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東輝
摘要:高校規模較大,人員比較集中,所以建立系統完備的消防管理制度和安全管理措施尤為重要。本文針對高校存在的消防問題、存在隱患的原因以及消防安全管理三方面進行了初步探討。
關鍵詞:高校;火災;問題;原因;措施
引言
近年來隨著高校數量的增多和規模的擴大,作為人員集中地帶,高效的安全防護措施也日益受關注。由于學生安全意識的缺乏,以及高校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不夠完善等原因,每年都有為數不少的高校發生火災釀成悲劇。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在于首先找出火災發生的根源,進而采取有效的應對措施進行防護。
1. 高校存在的消防安全問題
1.1 違規用電
據統計,每年高校火災中由違規用電引起的占30%-40%。學生在宿舍中擅自使用熱得快、電飯鍋、電熨斗等各種大功率電器,私拉電線發生短路,電器的選用不合規范,都極易引發火災。
1.2 在寢室內使用明火
據有關專家統計,在寢室內使用明火而造成火災的比例占校園火災的25%左右。學生使用明火主要表現為:吸煙后的煙頭未踩滅而點燃易燃物,擅自違章點蠟燭、火爐、酒精爐等,使用蠟燭、蚊香時 不注意也容易引燃其他物品。
1.3 高校老式建筑多,線路老化易引發火災
很多高校建校歷史悠久,建筑和設備老化現象嚴重。特別是有些木質結構的建筑,年久失修,設備陳舊,線路老化,極易短路。此外,建筑內防火結構和消防設施、安全通道等都難以符合消防安全的相關標準。
2. 存在消防隱患的原因
2.1 消防意識淡薄
在應試教育依然占主導地位的今天,各地師生都主要關注的是文化素質的提高,受到的安全教育卻寥寥可數。消防安全常識極其欠缺,消防安全意識也相當薄弱。平時缺少一定的防護措施和應對能力,一遇到火災就不知所措,缺乏基本的自救能力。而各校領導也都將主要精力放在升學率和就業率的問題上,忽視了消防工作,很少采取措施培養學生的安全意識。
2.2 對消防安全的宣傳力度不夠
國外的小孩子從小就開始被灌輸應對災害的基本自救能力和逃生手段,他們的自衛能力相當強。而在我國2008年11月14號上海商學院火災中,四位大學生應對火災時竟選擇從4樓縱身跳下。學校教育直接忽視了消防安全教育,也是釀成悲劇的主要因素之一。有些學校即便開設了消防安全的課程或模擬消防的活動,也都只是走過場,沒有讓每個學生都真正參與到其中,消防觀念難以深入人心。
2.3 消防安全教育體系不夠系統完善
學校雖然形式上有制度明文規定,但是對消防的落實工作并沒有做到實處,安全教育體系還存在著很多漏洞。安全教育是進行其他教育的首要前提,學校只有組織全校師生進行多次的、有針對性的系統培訓,才能增強他們的安全意識。很多高校在制度擬定方面沒有實事求是地進行擴展,在培訓上也只是點到為止,淺嘗輒止。這不緊湊、不嚴密的教育體系難以激起大家投入消防的熱情,更難掌握基本逃生技能,效果不明顯。
2.4 學校的投入力度不夠
有些高校由于資金短缺,對消防器材和消防設施都缺斤少兩,投入不夠。有的減少甚至直接取消了消防安全培訓課程,為的就是省事省力省錢,免于花錢買教材、器材以及聘請專業人員進行消防講座。很多高校的消防人員寥寥可數,消防器材年久失修,這使得消防工作無法順利進行。
3. 高校的消防安全措施
3.1 加強消防安全教育,提高防火意識和技能
將消防安全教育納入正式課程,做到防火于未然。高校開設的消防安全課程中,要善于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從理論上要對火災事故產生的根源有全面的了解,知曉在學校應如何正確使用電器,盡量禁止使用明火。讓學生知曉在火災發生時應采取的應對措施以及有效的自救逃生方法,以及如何正確使用滅火器材、火災報警、引導人群疏散等工作。定期進行消防安全模擬演練,以免學生眼高手低,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質。同時時不時地進行火災事故或消防知識的海報展覽,讓防火意識真正滲透到師生心中。
3.2 完善管理體系,實行責任制
校長對全校的消防安全負總責,從防火條例的制定到組織相關人員落實,任何環節都不可疏漏。實行責任制,對學校消防工作人員實行崗位問責制,每個老師或領導也要追求責任,并且責任落實到個人。對發生火災事故的學校,應從法律上追究領導人的責任,完善管理制度有利于各項工作有章可循。此外,對消防器材也要進行定期檢查,并時不時對消防人員的進行培訓工作,對本職工作恪守盡職。
3.3 完善消防設施和器材
對消防設備有限的學校,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規定進行配備。對老化無用的的滅火器進行檢修或更換,消防人員要定期對消防設施進行檢查,保證儀器的有效性和可用性。做好檢修記錄,出現問題便于解決,且及時將記錄存入檔案。盡量消除學校的一切安全隱患,以保證師生的人身安全。
3.4 預防為主,防治結合
高校預防火災就要從根源上解決火災隱患,提高消防安全自我監督和控制的能力。首先依據法律,建立符合學校實際情況的管理體制和預防體系。制定和完善實事求是、可行性強的消防規章制度,并落實到位。其次是充分發揮學校消防組織的職能,抓好消防隊自身的管理和監督工作,抓關鍵部分,如設施的配置、監督檢查工作等。以監督指導促進學校安全體系的完善。三是在監督過程中,學校發現火災隱患或安全事故,應及時向公安消防機關報告,報告要實事求是,并提出富有針對性的意見。
3.5 高校應加大對消防工作的投入力度
保證充足的資金去配備消防設備,聘請專業消防人員進行維修檢查,開設專門課程灌輸安全教育知識。高校消防工作是否到位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消防設施的配備情況。教學條件的先進化和師生消防意識的薄弱化,使得高校在消防設備的選擇上有更高要求。所以,高科技含量的消防設備應廣泛運用到高校建筑內,以便提前報警,及時有效地撲救。為此,高校應增大對消防資金的投入,充足的資金才能不斷完善消防設施。
4. 結語
作為祖國未來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各高校學生有權利和培養良好的消防安全意識,學校也應建立系統完善的消防安全機制盡量避免火災的發生,保護師生的人身和財產安全。近年來隨著各級政府和校園對消防安全的重視,各高校也在逐漸加強校園消防安全工作的力度,火災隱患已得到明顯改善,但僅此還不夠,校園消防安全還需社會各界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1]張臨;論科學發展觀與新時期消防工作[M];新華出版社,2005
[2]齊恒;陳蔚勤;淺析高校消防安全管理[J];消防技術與產品信息,2006(7)
[3]殷在海;大學校園消防安全思考[J];濰坊學院學報,2005(4)
[4]韓文利;尹立明;房逸亞.高校消防安全現狀及火災預防對策[J];承德石油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