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
摘 要:隨著人口的增長,經濟的加速發展,目前建筑業在我國是處于鼎盛時期。你在街道上將會看到,舊房子不斷拆遷中,而新房子不斷建設中,就像一個永無止境的行為。雖然房子這樣循環的過程并不是好處,因為代表著房子質量好,使用壽命短暫;但是好的一方面是帶動了國家經濟發展,提高了人均GDP。但是經濟好處僅僅是眼前的,為了響應目前環保的理念,還有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應當提高房子的質量,延長房子的壽命,減少不斷拆遷的過程,這才是長久的經濟利益。本文將要與大家探討關于工民建筑施工監管的問題。
關鍵詞:工民建筑;施工監理;要點
目前我國建筑業發展鼎盛,全國各地都少不了建筑業施工的現象,大部分都是私人企業進行建筑施工,所以房地產業要打響名氣,就需要鋪張各個角落的廣告,僅僅這些門面功夫也不行,建筑質量也要過關才會吸引更多的人購買房地產,所以在建筑施工方面也是需要監理的。漸漸地市場上就開始出現了專門監管質量的企業,我國建筑業發展短暫但是迅速,造成很多不同的建筑企業紛紛涌起,同樣也導致了監理企業的紛紛涌起;監理企業是跟隨著建筑業發展一并發展的,但是也是后起之秀,難免會良莠不齊,容易出現各種出租型的監理,采用這樣的監理企業造成的后果不僅僅是企業誠信下降,有可能會發生材料丟失或者房屋坍塌的現象,造成人身安全那是不可預算的后果。
一、首先要認識施工安全
建筑拆了又建,建了又拆,不斷的循環,這說明房屋質量差壽命短暫。然而出現這樣的問題很大部分是因為建造時材料質量差或者施工的疏忽,如果是因為這樣的原因,那么就是企業沒有了解到建筑安全的重要性,很多急功近利的企業采用黑心手段,不管建筑是否適用,只考慮到效率,以極快的速度完成施工,目的就是為了盡快推出市場,然后就不管人民的生命安全了,這是非常錯誤的做法。很多大型的建筑企業把這種事看在眼里,因為發現近期不會給人民發現漏洞,也不會那么快發生事故,慢慢地大企業開始效仿。即使我國有頒布相關法律,但是建筑企業仍對安全方面認識不足,而且法律仍不完善,導致出現漏洞,企業開始鉆法律空子。
施工安全不僅僅發生在建筑居住的人民,還有在施工期間的施工人員。關于施工現場施工人員發生安全事故已經不是新鮮的事了,在以往很多施工現場是沒有給施工人員配備安全措施的,甚至不會提供給施工人員安全帽;在頻繁地發生施工人員被高空墜物砸死砸傷或者施工人員在高空墜落等等安全事故后,受到了媒體的關注,媒體給政府壓力,然后政府只能把壓力推卸到私人建筑企業中,后來基本施工現場都配備安全措施,但是目前很多高新設備的引入,很多企業沒有在這方面對施工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又出現了不少安全事故。所以安全事故難免,是十分需要監管人員對這部分監管,減少事故發生。
二、監管無力
企業在面對工程時,僅僅想到利潤,不斷地在計算企業成本,妄圖把成本降低,所以從各個方面進行克扣。這時候就開始對監管方面下手了,因為作為一個私人建筑企業的建筑施工,不可能政府每天都會派人跟進,所以企業放棄這方面開支,僅僅是讓施工人員按照工程師的圖紙進行施工;如果被政府跟得比較緊的企業就會聘請兼職監管人員,或者從其他部門調配人手作為監管人員,對政府作出應付狀態,然而這些監管人員往往都沒學過相關知識,所以從根本上說相當于沒有監管人員,這種情況下,就算出現施工問題也不會進行解決,只會把問題變大,最后到達不可收拾的地步。
很多企業在政府的壓迫下,不得不尋覓監管企業進行監管,相比起企業自身培訓的監管人員,監管企業的人員更具備能力,而且具有國家可認證的,所以監管企業的發展也如同雨后春筍一般。但是不得不說的是,很多監管企業也存在著監管的誤區,監管企業因為有著政府明確的規定,所以監管企業人員會特別注重施工的質量,他們認為施工質量達到了,效率達到了也就證明完成了任務了。就沒有明白到,施工過程要進行監管。面對領導巡視施工,監管人員也就做表面功夫用來滿足領導人員,其實內在還有著嚴重的問題,施工現場仍然以質量和效益為主,安全措施盡量簡單就簡單,所以是沒有達到標準的,所以仍然出現頻繁的安全事故。
三、利用措施改善
1、加強安全措施。這里說的加強安全措施并不是說說而已,政府要落實抓好這方面,加強對安全措施監察,加強對私人建筑企業的管制,加強對監管企業的管制。
2、加強對監管人員教育。由上述可以得知,因為很多監管人員都有著一個共同的缺點,那就是沒有接受過監管方面的教育,不明白監管意義何在,所以在工作的時候只按照普通的管理人員一樣,只在乎完成領導的任務,只聽從領導的安排,這樣就僅僅是一個普通的管理人員而已,才沒有真正的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在進行教育的時候,要讓監管人員對施工人員所做的事親身體驗,可以讓監管人員更加清楚在哪一部分包含著危險成分的,這樣更加明確哪一部分進行嚴格管理的,并且要時常對安全用品進行查看維修,以防安全措施因使用年限的問題造成安全事故。除了要對現場安全措施監察,也要對建筑的安全進行監察,監管人員不僅僅只在意施工現場,因為建筑的安全影響著居住者,也影響著企業的名譽,所以建筑的質量仍然不可丟失。
3、在施工現場要制定工藝規程,讓施工人員和監管人員按部就班,這樣有規律的,有條理的工作可以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而且也能按照政府的意愿行事。
4、監管人員不光要對安全措施進行監視,還要對施工設備、環境進行監察,設備的老化和環境的不安全很容易是發生安全事故的一大原因,所以監管人員要監察這些無問題的情況下才能進行施工,保證工序在控制中。
5、監管人員要適當的會看圖紙,監管人員要利用圖紙進行施工審核,畢竟工程師不是經常出現在施工現場的,所以需要監管人員進行代勞。一旦發現與圖紙或者合同發生偏差要懂得進行修改和補充,具有隨機應變的能力;在監管時期,要對工程進行分項驗收,例如地基承載力、地質狀況等等進行驗收,如果有隱蔽工程,則需要施工人員先自行檢查一次并填取表格,監管人員在按照施工人員填取表格進行現場驗收,如果發現問題要返回整改,一直到滿意為止。在監管結束后,確保資料完整,然后整理資料提交到領導處,保證了反饋。
6、完善監督管理體系
首先要堅持領導負責制,完善安全監督管理體系。把這些思想像病毒一樣迅速蔓延到每一個部門、崗位上的人員,嚴格按照安全規章進行工作,一旦有問題出現就嚴格處置,采用這種打擊的方式,嚴格要求了施工人員的作業方式,是表面上控制了安全事故的發生,雖然只是表面功夫,也有一點成效。長期下去,這種思想就會深入人心,每一個部門就會自覺的落實安全生產的責任了。
四、總結
綜上所述,可見安全監管對施工是有著多么重要的作用了。并且我們也可以了解到監管人員也不是那么容易就可以兼顧的上的,是一個綜合性的學科,需要多方面顧及,不但在管理上有才能,也要懂得施工的技術,又有必要懂得如何進行施工,明白施工過程,才能了解到施工中的安全隱患。即使如此全能的人才也不是一來就可以解決關于安全的問題的,因為目前工民建的監理仍然存在著很多問題,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改變的,還需要領導和員工的積極配合,只有這樣才能貫徹落實好安全意識的觀念,才能真正響應政府,才能真正帶動社會經濟發展。■
參考文獻
[1]鮑加增;淺談工民建施工監理[J];管理智囊
[2]黃文;工民建施工監理要點問題探析[J];
[3]周晶;工民建施工監理問題及對策分析[J];現代商貿工業;2011(10):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