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德胡
質量管理工作的參考書
——《中國質檢工作手冊 質量管理》介紹
黃德胡
歷經兩年的艱辛編纂,由國家質檢總局組織編寫長達1 100萬字的《中國質檢工作手冊》前13卷已正式出版。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近10多年以來,中國質檢事業發展理論和實踐成果的集成。無疑,它將在中國特色質檢工作體系的構建歷程中,成為一個重要的標志。
在質檢事業穩定發展的關鍵時期,《中國質檢工作手冊》系列叢書的編纂出版,還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黨和國家對質檢工作更加重視,社會各界對質檢系統更加關注,既是機遇,更是考驗。我們清醒地認識到,全系統質量安全保障能力與維護質量安全還有差距,履行職責不到位、工作程序不規范、技術不精能力不強、內部管理監督不嚴格等風險還客觀存在。解決這些問題,同樣是發展和完善中國特色質檢工作體系的迫切需要。尤其是在建設發展質檢文化的大背景下,《中國質檢工作手冊》系列叢書首次對質檢業務進行了全領域、系統性規范,既有利于從制度層面根本解決問題,也有利于從文化層面提供思想保障。

編纂《中國質檢工作手冊》系列叢書,是國家質檢總局黨組的一項重要決策,也是一項浩大工程。工作啟動以來,從質檢總局機關到基層一線,從行政人員到技術專家,各方面積極參與,凝集了全系統干部職工的聰明才智和心血汗水?!吨袊|檢工作手冊》是弘揚質檢文化的重要載體,是傳播質檢知識的重要渠道,是提升質檢工作水平的重要抓手,是展示質檢形象的重要窗口。
質量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和保障,是企業和產業核心競爭力的體現,也是國家綜合實力、文明程度和國民素質的體現。企業與企業、國家與國家的競爭,實質上都是質量的競爭。許多發達國家都曾在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時期,把質量發展作為國家戰略來實施。黨和國家歷來重視質量。1995年國務院頒布《質量振興綱要(1996—2010年)》,首次對質量工作做出中長期全面部署。2012年2月6日,國務院頒布新一輪《質量發展綱要(2011—2020年)》,規劃了未來10年我國質量工作的宏偉藍圖,明確提出堅持以質取勝、建設質量強國的奮斗目標。
《中國質檢工作手冊 質量管理》為叢書其中一卷,全面介紹了我國質量管理工作的相關情況。全書分基礎知識篇、工作實務篇、法規標準篇、職業素養篇和附錄五個部分,具體介紹了世界和我國質量管理的發展歷史、主要模式和主要工具,以及我國質量管理機構的歷史沿革、質量興省(市)工作、質量激勵制度、質量統計分析、質量信用體系建設、品牌建設、產品責任管理、群眾性質量活動、產品防偽管理、設備監理、質量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設備監理執業資格、珠寶玉石質量檢驗師執業資格等主要工作制度,并在附錄中列示了質量管理相關法律法規、標準和其他重要文件的目錄。
本書由國家質檢總局質量管理司組織編寫。質量管理司高度重視本書的編纂工作,組織了全司及一線基層優秀權威專家參與編寫,召開了多次編審會議,是全面了解我國目前質量管理工作的百科全書,是各級政府、企業等質量管理工作者必備的工具書和參考教材。
本書主要讀者對象為各級政府分管質量工作的領導、政府部門質量工作人員和企業質量管理人員,同時也可作為企事業單位質量工作者、有關研究機構專家和高等學校師生參考用書。
中國質檢出版社—中國標準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