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青春
【摘要】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問題日益突出,成為學生工作中一個非常棘手而又無法回避的問題,首要問題就是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認定工作。在實際操作中,我認為要從加強誠信教育,了解學生的情況,建立嚴格的跟蹤調查和監督制度,認定工作要公平、公正、公開等原則才能很好地認定家庭經濟困難生。
【關鍵詞】家庭經濟困難生、認定、國家政策、學生家長
隨著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深入、高校收費制度改革,我國高校辦學規模越來越大,學費水平也相應提高。近年來,高校中出現了一個特殊的群體——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貧困生),而且數量已占高校學生的相當比例,貧困生問題已成為我國高等教育改革和發展的焦點問題之一。2007年6月26日,教育部和財政部聯合下發了《關于認真做好高等學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工作的指導意見》(教財[2007]8號),對高校貧困生的認定工作和認定程度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在實際操作中,大多高校是以學生的家庭成員人均月收入來評定標準的,不同學校的標準也各有差異。對于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認定工作,根據工作經驗和體會,覺得需從幾個方面著手加以完善。
一、加強誠信教育,培養學生自尊、自愛、自強、自立的品格
因為學生的家庭經濟情況是由學生本人自行提供,這樣就不排除有一部分學生向學校提供的資料與實際情況不符,可能會有一些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因為不愿暴露自己家庭經濟困難的事實,不愿如實填寫,提供虛假資料;也可能存在一部分學生原本家庭經濟不是太困難,而故意捏造自己的困難甚至有的家長讓子女把自己寫成重病、車禍等等理由,因此學生影響家庭經濟狀況信息里寫著五花八門什么爺爺常年吃藥、奶奶臥床不起、父親不能干體力活等等,以此來獲取老師的同情和學校的資助。這種失誠信的行為嚴重影響了學校相關對困難學生的審核評定工作,導致評定結果的偏差。所以要通過加強誠信教育,要幫助他們樹立自尊、自愛、自強、自立的信心,通過參加勤工儉學等多種方式減輕生活負擔,鼓勵他們努力克服困難、完成學業。
二、多渠道了解學生的情況,較為全面地做出認定。
一是家庭人均月收入可以反映家庭經濟情況,可以作為重要的評定標準,但如果作為唯一標準還是有些片面和單一,除了家庭人均月收入,還需要考慮農村和城市的差異,農業區和牧業區的差異,經濟落后地區和經濟發達地區的差異,子女的多與少的差異,家里有幾個學生,父母的工作單位等等,同時,還要注意,家庭人員的動向,如父母親患病、發生意外,家庭所在區有沒有遭受自然災害如洪水、旱災、蟲災等等。家庭所在地區分配情況也很重要,比如:我有一次評定家庭經濟困難生時有一個城市的學生在影響家庭經濟狀況信息里寫到“因為房價上漲”而導致他家困難,還有一個牧區的學生寫到“我家窮的就剩下十幾頭牛、三百多只羊”在他們看來他們所在的區域里他們是最窮的,但是比較內蒙古東部區農業為主的地區他們都是富豪。
二是了解學生,同學們的監督也是一個不可忽略的力量,因為他們和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最為親密,相對比較了解他們的日常情況。因此,要充分發揮學生群體的監督作用:健全、暢通學生意見反饋渠道,加強保密措施,保護反映意見的學生的利益,接到學生舉報后,要及時進行摸底調查,既時解決實際問題又保障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合法利益。但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要注意方法得當,做好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心理工作,以免發生不愉快。
三是要平時注意學生的穿著打扮,學生的消費情況,觀察他們所使用的手機,有沒有電腦等等信息。以前評定家庭經濟困難生時使用手機者不考慮,但是隨著社會的信息化沒有手機如同汽車沒有汽油似的,手機是生活的必備品,所以只能看學生使用的手機的價錢,貧困生買不起高檔手機,用高檔手機者不貧困,使用電腦來說看看學生所學的專業,計算機專業學生因為專業需求各個都想辦法買電腦,對別的專業學生來說擁有電腦者是奢侈,學生平時穿著打扮來看學生,看看他們穿的是不是名牌,穿名牌者免評定,但是還看看他們的家庭所在地,比如就按我院來說內蒙古西部地區(錫林郭勒盟以西)的孩子喜歡打扮,及時他們家庭不富裕,穿的是廉價衣服但百分之八十的女孩都濃妝艷抹,東部區(赤峰以東)的孩子沒有濃妝艷抹地的習慣,所以只能看服裝不能只看臉。
四是因為內蒙古地區主要是農業和牧業為主,大多數靠天吃飯,所以評定家庭經濟困難生時考慮考慮自然災害情況,東部區來說干旱不是問題因為東部區水利比較健全,但西部來說干旱時致命的評定時這也是重要依據。
三、建立嚴格的跟蹤調查和監督制度
一是除了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過程加強管理和控制外,認定后的跟蹤調查和監督工作也不可忽視。學校應形成上至學校領導,下至輔導員班主任、學生的一個監督群體。學校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進行摸底調查,可通過問卷調查等方式了解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消費、生活、學習、心理等情況。甚至直接到學生家庭進行走訪調查了解,通過對其家庭的直接感觀認識,或通過其街坊鄰居的評價,能夠較為準確地對一個家庭的經濟條件做出判斷。但在實際中,這種方式將會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時間成本,高校往往承擔不起這樣的認定成本,因而這種方式缺乏可操作性。但如果有條件的情況下對個別重點對象進行實地走訪,可以深入了解學生家庭經濟情況、家庭成員之間相互關系、家長及學生在當地的評價,全方位地了解學生家庭實際經濟狀況,此外,還應加強與學生家長的溝通,將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在校的資助情況和消費情況反饋給家長,聯合家長做好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工作。對于試圖通過弄虛作假來獲得困難補助的學生,學生工作管理者要加強對他們的教育,情況嚴重的,取消該學生的評優、入黨資格并記錄個人檔案,同時收回困難補助。
二是只靠學校來監督是不夠的,政府也加大對底層相關部門等部門的監督,家庭經濟困難生首先從居委會街道辦事處或村里認定蓋章應該加大這些部門的監督,杜絕類似坐上奧迪車拿著貸款受理證明報到現象。
針對經濟困難學生認定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建立一個科學有效的認定經濟困難學生的方法和體系。一方面使國家助學政策能夠有效實施;另一方面使經濟困難的學生享受教育權,幫助經濟困難學生健康成長、順利成才。此外,健全的認定機制也使假冒特困生的學生無處遁形,使學校在資源配置上體現公平的原則,形成一個誠信、和諧的校園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