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鳳清
邛崍市醫療中心醫院,四川邛崍 61153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種常見的肺部疾病,患者的氣流受到限制,臨床通常癥狀為呼吸困難、反復性咳嗽等[1],在病情加重時,很可能引發心臟病和呼吸衰竭,該病的死亡率極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已經成為影響老年人身心健康的主要疾病。慢性病具有反復發作的特點,這就需要大量的醫療費用和時間,致使患者的生活質量下降,也給患者的家庭帶來了沉重的負擔[2]。所以,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實施積極有效的護理干預,提高患者生活的質量,減輕家庭的負擔是非常重要的。我院對收治的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采取了積極全面的護理干預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選取我院2010年7月—2012年12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共 60例,其中男 39例,女 21例,年齡 51~74歲,平均年齡62.7歲,患病時間5~14年,平均8.26年。將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分別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3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中華醫學會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斷標準,并且通過化驗,排除了肺癌、肺纖維化等病癥。對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患病時間等數據進行統計分析(P>0.05),可以進行比較。
在對對照組的患者進行護理的時候,只是采用簡單常規的護理方法,例如相關的藥物治療、簡單的干預護理、叮囑患者在出院之后定期護理等。觀察組則是采取積極全面的護理措施,如對病人的心理方面、用藥、飲食、健康知識教育等多個方面進行護理,在患者出院后,定期進行電話訪問,派遣專業的護士進行家庭訪視,時間為6個月。兩組患者均在住院的時候進行護理干預進程記錄,在患者基本康復出院的時候建立患者的病例檔案[3]。
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進行全面的護理干預,具體的措施如下:①心理護理方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多為老年人,老年人因為年事已高,在心理和生理方面都比較特殊,生理功能退化嚴重的,還可能出現耳聾眼花、行動緩慢等情況,這就需要護理人員要具備足夠的耐心,首先取得患者的信任,讓患者能夠安心的接受護理,并且對患者進行鼓勵和安慰,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緒,使患者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增強患者和疾病抗爭的信心[4];②用藥方面:護理人員要將藥物具體的使用方法、用量和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告知患者以及患者家屬,指導患者怎樣預防疾病,可以定期注射疫苗,以減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急性發作[5];③飲食指導:與家屬進行溝通,在飲食方面,可以針對患者的具體情況分別制訂飲食方案,要堅持“三高一低”的原則,既高蛋白、高營養、高熱量、低糖分。在必要的情況下,可以予以腸外營養;④健康知識教育方面:要向患者以及患者的家屬普及健康知識,介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發病原因、癥狀和預防等,必要時可以開展健康知識講堂,進行多媒體等多元化的教育方法[6]。和患者的家屬進行溝通,得到家屬的支持,告知患者家屬家庭的配合和支持對患者的治療和康復起著重要的作用。聯合家屬一起監督患者,改掉可能引發疾病急性發作的不良生活習慣,提高患者以及家屬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認知和防范,能夠降低患者急性發病的概率,減少患者住院的時間,不僅能夠減輕患者的痛苦,也可以減輕家庭的負擔;⑤康復護理干預方面:指導患者進行排痰訓練和呼吸功能的鍛煉,協助患者適當地進行下床運動,根據患者的具體身體情況,可以進行如散步、太極拳等運動量小的運動[7];⑥患者自我監測方面:家里如果條件允許,可以購買制氧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在睡覺的時候可能會出現低氧血癥,不僅會對患者的睡眠質量產生影響,也可能會導致嚴重疾病的發生,所以在患者睡覺的時候,尤其是夜間,可以微量持續的吸氧。
本文的數據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分析,兩組的數據比較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通過為期6個月的護理干預,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有了明顯的改善,但是,觀察組患者的生活質量明顯要好于對照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觀察組急性的發病率也明顯低于對照組急性的發病率,觀察組共有5例患者出現了急性發病,對照組則有13例患者出現了急性發病的情況。對兩組患者的具體統計數據進行分析(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具體數據見表1。

表1 觀察組與對照組急性發病率對比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因為病情反復發作,需要長期反復的住院,給患者家庭帶來一定的經濟負擔,也對患者的心理造成了陰影,許多患者都出現了懼怕、焦慮等不良的情緒,甚至對家庭正常生活也造成了很大的影響。據相關文獻報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有26%的患者出現了抑郁的癥狀[8]。如果患者的情緒一直不佳,那么就會對阻礙患者康復,甚至導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出現惡化,這樣就會致使患者失去了治療的信心,延誤了病情。有很多研究報道都指出,對患者實施積極全面的護理干預,能夠增強患者的信心,自身掌握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知識,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許多患者在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缺乏了解,在出現了急性病癥甚至是危機生命的呼吸衰竭時,不能很好的采取緊急應對措施,導致了患者死亡。所以,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進行知識教育是一項非常重要的任務[9]。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因為呼吸的增加,對蛋白質等的消耗量也會加大,如果患者食用的食物營養不夠,很容易就會出現營養不良,對患者進行飲食護理,營養合理的搭配食物,能夠維持細胞正常代謝,維持器官的正常功能,增加機體的免疫力,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
我院將收治的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進行了分組,對兩組患者在護理干預前后的調查數據進行了比較分析,在進行干預護理之前,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并沒有明顯的差別。在經過為期六個月個干預護理和家庭訪視指導后,觀察組的生活質量有了明顯的提高,急性發病率也低于對照組。這就表明干預護理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有著很重要的影響,能夠促進患者更好的恢復[10]。在臨床醫學上有著重要的意義,值得大力推廣應用。
[1]周生余,何良愛,徐立升,等.綜合干預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定期便秘患者癥狀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華護理雜志,2010(10):11-12.
[2]盧淑鳳.社區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心理護理及健康教育[J].護理實踐與研究,2009(18):15-16.
[3]張淑霞,田春霞,王小麗.健康教育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通氣功能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西南軍醫,2010(4):18-19.
[4]辛玲.程序化健康教育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質量影響的研究[J].護理實踐與研究,2009(3):39-40.
[5]張理花,陽紅.實施配偶健康教育對COPD患者生活質量影響的研究[J].中國醫藥指南,2010(13):26-27.
[6]陳丹,李玲,薛培麗,等.強化健康教育對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自護能力的影響[J].現代醫藥衛生,2010(15):16-17.
[7]李敬.健康宣教對高血壓患者治療依從性的影響研究[J].吉林醫學,2010(27):27-28.
[8]韋海燕,唐蘭蔓.社區綜合護理干預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63例效果觀[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0(2):19-20.
[9]余小萍,朱萍,朱圓.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綜合護理方案研究[J].上海護理,2010(5):28-29.
[10]李啟芬.社區康復護理對老年慢阻肺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1(24):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