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羅小利/呂建偉/朱 清
(中國國土資源經濟研究院,北京 101149)
礦業權設置方案布局優化評估研究
——以云南保山-龍陵地區鉛鋅礦勘查示范區為例
■ 羅小利/呂建偉/朱 清
(中國國土資源經濟研究院,北京 101149)
云南保山—龍陵地區目前已設置探礦權18個,主攻礦種為鉛鋅礦,已有鉛鋅礦探礦權共9個;優化方案擬設探礦權區塊31個,其中鉛鋅礦及鉛礦共17個。已有探礦權區塊中5個位于禁止區內的探礦權區塊要經調整逐步退出禁止區。編制實施該礦業權設置方案,從源頭上杜絕大礦小開,解決礦業權布局不合理問題,增強礦業權設置的主動性和合理性,實現礦產資源開發整合常態化管理。編制方案應重點把握:(1)認真學習合規性審查文件;(2)整體布局,統籌把握新舊礦業權的設置與整合;(3)礦業權設置的合理性宜依據區塊地質背景及物化探特征編寫;(4)應處理好礦業權重疊問題;(5)及時查重,優化主攻與非主攻礦種的布局。
礦業權設置方案;整裝勘查區;布局優化評估;保山-龍陵;云南省
云南保山-龍陵地區鉛鋅礦整裝勘查工作區涉及云南省保山市隆陽區、施甸縣、昌寧縣、龍陵縣(部分),地理坐標極值:東徑99°02′31″-99°23′49″,北緯24°17′58″-25°12′56″。保山-龍陵地區鉛鋅礦整裝勘查區總面積2367km2,由六個勘查區塊組成,分別是隆陽區龍潭銅鉛鋅礦勘查區、隆陽區西邑鉛鋅礦勘查區、施甸縣東山鉛鋅礦勘查區、施甸縣上甸街銅鉛鋅礦勘查區、施甸縣擺田鉛鋅礦勘查區、施甸縣里戛銅金礦勘查區。區內目前共涉及礦業權187個,其中探礦權18個,主攻礦種鉛鋅礦有9個,其它礦種9個(其中1個為開采總量控制礦種銻礦);采礦權169個,其中鉛鋅礦6個、煤礦4個、砂石礦159個。主要礦產保有資源儲量:鉛鋅金屬40755噸、褐煤11389.9萬噸、石灰巖364礦石萬噸、粘土礦礦石45萬噸。
該方案從編制到完成配號歷時1年,于2011年9月1日經國土資源部批復開通礦業權配號,方案擬設置探礦權35個,已設置探礦權18個,其中已設探礦權保留13個。擬設置采礦權172個,已設置采礦權169個,全部為采礦權保留。
2.1 地質成礦條件與整裝勘查分區
(1)以以往區域地質工作為基礎。方案總結了勘查區域地質工作、礦產地質工作、科研工作等以往區域地質工作內容,在此基礎上進行編制,為優化編制方案奠定了良好基礎。
(2)研究地質成礦背景。通過研究區域地層、構造、巖漿巖、變質作用及圍巖蝕變等情況進一步了解勘查區地質特征,同時開展地球物理特征、地球化學特征等地質工作,為方案編制區域劃分、礦業權區塊設置等提供了依據,使得方案編制更加合理。
(3)分析礦產資源儲量及資源潛力。經綜合分析已有地、物、化、遙科研資料,研判該區成礦條件,從潛力分析來看,該區域內鉛鋅資源會有進一步的突破,鉛鋅遠景資源量在300萬噸。同時,根據整裝勘查區的礦產資源特點,結合礦區實際,整裝勘查區以鉛鋅礦為主攻礦種;以噴流沉積型(SEDEX)、構造熱液型為主攻礦床類型,同時兼顧其它礦種及礦床類型。
(4)分析礦業權設置現狀。目前礦業權設置存在兩方面問題:一方面由于國家出臺的探礦權最低投入資金量要求過低,導致部分找礦遠景區被長期圈占,實際勘查投入不足,不能及時發現和評價可供開發的礦產資源;同時也存在重登記、輕投入、圈而不探占地盤現象,地質勘查的實際投入遠低于礦產勘查登記申報的勘查投資。另一方面,由于歷史原因,部分探礦權設置在禁止內。通過研究礦業權設置現狀,提出其設置方案,為礦業權調整提供依據。
2.2 礦業權區塊劃分技術
方案以找礦信息為核心原則,凡在整裝勘查實施方案中分布勘查工作的區域均可劃分為探礦權區塊。探礦權區塊的劃分,原則上應保持已知勘查信息的完整性,一個完整的勘查信息不得人為地分割到多個探礦權區塊之中,要符合礦產資源勘查布局要求。探礦權區塊的劃分充分考慮后期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結構、布局、規模化要求,以及單礦床不可分割的原則。
鑒于整裝勘查區面積較大,地質成礦背景復雜,區內分布有怒江、高速公路、鐵路、大中型水庫等綜合因素,方案將整裝勘查區分為重點工作區、一般工作區、禁止區三個類型的分區進行編制。礦業權區塊劃分依據以下內容:①以礦產資源潛力評價所劃定的鉛鋅礦的最小預測區為依據劃分探礦權區塊;②以已知的地球物理異常、地球化學異常、遙感解譯成果及依據地質規律和礦化線索等為基礎進行劃分;③以已有的礦床(化)點信息劃分。
采礦權區塊劃分的原則:一礦一開原則;礦山建設規模與礦床規模相適應的原則;經濟合理性原則;保障礦業可持續發展的原則;保障安全環保的原則。
3.1 主攻礦種探礦權平均面積分析
云南保山-龍陵地區目前已設置探礦權18個,登記面積699.83km2,占整裝勘查區面積的29.57%。該區主攻礦種為鉛鋅礦,已有鉛鋅礦探礦權共9個,總面積為343.49km2(具體情況見表1)。
方案擬設探礦權區塊31個,總面積1300.11km2,占整裝勘查區面積的54.93%。其中鉛鋅礦及鉛礦共17個,總面積為769.99km2(具體情況見表2)。
通過方案設置,主攻礦種數量由9個增加到17個,總面積達到769.99km2;探礦權平均面積由38.17km2增加為45.29km2,進一步優化了礦業權布局。
3.2 位于禁止區的礦業權分析
由于歷史原因,部分探礦權設置在禁止內,18個已有的探礦權區塊中有5個位于禁止區內的探礦權區塊(具體情況見表3)。
方案要求對于位于禁止區內的探礦權的處理意見是按照相關的法律法規處理,要逐步的退出禁止區。方案對5個位于禁止區內的探礦權區塊進行調整(見表4)。
已設探礦權調整共5個,面積258.47km2,整裝勘查區內已設置探礦權18個,登記面積699.83km2,調整礦業權面積占已有礦業權面積的41%。通過方案調整,使得布局優化合理。
通過分析得出,《云南保山-龍陵地區鉛鋅礦整裝勘查區礦業權設置方案》產生如下三個方面的效益:①優化了礦山布局,新設礦業權均依法依規,依照既有地質信息設立,避免了新設礦業權的重疊問題;②促進了礦產資源開發整合,已設礦業權調整重置5個,使得礦業權布局進一步優化;③該整裝勘查區主攻礦種鉛鋅礦來看,整合度較高,布局較為合理,但存在較多的灰巖、磚瓦用粘土、建筑用砂和水泥配料砂巖等礦產布局不合理問題,建議礦業權設置方案編制要進一步推進非主攻礦種礦業權布局調整或整合,避免影響主攻礦種找礦。

表1 云南保山-龍陵地區已設主攻礦種探礦權情況

表2 云南保山-龍陵地區擬設主攻礦種探礦權情況

表3 云南保山-龍陵地區位于禁止區探礦權一覽表

表4 云南保山-龍陵地區位于禁止區已設探礦權的調整重置意見
編制實施礦業權設置方案是為了提前對礦業權的布局和調整、投放總量和時序出讓進行詳細安排,從源頭上杜絕大礦小開,解決礦業權布局不合理問題,增強礦業權設置的主動性和合理性,實現礦產資源開發整合常態化管理。從對云南保山-龍陵地區鉛鋅礦整裝勘查區礦業權方案研究分析可以看出,編制方案能夠解決部分不合理問題,取得優化布局的效果。
目前,34個重要礦種報國土資源部備案的方案已累計339份,從方案審查情況看,絕大多數方案符合“55號文件”要求,能夠滿足優化布局的效果和地質找礦工作需要。但由于對礦業權設置方案制度的理解程度不同,編制實施都難免存在一些問題,結合合規性審查的要點,建議方案編制重點把握以下五個方面:
(1)編制方案時應認真學習合規性審查文件。合規性審查主要依據國土資發[2011]55號文、國土資發[2009]200號、國土資發[2011]14號、國土資發[2006]13號、國土資發(2009)141號、國土資發 [2009]165號、《**省(區、市)礦產資源規劃》、《全國找礦突破戰略行動總體方案》、《***區整裝勘查實施方案》等文件規定,編制方案時應認真學習文件要求,避免出現違規情況。
(2)整體布局,統籌把握新舊礦業權的設置與整合。在礦業權設置方面,一定程度上仍存在多、小、散的情況,礦業權設置數量較大,強調新設探礦權、采礦權而對已設礦業權調整和整合力度不夠,應說明調整及整合的設置依據,加強對整體布局的統籌把握。
(3)部分礦業權區塊劃分和礦業權設置的科學性、合理性論證乏力,缺乏對礦業權設置的合理性和調整優化的潛力分析論證。合規性審查原則上要求空白區新設礦業權必須有充分的設置依據,省廳負責合理性的具體把關,方案中礦業權設置的合理性可依據區塊地質背景及物化探特征編寫。
(4)應處理好礦業權重疊問題。重疊問題為礦業權設置方案備案合規性審查的重點,對于新設的礦業權,原則上不允許與其他礦業權存在重疊;對于屬于歷史遺留問題并保留下來的礦業權,若確實無法立即解決,要求提出具體的避免不同礦業權人之間矛盾和保障安全生產的措施。
(5)及時查重,優化主攻與非主攻礦種布局。主攻礦種已設礦業權數量不多,新設空間不大,非主攻礦種尤其是砂石粘土礦礦業權設置過多,影響整裝勘查主攻礦種的礦業權設置,礦業權存在進一步優化的潛力。三類礦業權與主攻礦種重疊是方案審查時常見的情況,建議編制方案后對報盤系統中的所有礦業權及時查重,以避免出現此類問題。
此外,當前,礦業權設置方案編制審查實施管理還沒有明確的制度文件予以規范,特別是方案編制審查工作流程與管理辦法亟待研究制定,也是不利于此項工作更好完成的原因。因此,有必要同步研究細化礦業權設置方案編制技術規范,明確方案編制的內容和技術要求,為礦業權設置方案科學規范編制提供技術依據。另外,當前礦業權設置優化綜合性理論研究較少,研究程度還不夠深,礦業權設置優化缺乏充分的理論支持,今后應深入對礦業權設置優化的綜合研究。
[1]劉穎璠,王博峰,孫政平,等.內蒙古自治區1:5萬礦調區礦業權設置方案編制要求及注意問題[J].西部資源,2012(4):146-149.
[2]陳千漢,陳寧.礦產資源規劃區塊劃分研究——兼論湖北礦產資源規劃區塊劃分方法[J].資源環境與工程,2009(6):870-876.
[3]蔡國沛.礦產資源開發中的問題與可持續利用[J].當代經濟,2008(12):18-19.
Research on Evaluation of Layout Optimization of Mining Right Setting Scheme—A Case of Lead-Zinc Ore Exploration Demonstration Area of Baoshan and Longling in Yunnan
LUO Xiaoli, Lü Jianwei, ZHU Qing
(Chinese Academy of Land and Resource Economics, Beijing 101149)
In Baoshan and longling area, 18 mineral exploration rights are set up dominated by lead-zinc mine with 9 lead-zinc exploration rights. 31 mineral exploration right blocks are planned to be set up in the optimization scheme, of which there are 17 lead -zinc and lead ore. Furthermore, 5 mineral exploration right blocks located in forbidden zone of existing blocks will gradually withdrew from the forbidden area via adjustment. This paper argues that working out and implementing the plan for mining rights, we must eliminate under developing the large deposit from the source and solve the problem of unreasonable mining right layout so as to enhance initiative and rationality of mining right setting, and realize the normalized management of mineral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integration. Following from this, this paper gives some proposals, the main issues focus include: seriously studying compliance reviewing documents; seizing the establishment and integration of old and new mining rights; the rationality of setting the mining right should be according to block geological background and physic-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the mining right overlap problem must be dealt with well; timely checking the overlap and optimizing the layout of the main and non-main minerals.
setting scheme of mining rights; integration exploration area; layout optimization evaluation; Baoshan and Longling; Yunnan province
F407.1
C
1672-6995(2013)12-0061-04
2013-10-10
中國地質調查局項目《典型地區礦產勘查示范與礦業權整合》(1212011085138)
羅小利(1986-),女,河北省石家莊市人,中國國土資源經濟研究院研究實習員,管理學碩士,主要從事礦業權設置方案備案合規性審查、礦業權管理研究等方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