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曉云 郭志穎 尹世萍
1.上海市楊浦區中心醫院,上海 200090;2.上海市肺科醫院,上海 200090
肛腸疾病在我國的發生率很高,目前臨床上多采用手術治療,由于肛腸疾病手術部位的特殊性,如果術后恢復不佳,會對患者的工作、生活帶來很大的困擾[1]。為此,我科選自2010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200例肛腸手術患者為觀察對象,采用整體護理的方法對患者進行全方位的護理,臨床效果滿意,其效果優于傳統的術后護理方法,現報道如下。
將200例收治的肛腸疾病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100例和觀察組100例。對照組53例男性,47例女性,(43±2.1)歲為平均年齡。其中20例肛裂,8例肛瘺,8例肥大肛乳頭,54例痔瘡,10例肛周膿腫。觀察組48例男性,52例女性,(40±2.5)歲為平均年齡。其中24例肛裂,10例肛瘺,56例痔瘡,4例直腸脫垂,6例肛周膿腫。經統計學分析,在性別、年齡、疾病類型、手術方法、麻醉方式及治療環境等方面比較兩組患者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1 手術方法[2]根據患者臨床檢查情況制定合理的手術方案,如對于混合痔、肛瘺、復雜性肛周膿腫及直腸癌局部切除者手術在腰椎麻醉下進行。肛裂、低位單純性肛瘺、單純外痔、內痔在局麻下手術,術前進行腸道準備,術中患者取側臥位,常規消毒鋪巾,麻醉成功后充分擴肛,用碘伏消毒肛管及直腸下段。
1.2.2 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實施傳統的護理方法。觀察組患者術后采取整體護理,其內容包括:①術前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緩解緊張情緒,耐心給病人解釋手術采取的方式以及臨床療效使患者保持最佳手術狀態,根據手術的要求,囑患者給予半流質飲食于術前晚、晨,清潔灌腸、清潔肛門皮膚于術前30 min。尤其是老年患者,為做出積極的護理,對患者的病情情況、合并癥情況進行詳細了解。②術后密切觀察患者切口情況,如發現出血、疼痛等情況時,應進行相應的處理并報告醫生。對老年患者要更為留意,隨著年齡的增長,體質衰弱,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很高,尤其是術后出血、尿潴留等,因此應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征等情況,如發現有出血癥狀,應立即建立靜脈通道,配合醫師做好對處理[3-4]。③對患者及家屬進行健康教育,使其配合護理工作的實施。飲食方面要多吃水果、蔬菜等高纖維的食品,多飲水,以防便秘。有部分患者擔心術后第一次排便而禁食禁水,對于這類患者要及時做好疏導工作,告知禁食禁水只會加重便秘,對身體康復是很不利的。④術后并發癥的護理:如患者術后出現便秘現象,囑其不要亂用刺激性強的藥物,可多吃含粗纖維多的食物,如不見好轉,可采用口服液狀石蠟治療。對于尿潴留的患者,要鼓勵患者自行排尿,也可采用誘導排尿方式如聽流水聲、針刺、熱敷小腹等。對術后患者的出血情況密切觀察,勤巡視、勤觀察、勤詢問病人,一旦發生出血及時給予相應的處理并報告醫生,直腸內常忽視內出血的一些特殊表現,不易發現出血情況,待癥狀如有便意感,心慌,脈細,腹脹,面色蒼白等明顯出現時其出血量大約都在500 mL以上,所以護士應勤觀察,必要時用肛門鏡檢查。遇有可疑情況時,應及時檢查處理報告醫生。⑤制定一本肛腸患者術后康復手冊,詳細的介紹該病的易發因素,平時應怎樣注意飲食及術后的健康指導。
治療結束后,由培訓過的護士給予兩組患者發放滿意度調查問卷,保證發放率和回收率都為100%,在調查表上根據患者實際感受情況如實填寫。對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進行觀察。
采用SPSS 16.0統計學軟件,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調查的形式采取問卷調查的方法,由本科臨床大夫和護士共同制定,由本院護理部審核調查表,發放率和回收率均為100%。觀察組的滿意度為100%,與對照組的滿意度82%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兩組患者均順利完成手術,觀察組尿潴留1例,出血2例,肛門水腫10例,并發癥發生率為13%;對照組尿潴留8例,出血10例,肛門水腫22例,并發癥發生率為40%,經統計學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
手術治療是根治肛腸患者的主要手段,因此術后的護理工作對于肛腸患者的愈后與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有重要的意義,所以充分重視并提前進行護理干預,能減輕術后不適,減少術后復發率。由于一些影響因素如神經血管分布豐富,位置特殊,加上手術麻醉等,術后肛門部容易出現并發癥。采取舒適細致的肛周護理使肛腸疾病術后患者得到了舒適和親人般的溫暖,同時在接受護理服務的過程 使患者心中充滿了信心和希望,積極主動地參與醫療護理活動。通過整體護理,從術前、術中、術后及心理、飲食等方面的教育與指導,對患者的康復有重要意義,尤其是手術后常見并發癥的護理,這是提高手術治愈率和縮短療程的關鍵[5-8]。我科通過對200例患者分別進行傳統護理和整體護理,通過對兩組病人的滿意度調查及術后并發癥的分析結果顯示,觀察組的滿意度為100%,與對照組的滿意度82%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尿潴留1例,出血2例,肛門水腫10例,并發癥發生率為13%,對照組尿潴留8例,出血10例,肛門水腫22例,并發癥發生率為40%,經統計學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肛腸術后患者經過全方位的整體護理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患者的疼痛與不適,通過整體護理,及時發現患者的心理問題,可以明顯減輕患者的心理壓力,有利于術后恢復。給患者及家屬發放肛腸疾病術后康復手冊,可以體現出醫護工作者對患者的關愛,拉近醫護關系,更重要的是可以幫助患者進一步了解該病的發生原因及易發因素,從飲食、生活習慣上給予患者正確的指導,減少復發率。
總之,高質量的護理措施可以使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降低,減輕患者的痛苦,促使創面早日愈合,提高病人的滿意率。所以,提高護理質量在肛腸疾病患者的恢復過程中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
[1] 曾海麗.痔瘡患者的術后護理[J].工企醫刊,2009,22(3):49.
[2] 鄭康雄.護理干預對肛腸疾病術后患者排尿的影響分析[J].現代醫藥2006,22(1):112.
[3] 孫林.老年患者肛腸術后護理體會[J].中國社區醫師,2009,13(11):191.
[4] 黃海敏.肛腸外科術后肛周護理的觀察與體會[J].吉林醫學,2010,31(15):2297.
[5] 朱惠昱.肛腸外科患者的人性化護理[J].中國實用護理志,2011,28(27):21.
[6] 唐歡.肛腸外科術后肛周的臨床護理體會探討[J].健康必讀雜志,2011,8(8):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