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記者 李 靜
讓出行變得更美好
□ 本刊記者 李 靜
恭謙禮讓——
行人與各種車輛構成了城市的風景。乘坐公交車時,你會排隊上車嗎?上車后,你會為更需要的人讓座嗎?過馬路時,你能不橫穿馬路嗎?開車時,你會不闖紅燈禮讓行人嗎?針對這些問題,記者隨機走訪調查了成都的交通狀況。
地點:中醫附院站
中醫附院站緊鄰一環路,靠近地鐵口,有10路公交車經過,人流、車流量極大。
2月3日上午10點,記者從中醫附院出來,走過天橋,到達中醫附院站。從天橋上向下看,大約三四十人正在等待公交車的到來。他們有的在看站牌,有的在尋找自己要乘的車次,有的在和同伴交談,這些人遠看如長龍般一字排開。
一輛47路緩緩停下,前后門同時打開,前門上后門下。距離前門最近的乘客抬腿便上了車,距離稍遠的依次跟上,再遠的則小跑奔向前門。10人在此站上車,約用了1分鐘。
81路緊隨而來,在準備上車的12人中,有三位老年人。本應該先上車的乘客便站在門口等三位老人上車后才一個接一個地上車。在后面等待的陳先生說:“不是只有排成一隊上車才算是排隊,像我們這樣不擁擠,不推搡,也是排隊啊?!痹陉愊壬磥恚兄刃虻厣宪囀浅啥家恢币詠矶加械牧晳T。
記者在此站等待了20分鐘,然后乘上了81路車。車長彭亮裴告訴記者,81路是很擁擠的線路,因其連接著金沙車站和五桂橋車站?!霸缤砩舷掳喔叻迤冢嚴飼容^擁擠,但是乘客還是比較有秩序,確實上不了了就會等下一輛。”彭亮裴說,近一段時間以來,乘客排隊上車差不多已成為了自覺的行動。
“有時候也會遇到乘客蜂擁而至的情況,基本是在上午8:00-8:30上班高峰期。可能是等久了,又趕時間,就會搶著先上車,但也沒到擠成一團的程度,比以前改善了很多?!迸砹僚嵴f。
地點:11路公交車上
2月3日晚9時,記者在紅牌樓站坐上11路公交車。不大的車廂里坐滿了乘客,還有五六位站著。到下一站高升橋時,一名男子攙扶著一名女子從后面上車,女子腿有些殘疾。見此情形,有三四位正坐著的乘客馬上起身讓座,女子就近坐了下來。
從紅牌樓到青羊小區,共7站,不到20分鐘的時間里,除了上文中提到的,車上還上來了4位老人、兩位抱小孩的女性。每一次都有人讓座,接受讓座的人不住地說著“謝謝”。
李艷萍是接受讓座的其中一位,她抱著小孩,打算去火車站。老家在綿陽的李艷萍已經在成都生活了兩年?!按蟛糠秩硕际且豢匆娢冶е『⑸宪囻R上就站起來了?!崩钇G萍說。
經常抱著孩子出門的李艷萍也經歷過沒人讓座的情況?!坝幸淮稳デ帻垐瞿沁叄嚿先颂貏e多,我擠著走到黃色座位旁,有一位是年輕人,可能身上行李有點多他就沒讓。太累了、路程太遠了、身體不舒服等都可以不讓座啊?!崩钇G萍對不讓座的人表示理解。
車長唐智每天開車往返于火車站和石羊場,碰到過各種各樣的情況,他對記者說:“讓座這件事實在太普通了?!?/p>
地點:成都理工大學門口六岔路口
有行人說:“我看見別人都走了,就跟著走,后來發現信號燈還是紅燈?!?/p>
有司機說:“我正專心開車,突然冒出來一個橫穿馬路的人,急剎車后我出了一身冷汗?!?/p>
有志愿者說:“在十字路口和環路出入口,行人和車輛都想搶在紅燈亮之前過馬路,沒有人指揮交通就會亂成一團?!?/p>
大家說:“車輛隨意并線串道,眾多車輛‘加塞兒’,既堵車,耽誤大家的時間,又存在危險?!?/p>
“講文明樹新風”活動開展以來,上述狀況是否得到了改善呢?記者來到成都最讓人“糾結”的路口尋找答案。
成都理工大學門口,崔家店路、成南高速、二仙橋東路、成華大道、新成華大道,多條道路均在此匯集,形成了“米”字形。這個路口被稱為成都最“糾結”的路口。
2月5日下午,記者站在這個路口觀察。紅燈亮了,私家車、公交車等都緩緩停下,等待行人通過;綠燈亮了,各種車輛有序發動,需要左轉的車輛都在綠燈亮后進入待轉區域,以保證對面來車的通行。行人過路口時,按照交警的指揮通過。
私家車主鄧澍說:“6個路口5組紅綠燈,根本不曉得該看哪個紅綠燈。左轉車從最右邊車道一路斜插到左轉待轉區,也不算違章,要是停在那,會擋住后面的車直行。”正是這種復雜的構造,很多人經過這里時都會目瞪口呆,慌亂中直行、轉彎,造成交通堵塞?!耙郧斑@里亂成一團,各種車輛都想通過。你現在看到的比較有序的狀態,是因為大家知道了這里的規則且聽從交警的指揮。”鄧澍說。
“早晚高峰時段,這個路口會增加兩名警力,維護秩序,疏導車流。同時,還在成都理工大學路口設置了一個小型信號燈?!背啥冀痪宸志炙拇箨牳贝箨犻L姚永剛說,偶爾還是有交通堵塞現象,但“已明顯好轉,這里修了立交橋后應該就不會擁堵了”。
地點:石人南路
2月6日晚8點,正值晚飯高峰期,記者沿著石人南路走。
因二環路修路,所有經過成溫路立交橋的車輛經由石人南路,駛向羅家碾街后再到二環路,這使得石人南路的通行車輛比原來增長了幾十倍。
一輛車牌號為川AMRXXX的私家車正停在一家肥腸粉店門口,雖然是??柯愤?,但路面并無停車標志,這使得本來就不寬的街道顯得更加擁擠,附近的車速更加緩慢。
繼續往前走,在和羅家碾街交匯處,兩輛車一前一后停放著。這使得要經過的電動車、私家車等不得不左轉彎,避開這兩輛車,然后駛向正常的道路。
附近居民申佳說:“每到晚上行車道的最右邊都停滿了車,有的還停在盲道上。”
“這里有火鍋店、羊肉湯館子,來吃飯的人多,停車位不夠,沒地方停的就會亂停,我們也只能勸導。”石人南路的道路管理員李師傅說。
去年5月,成都市出臺的《關于進一步規范機動車占道停放秩序的通告》規定,對在設有禁停標志、標線的道路上臨時停車或者停放的,在處100元罰款之外,還將記3分。“這個規定對抑制亂停車很有用,亂停的少了。但是晚飯高峰期時路上還是會停滿車輛。”李師傅說,借助嚴懲與講文明樹新風的雙重力量,希望亂停車現象漸漸遠去。
記者手記:
交通文明是城市文明的重要表現,讓我們一起,守護交通文明,讓不和諧的場景不再來——
做一個文明走路的人。不走快(慢)車道,不闖紅燈,不跨越交通護欄。自覺排隊,有序乘車。
做一個文明駕車的人。自覺系安全帶,不闖紅燈、不搶道、不超載、不超速,酒后不駕車、不走禁行路。
做一個文明停車的人。不在盲道、人行橫道、交叉路口、非機動車道、禁停區域停車。
做一個文明禮讓的人。行車走路,各行其道。在社會上形成車讓人、人讓車、車讓車的道德風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