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記者 裴 佩
“春節式”漲價,你怎么看?
□ 本刊記者 裴 佩
誠實守信——
春節前夕,與市民日常生活密切的洗車、家政、美發、出租車等服務業生意尤其火爆,這著實讓商家賺了一把。然而,商家在尋求商機的同時,也給市民的生活帶來了影響。近日,記者就親身體驗了“春節式漲價”。
現狀一:家政漲價不多但難請
地點:成都市金牛區某家政服務店
距春節還有一周多的時間,各家各戶都開始忙著大掃除,記者也不例外,于是打電話與附近的家政公司聯系。
但記者一連打了好幾家家政公司的電話,不是被告知人手緊缺就是價格相對偏高。1月27號,記者來到金牛區交大路附近一家家政服務店,正好遇到一位劉姓阿姨在和工作人員商量請家政保潔員的事情。
“我剛從外地回來,家里亂七八糟還沒來得及收拾,眼看就要過年了,想找個保潔員幫著收拾一下?!眲⒁陶f。
“去年春節前一周我就開始預約,結果十幾個電話打出去,硬是沒找著人,人家都說已經排滿了?!彼越衲陝⒁烫匾狻伴L了心眼”,提前一個月就把這件事情給定了下來。
服務店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早在一個多月前,他們就開始了年前的保潔工作,“現在客戶越來越多,一天至少要接上百個咨詢電話”。
這位工作人員接著說道,“如果是會員的話,按單次消費來說,我們是每平方米收0.7元,起價是45元?,F在春節期間價格漲了一些,每平方米收0.9元”。工作人員說,這段時間不少工人都選擇了回家過年,現在派出去的保潔員平均一天要完成3到4個客戶的工作量,忙得根本接不了新業務。
現狀二:理發店翻倍喊價
地點:成都市交大路附近某理發店
春節前后,各家美發店客人暴增。2月7號晚上,記者與朋友在交大路附近散步,看到很多店內的美發師都忙著給客人做頭發,不少店里還坐滿了等待的客人。
記者隨機走進一家店內問起最近的生意狀況。店家表示,現在店里每天的生意大約是平時的三四倍,這段時間是人最多的時候,早上只要一開門就有人過來?!斑@幾天不但人多了,價格也高了,同樣的燙染套餐,4月份時300元不到,現在就要400多了?!闭谧鰻C染的陳女士對記者說。
看到如此好的生意,記者也心動了,于是想讓理發師將自己的頭發辮一下做個發型。排號輪到記者后,記者卻忘了詢問價格,理發師也不主動提及,進行簡單的溝通后,發型設計完畢。記者計時看了一下,整個辮發過程不到10分鐘。
“春節期間我們收的是雙倍的價錢”,記者遞給收銀員100塊等著她找零時,傳來了“理直氣壯”的聲音:“現在都是這個價,要想便宜點,只有等年后了?!?/p>
一分不剩!當記者意識到“被宰”時,朋友笑了:“你本就應該先問問價格嘛,春節期間的消費當然比平時要貴點了。”
現狀三:洗車業周期性提價
地點:遂寧市某偏遠私家洗車店
2月10日下午,從遂寧市中心開往郊區的路上,記者尋找著洗車店。沿途發現,大多數洗車店還未正常開門營業,處于大門緊閉狀態。出城半個小時后,記者終于看到一家正在營業的小型洗車店,有三輛車正停在洗車位里,泊車位也有好幾輛車等著洗。
“最近洗車的人特別多?!蹦弥ú加H自“上陣”的老板胡濤說,從早上8點多開始營業,忙得連上個洗手間的時間都沒有,一天下來要洗60多輛車。
問起價格時,這家老板指了指店門口,記者看到一張紅色的紙上寫著漲價通知?!捌綍r一般是10-15塊,前兩天價格是30元,現在要50元了。全市的洗車店都是這個行情,逢節就漲?!彼f。
對于漲價,胡濤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店里目前有5名員工,每人每天80元工錢,而春節期間給員工的工資是平時的3倍,一天下來光人工成本就要1200元。“除了支付工人工資外,誰不想賺點過年錢啊!”
“雖然提價了,但我們還是本著誠實經營嘛,貼這張通知,就是讓車主自己先看看,這樣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糾紛?!焙鷿χf。
春節漲價的不僅僅是洗車、理發、請家政,一位吳姓朋友就向記者說到了春節期間打出租車“不打表直接喊價”的情況。
“平常我打個表去機場都只要50元左右,現在司機要收80元?!被乩霞疫^年的吳先生提起這次打車就很生氣,“就是不肯打表,還討價還價了好長時間”,他說平常出租車在城內都正常打表,而這次遇到多輛出租車的司機都說不打表,要價還高出正常價一倍。
眾多的“春節式”漲價現象似乎屢見不鮮,商家給出的解釋大多都是“人手少”、“用工貴”。那么,消費者對此又持什么態度?商家的“投機經營”又是否屬于正常的商業行為?記者身邊不少人紛紛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有的表示理解,也有不少人表示費解。
觀點一:早習以為常,期望年后價格回落
“好像每年春節都在漲的嘛!”記者身邊的一位同事似乎早已對漲價習以為常。家住交大路附近的陳先生表示,春節洗車漲個一二十元還是可以接受的,“畢竟是春節,人家犧牲團年和休息的時間也不容易。”回遂寧老家過年的張女士也表示理解,她說漲后的價格在自己的承受范圍內,但“節后不能再貴了”。
觀點二:價格漲幅太離譜,不厚道
“趁火打劫,沒人監管太可惡了。”記者在微博上看到,名為“馨兒”的網友曬出了最近在外貿店買衣服遭遇商家亂喊價的事情?!耙豢淳筒恢担尤缓皟r1000多。真是漫天要價啊!”這名網友譴責并呼吁相關部門加強監管,治理亂漲價。“漲歸漲,太離譜了也受不了。就說洗車吧,平時大部分都是二十來塊錢,一下子漲到四五十塊錢,這就有點不厚道了!”一位剛洗完車的趙女士這樣說道。
觀點三:符合市場規律,但必須明碼標價
“從業人員都想回家過個年,勞動力短缺是必然的,但恰恰是這種調價手段平衡了供需矛盾,符合市場規律。但我們也要消費得明白,不能遭遇價格欺詐。”一位男士這樣說。
業內人士認為,從法律和監管角度說,家政、洗車、美容美發等服務業屬于競爭行業,實行市場定價。即使春節期間進行一定幅度的漲價,也屬于正常的商業行為,只需交由市場自行調節即可。
記者手記:
春節前后,部分商家像約好了一樣,打烊的打烊,漲價的漲價。
面對“春節式”漲價,記者以為,消費者應對商家多一些諒解與寬容。春節期間,各行各業尤其是服務業業務量增大,人手緊缺,為了留住這些人,各服務行業給員工漲工資,帶來的成本壓力自然就由消費者來埋單。
對商家而言,在“漲與不漲”之間也要做出正確的選擇。漲價了,服務質量更不能掉價,只有這樣才能贏得更多潛在的客源,回頭客也會增多。商家應本著誠實守信的態度,進行明碼標價,童叟無欺。
只有商家和消費者之間多一分誠信,少一分虛假,多一分寬容,少一分計較,才能不讓“春節”變成“春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