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峰 劉 慰
1.山東省即墨市人民醫院,山東即墨 266200;2.山東省即墨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山東即墨 266200
白內障是現代眼科臨床中最為主要的致盲疾病之一,隨著現階段顯微手術的不斷發展,白內障的手術方法也不斷進步,小切口非超聲乳化白內障摘除人工晶狀體植入術是現代臨床中治療白內障的主要方式之一,其具有手術切口小、術后患者角膜散光小、患者視力恢復快、安全、可靠、臨床療效顯著等優點而得到了廣泛的應用[1]。此外,此種手術方式非常的經濟、實用,受到了廣大基層眼科醫務工作者的認同與推廣。該院于2009年10月—2012年6月期間一共收治了白內障患者82例,并對所有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了統計和分析,對其中的42例患者進行了小切口非超聲乳化白內障摘除人工晶狀體植入術,取得了相當滿意的臨床療效,現將具體的研究總結報道如下。
本組患者一共為82例、97眼,其中,男性45例、53眼,女性37例、44眼。本組患者的年齡為14~78歲之間,平均年齡為62.5歲。在本組患者中,先天性白內障患者3例、4眼,代謝性白內障患者13例、19眼,老年性白內障患者49例、53眼,并發性白內障患者17例,21眼。在患者手術之前,常規對其進行A超、B超、裂隙燈以及眼壓的檢查,并與此同時為患者進行全身檢查。
先對患者的結膜囊進行清潔、散瞳并進行表面麻醉。待患者的眼球充分軟化之后,進行常規的消毒鋪巾,并運用開瞼器開瞼上直肌牽引吊線,進行鞏膜的燒灼止血,之后運用手術刀在患者的角膜緣做側切口,待進入前房之后,在患者的前房中注入一定劑量的粘彈劑,再運用穿刺刀經患者的鞏膜隧道進入到前房,進行晶狀體的水分層和水分離,之后,再經過隧道的切口伸入注水晶體圈直到晶狀體核后再將其挽出,之后將后房型人工晶狀體植入其中,并進行準確的調位,根據患者鞏膜口部位的水密情況,確定該切口是否進行縫合,之后進行包扎即可。
本項研究運用t檢驗和χ2檢驗,P<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首先,并發癥。在手術之后出現囊破裂患者1例,高眼壓患者2例,在經過相關的治療之后均恢復正常。其次,臨床療效。觀察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患者,觀察組患者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92%,而對照組患者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則為87%,差異具有顯著的統計學意義(P< 0.05)。具體的數據統計處理情況請見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數據對比分析
白內障手術屬于復明手術,影響患者術后療效的因素很多,術后散光的形成是影響患者術后臨床療效最為重要的原因之一,而上述手術后散光的出現,又與患者手術切口的大小和方式以及切口縫合的松緊等之間存在著密切的關系[2]?;诖耍s小患者手術切口的長度,減少患者手術縫合的針數對于提高患者術后的視力具有相當重要的現實意義。超聲乳化術被認為是現階段治療白內障最為有效的手術方式,其具有患者損傷小,切口愈合快,術后視力恢復較快等臨床優點,然而,許多的基層醫院優于經濟的原因而無法購買相關儀器,且超聲乳化術的操作難度較大,對手術操作者的要求較高,致使基層醫院中無法運用此項技術。近些年來,小切口非超聲乳化白內障摘除人工晶體植入術恰恰彌補了超聲乳化術在臨床治療中的不足,其不僅具有切口小,切口愈合快,術后散光小,視力恢復快等臨床優勢,此外,此種治療方式還具有設備費用低,手術費用少、臨床療效顯著等臨床特點而成為基層醫院中治療白內障的首選方式。
[1] 殷義平,陳新.小切口非超聲乳化白內障摘除人工晶體植入手術臨床觀察[J].實用防盲技術,2009,4(2):4-5.
[2] 于波,朱麗麗,徐倩,等.小切口非超聲乳化白內障摘除人工晶體植入86例[J].中華全科醫師雜志,2004,3(5):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