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峰
開封市第二人民醫院消化內科,河南開封 475000
近年來多層螺旋CT門靜脈成像(MDCTP)技術在診斷肝硬化合并胃部靜脈曲張得到廣泛應用[1]。鑒于胃鏡被認為是診斷食管胃靜脈曲張的金標準,本文據此探討MDCTP與無痛胃鏡在診斷肝硬化合并胃靜脈曲張分級、分型的一致性,并評價了兩種方法在治療上的療效及安全性?,F報道如下。
選取2010年7月—2012年6月我院消化內科收治的116例肝硬化合并胃靜脈曲張患者,均經實驗室檢查、超聲或病理組織學檢查證實,其中男62例,女54例;年齡37~78歲,平均(59.3+9.4)歲。4周內先后行消化道無痛胃鏡檢查(胃鏡組)和64層螺旋CT平掃、增強掃描和三維重建(MDCTP組),觀察胃鏡組及MDCTP組診斷食管、胃有無靜脈曲張及分型、分級情況,評價一致性。
胃鏡組行胃痛胃鏡檢查。胃鏡選用Olympus公司生產的QJF-XQ260胃鏡,檢查前半小時口服胃鏡潤滑劑10~15mL,然后應用丙泊酚1.5~2.0mg/kg麻醉,開始觀察食管、胃有無靜脈曲張及分型、分級情況;MDCTP組檢查前半小時口服溫開水600~800mL充盈胃腸道,采用 GE公司 64層螺旋 CT,自氣管分叉至髂骨翼上緣水平進行掃描。將獲取圖像傳至SDW4.3圖像后處理工作站,采用多平面MRP、MIP、VR等重建技術對門脈系統及曲張的食管胃靜脈進行重建,觀察食管、胃有無靜脈曲張,對陽性患者進行分型(Sarin分型)和分級(Kim分級)[2]。
將116 例確診患者隨機分為行無痛胃鏡治療的無痛組60例和MDCTP下手術治療的CT組56例。無痛組在應用丙泊酚成功麻醉后進境觀察靜脈曲張情況,退鏡安裝套扎器,再次進鏡行套扎治療;CT組在64層螺旋CT門靜脈成像指導下行栓塞術。隨訪2組6個月和12個月后復發率、再出血率及并發癥情況。
以胃鏡結果為對比標準,推測MDCTP組診斷敏感性、特異性和一致率。采用SPSS15.0軟件包進行數據分析,采用Kappa統計法檢驗比較兩組診斷胃靜脈曲張的有無、分級、分型的一致性,Kappa值>0.70為一致性強度最強。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經Kappa統計法檢驗,兩組診斷胃靜脈曲張陽性數、分級和分型 Kappa值分別 0.741、0.750和 0.754,P<0.01, 結果具有高度一致性(表1、表2和表3)。MDCTP診斷胃靜脈曲張的敏感性、特異性和一致性分別為86.7%、78.0%和83.6%(表1)。

表1 2組診斷肝硬化合并胃靜脈曲張情況比較(n)

表2 兩組診斷肝硬化合并胃靜脈曲張分型情況比較(n)

表3 兩組診斷肝硬化合并胃靜脈曲張分級情況比較(n)
無痛胃鏡下食管胃底曲張靜脈套扎硬化序貫治療的無痛組在術后6個月和12個月的復發率和再出血率方面與CT下栓塞術治療的CT組差異不明顯(P>0.05),但在并發癥方面則好于CT組(P<0.05)。

表4 兩組治療后6個月、12個月隨訪復發率、再出血率及并發癥情況比較[n(%)]
臨床上胃鏡檢查一直被認為是肝硬化和胃靜脈曲張診斷的黃金標準。胃鏡檢查一般能清晰地反映上消化道疾病,診斷效果確信可靠。然而,傳統胃鏡檢查屬插入式有創操作,患者往往會表現出惡心、嘔吐或腹痛等生理反應,以及恐懼、緊張等應激反應,致使二次檢查接受率低,導致病情得不到及時檢查而延誤診斷及治療,于是無痛胃鏡檢查方法在此背景下開始出現。所謂的無痛胃鏡技術,就是在普通胃鏡檢查的基礎上,配合異丙酚、芬太尼及利多卡因等藥物靜脈注射,發揮這些藥物鎮靜鎮痛效果,使患者在麻醉酣睡狀態下行胃鏡檢查。相較傳統胃鏡和內鏡檢查法,無痛胃鏡具有更突出的高清晰度、高分辨率優點,檢查可做到無死角、無損傷,診斷率高,而且在無痛胃鏡配合下治療能明顯縮短手術時間,安全有效。而多層螺旋CT近年來在門靜脈高壓方面的技術優勢日益顯現,國內學者吳東等[3]研究發現,通過將MDCTP與常規門靜脈直接造影比照,MDCTP在顯示門靜脈開放性和側支循環方面符合率極高,且還具有無創操作優勢。Kim等[2]以內鏡檢查結果為金標準,統計MDCTP診斷靜脈曲張的敏感性和特異度均高達80%以上,與內鏡檢查結果具有較高的一致性。另外,MDCTP診斷胃靜脈曲張的敏感性、特異性和一致性分別為86.7%、78.0%和83.6%。從這個角度說,無論是無痛胃鏡,還是MDCTP都是診斷肝硬化合并食管胃靜脈曲張安全、可靠和可信的方法選擇。
本組資料顯示,無痛胃鏡與MDCTP診斷胃靜脈曲張的結果一致性較高,Kappa=0.741>0.70。此外,兩組在Sarin分型、Kim分級結果上也具有較高的一致性,Kappa值分別0.750和0.754,P<0.01。本組有2例IGV1(孤立存在的胃底靜脈曲張)無痛胃鏡未檢出,但MDCTP確診,說明MDCTP可發現黏膜層意外的曲張靜脈,而胃鏡檢查則相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相較多層螺旋CT,MDCTP密度分辨率、空間分辨率更高,在重組圖像上能清晰辨別累及不同胃壁層次的曲張靜脈,有助于為后續治療提供依據[4]。MDCTP與無痛胃鏡組在診斷胃靜脈曲張分級檢查率上存在一些差異,2組在陰性和Ⅰ級(輕度)檢出率上差異不明顯,但胃鏡在Ⅱ級(中度)檢出率上高于MDCTP組,而MDCTP組在Ⅲ級(重度)檢出率上則高于胃鏡組,分析原因可能與胃鏡劃分中度胃靜脈曲張的管徑長度有關。
綜上所述,MDCTP與無痛胃鏡在診斷肝硬化合并胃靜脈曲張上具有較高的一致性。無痛胃鏡在治療遠期效果和安全性上要優于行MDCTP下手術。
[1]中華醫學會消化內鏡學分會食管胃靜脈曲張學組.消化道靜脈曲張及出血的內鏡診斷和治療規范試行方案(2009年)[J].中華消化內鏡雜志,2010,27(1):1-4.
[2]Kim E,Chiorean M V,Fidler J L,et al.A prospective evaluation of computerized tomographyic (CT)scanning as a screening modality for esophageal varices[J].Hepatology,2008,47(5):1587-1594..
[3]何欣,黃仲奎,龍莉玲,等.比較多層螺旋CT門靜脈成像與內鏡檢查診斷肝硬化合并食管胃靜脈曲張的優劣 [J].中國放射學雜志,2012,46(12):1092-1093.
[4]霍紅,吳貴愷,劉國祥,等.無痛胃鏡下序貫治療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的療效與安全性評價[J].中華消化病與影像雜志(電子版),2012,2(5):308-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