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紅星
作文是一種精神產品,是學生搜集儲存在大腦里的通過各種感官獲得的信息,然后注入自己的思想感情,按照組詞、造句、構段、成篇的規律排列、組合、加工而成的。
作文的第一步就要使學生通過自己的眼、耳、舌、身各種感官將感知到的有意義的事物輸入大腦或記錄在案。
一、可采取的措施
1.充分利用間周作文這一空隙
間周安排一節摘抄課,指導學生從課文或課外讀物中摘抄學生自認為有價值的詞、句、段,利用每天的早讀時間強化記憶,甚至熟讀成誦。
2.引導學生堅持寫日記
從一天的經歷中選取有意義的材料記錄下來,并力求從中悟出一定的道理,借此使學生積累寫作素材,提高他們對生活的感悟能力。
3.學生在掌握了寫日記的基本技巧之后,就可以進一步要求他們努力把日記寫得優美一點、生動一點
比如,在作文中可以運用多種表達方式、多種修辭手法、多種句式等等。
數學上有“點動成線,線動成面”的道理,我們在指導學生進行作文構思時也可以借鑒:信息點連綴成線(即構思線、寫作的思路),線動成篇。當然,這都需要學生經常練習。這就是七年級下學期的主要任務。
二、列詳細提綱和口頭作文
1.列詳細提綱
這一步驟包括以下幾點:(1)解題:即審題的過程。要求學生找出題目中的關鍵詞、從不同的角度寫出題目的具體含義和寫作角度。(2)確立中心。即根據自己從不同的角度對題目的理解提煉出本次作文的幾個中心,然后選擇其中一個確定下來。教師要注意提醒學生深入挖掘出事件背后的深刻內涵,即對人的教育意義或者是自己對這件事的認識和感悟。(3)選材。圍繞已經確立的中心,從自己的“信息庫”中選取材料,并反復思考這些材料是否能充分地、恰當地表達自己確立的中心。這里要提醒學生,材料來自于生活,又要高于生活。即可以將幾個材料中的相關細節根據需要加以組合,使材料能夠更好地表達中心。(4)安排詳略及描寫手法。也就是說在自己的提綱中要對哪個材料詳寫、哪個材料略寫,材料中哪一部分詳寫、哪一部分略寫,甚至在哪個地方用什么樣的描寫手法都作出詳細的規劃。
2.口頭作文
這是訓練的深入,是將提綱變成作品的關鍵步驟。學生要根據提綱打腹稿,之后口頭作文,最后學生點評和教師點評。
這個過程既鍛煉了學生短時間內立意、構思的能力,培養了他們圍繞中心選材的習慣,并且評講的過程又相當于給學生一次面改的機會,其效果一定是事半功倍。
在七年級將方法教給學生后,還需在以后的教學中加以鞏固。久而久之,素材就越積越多,思路就越來越暢通,文思就越來越敏捷,學生也會逐漸消除“作文難,難于上青天”的心理,心理障礙克服了,有了興趣,作文就不再是一種負擔,作文教學也就會越來越得心應手了。
(作者單位 河南省焦作市溫縣溫泉鎮第一初級中學)