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市場經濟發展的大環境給高校后勤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針對當前高校后勤思想政治工作面臨的新情況和存在的題,對新形勢下高校院校后勤思想政治工作創新進行了研究。
關鍵字:高校后勤;思想政治;創新
近幾年,隨著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的不斷深入,使后勤工作迅速發展。新的事物、新的情況、新的問題不斷涌現。高校后勤體制的改革,破除了傳統計劃經濟的束縛,按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進行運營和管理,這無疑是一場影響廣泛而復雜的社會改革,在這場大變革中,人們的生活方式,行為準則,道德規范,價值觀念,是非標準等等都將面臨一個從破到立的過程。高校后勤思想政治工作也是學校教育與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高校改革、發展與穩定具有重大影響。因此,在市場經濟發展的形勢下,在加快高校后勤管理體制改革的過程中,對高校后勤思想政治工作認真研究探索是我們面臨的一項重要任務。
一、新形勢下創新高校后勤思想政治工作的意義
1.創新高校后勤思想政治工作。有利于高校和諧校園建設高校肩負著培育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的重任,高校后勤保障工作具有教育屬性和經濟屬性。創新高校后勤思想政治工作,堅持“服務育人”的宗旨,可以促進后勤集團員工牢同樹立為學校師生服務的理念,進一步端正服務思想,有利于構建良好的服務與被服務關系,促進和諧校園的建設。創新高校后勤思想政治下作,可以進一步提升后勤集團員工的品牌意識,減少和避免各類亂收費、亂漲價等急功近利等短期行為的發生。
2.創新高校后勤思想政治工作。有利于高校后勤社會化發展創新高校后勤思想政治工作,可以作為一個調整市場與計劃的紐帶,推動高校后勤社會化。高校后勤社會化必須始終堅持為學校教學、科研、師生服務。思想政治工作要有利于提高高校后勤服務的質量和管理水平,有利于減輕學校的負擔,提高學校辦學效益,有利于保證學校的發展和穩定。依托推進“事企分開、兩權分離”,建立與現代企業制度相配套的高校后勤制度,更好地為學校師生服務,為高校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3.創新高校后勤思想政治工作。有利于調動廣大員工的積極性高校后勤改革的深入發展,對后勤集團員工思想的沖擊很大,這就要求高校要加強和創新高校后勤思想政治工作,實現后勤管理模式與運行機制的轉變,調動廣大干部、職工的積極性。要充分發揮各方面的積極因素和后勤的主觀能動作用,必須加強思想政治工作。只有從思想上解除后勤干部、職工的抵制心理,才能保證新機制的建立和發展,才能充分調動廣大干部、職丁的積極性,保證后勤服務到位。
二、新形勢下高校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特點
1、后勤員工來源和崗位的多樣性帶來管理的復雜性。高校后勤實行社會化改革后,后勤員工的來源主要有三種:一是轉變后勤管理體制時原后勤部門留下的老職工;二是轉變后勤管理體制后的合同工;三是從社會上招聘的大量外聘人員。這三類人員在高校內享受的待遇不同,心理需要也不同,這使得高校后勤思想政治工作的“切人點”和“著力點”必須各有側重。后勤工作包括“吃、住、行”等方方面面,這使得后勤工作崗位設置出現多樣化。必然使后勤員工思想政治工作呈現出許多新情況,產生許多新矛盾,給思想政治工作帶來挑戰。
2、后勤改革對后勤員工職業價值取向的一維性帶來沖擊。人們的職業價值是職業理想支配下在職業選擇中對價值目標的認定,它受控于主導價值觀。主導價值觀的形成,固然是人們頭腦中有關理想和信念系統的反映,但歸根結底是社會存在的反映。作為后勤員工,主要追求就是通過自己的辛勤勞動,取得社會報酬,他們很少追求升遷或者進步,賺錢是他們的主要精神動力。濃厚的經濟價值取向的一維性,構成了后勤員工最基本的價值取向。然而,隨著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的不斷深入,高校后勤工作各個方面都發生了深刻變化,這些變化給后勤員工帶來諸多不適應性,加大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復雜性和難度。
3、后勤政工隊伍力量弱化,難以適應后勤員工思想變化后勤職工思想復雜化,急需加強后勤員工的思想政治工作,然而,后勤思想政治工作隊伍現有的狀況卻難以適應這種變化的需要。一是政工隊伍力量薄弱。后勤社會化后,后勤部門政工領導配備不齊,而且大部分領導把主要精力用于抓行政管理,抓經濟效益,少有領導專門從事思想政治工作。二是政工干部不安心。認為后勤部門的政工人貫同學校機關和教學單位的政工人員相比,政治地位低,經濟待遇差,總覺得低人一等,前途暗淡,工作不安心。三是信心不足。認為后勤員工理論和文化水平較低,加之工作繁忙,學習提高的機會少,對他們進行思想政治工作難度大、效果差,因此對做好后勤員工思想政治工作的信心不足。四是投入少。后勤企業不少是新組建的單位,各方面條件差,學校和后勤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投入少。
4、工作方式、方法太陳舊。創新不夠從實際情況來看,現在高校后勤思想政治工作無論在內容上還是在方式方法上,與科學發展觀的要求都有不小差距。在內容上,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集中于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傳達學習等政治方面的內容,忽視了后勤員工成長進步的多方面和多層次需要,教育的針對性不強;黨內組織生活缺少創新意識和新手段,吸引力和凝聚力不夠。在工作方式方法上,簡單陳舊,創新不足。落實上級精神靠開會、發文件,以會議落實會議,以文件傳達文件;業務工作與黨務工作存在“兩張皮”現象,就黨建抓黨建,思想政治工作服務于業務工作的途徑和方法不多。
三、新形勢下創新高校院校后勤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
1、科學認識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增強使命感和責任感進入新時期,我國高校后勤的運行機制與管理模式發生了根本變化,有的高校基本實現了由原來的行政管理為主向現代企業管理的推進,組建了現代新型的高校后勤實體,開始按現代企業制度進行管理。與此相伴隨的是人們各種思想觀念相互激蕩,競爭壓力日趨加劇。在經濟利益的驅動下,一些人重實惠、重個人物質利益,政治意識淡化、拜金主義、個人主義和享樂主義滋生。各管理層與員]:之間的經濟收入差距明顯加大,不向的利益群體對改革產生不同的愿望、要求和心理,從而導致思想觀念的多樣化。這些變化,必然要求高校后勤管理工作者一定要正確處理經濟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的辯證關系并要有新的認識。
2、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實現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動性。新的時期,加強高校后勤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須緊緊抓住人這一核心。長期以來,我們高校后勤的思想政治工作一直是“你說我聽”,把人也劃分為:“做思想工作的人”和“被做思想工作的人”,彼此之間是不協調的。實踐證明,社會歷史條件變了,后勤運行機制變了,人們的思想觀念和行為方式也變了,如果我們與年輕人談話,再用過去那種思想工作“說教”的方式,就很難了解對方的想法,更不能為對方接受; “做思想工作必須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高校后勤隊伍職工的素質高低不等,修養參差不齊,各級后勤管理干部要增強工作的敏銳性、預見性,善于分析問題,把握動向,積極主動地把工作做在思想問題萌發之前。
3、善于探索新規律。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后勤改革和發展的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環”。隨著高校后勤改革的不斷深化,員工隊伍結構和思想素質也發生了很大變化,這就迫切要求在開展想想政治工作中進一步拓寬領域,加大工作力度,努力推進思想政治工作創新,增強工作的前瞻陛、針對性和實效性。
4、堅持繼承與創新相結合,加強高校后勤的思想政治工作。高校后勤在思想政治工作上必須堅持繼承與創新相結合,注重創新、立足創新。對于在長期實踐中形成的許多行之有效的思想工作方法,諸如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典型示范、自我教育、正面灌輸等,我們應大力繼承發揚。但隨著形勢的發展和思想政治工作對象、環境、條件的變化,我們必須開拓創新、與時俱進,使思想政治工作始終充滿生機和活力。首先,要在指導思想上,要有與時俱進的精神,有勇于創新的意識;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內容上,要緊跟形式、適應新變化、多想新點子;在組織活動形式上,要推行“黨政共管”格局,把思想政治工作與后勤工作有機結合起來、與后勤服務保障同步。其次,要以企業文化建設為載體,塑造“同心協力、團結和諧”的職工群體,實現思想政治工作方式的創新。企業文化作為觀念形態,作為完善現代高校后勤內部經營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企業文化也只有落實到管理,才能發揮它的積極效應。
參考文獻
[1]方自明.后勤管理與服務: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陣地[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9).
[2]汪紹福.芻議加強高校后勤思想政治工作建設[J].淮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4).
[3]張軍.新形勢下高校后勤思想政治工作創新探討[J].科教文匯.2011(11)
[3]覃紅.淺談新形勢下的高校后勤思想政治工作[J].廣東農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26(3)
作者簡介
向波(1976—),本科,研究方向:高校后勤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