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富莉
【摘要】本論文針對纖維藝術在建筑室內空間的應用,做到從根本上上為室內設計所用,全面、充分的分析兩者之間的相互影響力,和它們在實踐上的應用情況,并提出了纖維藝術在建筑室內空間的設計理念和設計方法,改變原有的觀念,以室內設計為出發點,將這兩者之間所要考慮的各種因素相結合,探索出切實可行的設計方法,創造出更好的建筑室內環境。
【關鍵詞】纖維藝術;建筑空間;環境;應用
纖維藝術怎樣做到為室內設計所用,從傳統纖維藝術在室內環境的運用開始,到現代纖維藝術的現狀分析來看,分析纖維藝術在室內空間環境的設計理念和設計方案的運用和共同點,為室內設計師在設計中提供了參考價值。70年代后纖維藝術與室內建筑空間的關系取得了大幅的進展,纖維藝術作品要適用于現代建筑空間環境首先就要充分考慮到建筑空間的各個因素和設計師對于環境空間的設計理念,隨著當代纖維藝術與建筑空間的融合,在室內空間表現的各個風格類型,并且把設計者的創作思想以空間的形式淋漓盡致的展現出來。
纖維藝術的尺寸大小建筑空間中的影響也是很大的,在室內空間中纖維藝術受到建筑本身現實尺度的制約。大尺寸的纖維藝術作品一般主要用在較為空曠的公共建筑室內空間中,有足夠的展示空間,其次,纖維藝術的展示和懸掛位置等陳列方式都受到了建筑空間大小、格局、方位的制約。在室內建筑空間中,不同的位置懸掛作品所展現出的效果有很大的不同。纖維藝術品輕柔的質感可以采用懸掛的方式來充分的顯示,同時垂掛具有安全性和造型的可塑性,其靈活的懸垂感和延伸性也使室內空間的整體性和裝飾性更加協調。現代纖維藝術在與現代室內空間相結合的同時,室內空間中的任何一件物品與纖維藝術品所處環境的同時,共同享有所處環境中的裝飾氛圍。同樣,纖維藝術與室內的各個裝飾因素又共同制造出共有的特定意境和感覺,這樣一來現代室內空間中的纖維藝術設計就不能只單單考慮作品自身,以及造型、色彩、材質、風格上的藝術創作,更重要的是要把作品放到所處的室內空間環境。看看整體的協調性。纖維作品對于空間的介入具有相互依存,相互調整的關系。因此要創造出所在的空間結構布局和空間視覺秩序。一件纖維藝術品在人與環境,造型手段和裝飾效果等方面在空間環境中發揮其作用,無容置疑,這件作品就使得整個空間藝術在空間上的再創造的力作。反之,纖維藝術作品如果不顧或忽視其所在空間的整體性,只是一味的在意作品本身,利用技巧和豐富的色彩來表現作者本身所要表達的藝術觀念,那么它已經破壞了建筑空間的環境氛圍,同樣也失去了其存在于這一特定空間中的合理性。纖維藝術的創作和它的表現語言之間的關系有著依附性和制約性,纖維藝術創作過程的考慮是不能也無法超脫它所存屬的特定空間環境的,藝術家必須要根據所處空間的環境大小、色彩和特殊心理要求進行觀念的表達與再現,使其作品能與空間意境相互融合、相互襯托,兩者之間的關系永遠是相互依存的。
當代社會的發展促使纖維制品不僅有單單分為實用性和裝飾性,兼具裝飾性和實用性的纖維作品越來越多,常見的有窗簾、地毯、帷慢、靠墊及室內蒙面、覆蓋織物等,多用于居住空間中。其中大部分的實用性纖維織物都是既滿足實際的功能需要,同時又具有美化裝飾的功能。纖維藝術作品的成本較低,而且易于更換和清洗,并且使用起來也特別的方便。重要的是它們不僅能起到一定的實用功能,滿足人們的生理需求,它們具備舒適而且柔軟細膩的質感和裝飾精美的審美價值,同時也滿足的人們的心理需求,使得室內環境更加溫馨!
建筑空間具有不同的人文精神,是人類情感最為直接的體現,體現出不同的意境和情調。纖維藝術可以使得建筑空間產生不同的精神寓意,其獨特的藝術性和文化性使拉近了人與建筑之間的距離,加深了空間情感的表達。中世紀時期的壁毯大多以表現歷史事件、宗教典故、神話傳說、花草植物和風土人情等題材為主。畫面內容唯美具有很強的裝飾性,在空間特定的空間關系上,運用古典主義創作風格表現宗教神話主題的壁毯,把教堂、皇宮、城堡等裝飾得神秘雅致,宗教氣氛與封閉式空間就顯得更加的神秘和壓抑,使人類與建筑的的關系在情感上更近了一步。壁毯與建筑結構本身共同營造了一個遮蔽的隔絕空間。建筑的空間環境與人的活動和經驗以及生活幻想息息相關。空間因為人變的溫暖,空間環境使人得到放松和滿足,二者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人也將自己的心情作用于空間環境,當人們處在室內空間中,希望看到的是經過精心設計的,符合室內空間關系,與室內空間以及各個環境要素之間相互襯托的整體性的設計,其中纖維藝術本身所體現的不僅是精神的物化形式,同樣也是對特定室內環境進行調和的主要方面,所以說纖維藝術不是室內空間的一種消極適應物。所以,現代纖維藝術在創作內容,形式和觀念等方面必然受到室內空間的影響和制約。眾所周知,在現代室內設計中纖維藝術作為空間中的軟性裝飾,對空間氛圍的建造產生了積極的作用,所以現代建筑室內空間對纖維藝術進行廣泛的運用。現代纖維藝術品在使用材料和表現方法上必須依照特定空間環境所設計的特殊要求進行選擇,盡可能達到纖維藝術品與空間的協調與和諧。因此,其不同形式的作品對室內空間環境可產生不同的意境和感觸。纖維制品作裝飾,既美觀,又緩和了空間的視覺高度,調整了室內空間感受,形成親切溫馨的氛圍。纖維藝術具有空間導向功能,可以引導人們從一個空間到另一個空間,使得一方面保留著對一個空間的記憶,另一方面懷著對下一個空間的期待。在建筑空間上的滲透、變化和引伸,使其布局既有水平序列層次的變化,也有垂直序列層次的變化,創造一種隨觀看者角度的轉移而暢通無阻的流線。在大型建筑空間中,可以借助平面形態的纖維藝術品適應觀看者的視覺習慣,也使得建筑本身更加的沉穩和大氣。
構筑空間的合理性是自然的體現,并不是刻意的拼湊,在這基礎上打破了現代纖維藝術與構筑空間的對立,使它們融為一體。也就是說現代纖維藝術和空間秩序的關系,很大方面上考慮的是建構關系的形成。當然建筑空間中也可能存在著一些不協調的因素。比如,從纖維藝術的陳列中,對室內空間進行適當的修飾,使空間關系更加協調、平衡;還更加完善和協調人們對室內空間心理上及視覺上的欠缺等。當空間的大小、高低等尺寸不合人們的視覺需求時,就需要利用纖維藝術品來調整空間上的不足之處。當空間感覺比較空的時候,可以利用幾幅相連的纖維作品或者是一幅尺寸較大的纖維藝術品對墻面的位置、形狀和大小等方面進行彌補和修飾。同樣當對已有空間的形狀、高度不滿意時,可以通過布置裝飾織物來進行協調和統一,這樣就可以使室內空間在視覺上和心理上感覺更加完美,更加舒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