緊”,這種錯誤的觀點普遍存在。要認識到牙病與許多全身性疾病有關[4]。應加強宣傳,改變觀念。在調查過程中很多齲病學生渴望學到齲齒防治的有關知識和方法,筆者認為在中專學校很有必要開展“牙齒保健”專題講座,向學生傳遞齲齒發生的原因及其危害,以提高專科生防齲的自我保健能力。
作為醫學類高等職業學校,學校更應認真貫徹執行國家頒布的《學校衛生工作條例》,認真組織落實每年一次的學生健康體檢工作,做好學生齲病的早發現,早診斷,對已確診的齲病患者應動員其盡早主動接受牙體治療和修復治療。學校衛生室應配備專業口腔醫生,開設口腔科,開展防齲工作。
[1] 王引童.寧波市高校新生齲的調查分析[J].中國初級衛生保健,2002,16(3):20-21.
[2] 劉正.《口腔生物學》[M].4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104.
[3] 季成葉.1995年中國學生齲患流行病學研究系列報告(一).中小學生恒牙齲患現狀分析[J].中國公共衛生,1999,15(2):102.
[4] 張翠賢,袁渝萍.牙病與全身性疾病[J].牙體牙髓牙周病學雜志,2000,1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