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光
為適應四平市委、市政府的大發展、快發展、振興四平經濟的要求,圍繞大局,創新思路,做好檔案工作,是我們企、事業檔案人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
一、創新思維理念,拓寬服務領域
創新思維,解放思想,牢固樹立檔案服務工作的理念,貼近社會、貼近現實、貼近百姓的服務思路,是作為新時期衡量檔案工作發展水平的重要尺度和標準。創新就要更新觀念,充分認識到發揮檔案工作的社會服務功能的重要性,把檔案工作注重實體利用,轉化成注重檔案內容的開發利用,從注重檔案原始憑證性同時,轉向對信息內容的關注。創新思維是檔案工作發展的動力,創新是檔案工作命題中應有之意。檔案工作的建立、發展、壯大離不開創新,創新是檔案部門自身發展的客觀要求,擴寬服務領域,實現檔案綜合化管理,就是創新工作的有益嘗試。
首先加強機關、企、事業單位的檔案業務建設標準化、規范化,建立現行文件、資料和文件、資料收集查找信息,創新檔案服務的切入點,成為黨和政府聯系群眾的紐帶和橋梁。其次由重視文書檔案向重視科技檔案、各類專業檔案和聲像檔案轉變;由重視傳統檔案向重視經濟領域檔案轉變;由重視系統內部檔案收集向系統外部檔案收集轉變。在檔案內容上,由重視收集“紅頭”文件向文件資料收集和有保存價值的文字、原始數據、合同、協議書、圖紙、錄音、錄像帶、光盤、實物等為載體的各種檔案材料轉變。只有這樣,才能盡可能地豐富室藏,搞好檔案綜合化管理。
二、創新服務方式,強化主動服務功能
創新服務方式,就必須把檔案工作的重點轉移到開發利用工作上來,充分發揮檔案信息源的作用,主動為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服務。改變坐等服務方式,變送貨上門,主動了解群眾需求,充分考慮利用者的需求,設立網上查檔案內容,檔案整理、鑒定,以服務于利用者為主,滿足利用者需要。
強化主動服務功能,檔案工作者就要準確編研檔案工作信息,抓住重點,把握難點,編研結合,在“編”字上下功夫,在“研”字上做文章,把檔案資料、現行文件服務,進入政府政務大廳,進入社區和農村活動,讓更多群眾了解黨和政府的方針、政策,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三、創新管理手段,強化檔案管理現代化
開展信息化檔案建設,是機關、企、事業單位實施網絡經濟的根本途徑。通過迅速有效地收集、管理使用信息、完整安全地保護信息、及時準確地提供信息,最大程度地運用信息,使利用者在短時間內跨地域、跨時間,尋找所需信息,是今后經濟活動的主流,也是有為有位的機會,從而達到業務指導工作的優質服務、高效、快捷目的,以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
四、創新服務機制,強化檔案干部素質
服務是檔案工作永恒的主題,改變檔案服務理念,改變計劃經濟時代模式,是創新機制價值規律的要求。
強化檔案管理人員的素質,就要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理想,有一種為檔案工作高度負責的責任感,有一種兢兢業業工作的態度,甘為人梯的奉獻精神。使個體融入集體,發揮整體效益,創造性地完成好檔案管理工作。
強化檔案管理干部素質,就要更新知識,堅持檔案人員崗位培訓制度,實行持證上崗,具有準確的鑒別與取舍、優化知識的結構的能力,同時,要掌握一定的市場信息和相關法律知識,做到依法開展檔案工作,不斷提高執法自覺性和執法能力。
五、組織結構創新,培養檔案人員的溝通能力
傳統檔案工作以文獻整序為中心,客觀上存在著業務流程上部門界限,工作流程設定線型結構被網絡化,形成了網絡化橫向結構,管理成了金字塔型模式,給檔案的利用和開發帶來了障礙。新的網絡化橫向結構,引入協調思想和全館一盤棋思想,調動所有工作人員參與決策的權力和義務,增強了檔案人員的認同感和責任感,從原有的檔案管理中“等、要、靠”的方式中解脫出來,變成為檔案建設、發展服務的先行者和創造者,逐步形成檔案管理工作由事后的收集材料變為事前介入、事中參與、事后跟蹤的檔案管理工作理念,極大地增進了檔案人員的工作的主動性和目的性,真正發揮檔案人員的服務功能。
檔案人員的自身價值得到社會的承認,就必須樹立好服務觀念,大力宣傳館藏,把利用者的需要放在第一位,搞好自己的社會地位。良好的人際關系,能增進競爭力和凝聚力。只有培養檔案工作者的創新能力和發揮檔案人的創造性思維,把領導的智慧與群眾的發散思維和工作激情相結合,才能保證檔案的創新工作順利實施,爭取社會各界的理解、支持和配合,使檔案工作更靈活、更有特色,為構建和諧社會,造福于民,體現出企、事業單位檔案人奉獻的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